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

作者:小棉袄的爸爸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出自《晋书·宣帝纪论》,大意为涵蓄着光耀,混同着尘土,应随着四时更替、昼夜节律而舒卷、曲伸,如同鱼儿潜藏着自己的鳞甲、鸟儿敛蓄着自己的翅膀,随时关注着天地的风云变幻,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其实,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道德经》。

4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有研究《道德经》的学者认为“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在原书中出现2次,意味着老子对其“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处世思想的强调与重视,其应作为全书的核心思想;亦有学者认为第4章出现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12字疑为错简,不应出现于此。不管学术界如何理解,“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却是蕴含着中华文化厚重的修身法则与谦逊圆融的处世态度。

 

“塞其兑,闭其门”,直译指将目、舌、口、鼻、耳等感受外界信息的五官关闭,实则是指排除外部环境的干扰,专注于内部环境的整理、修饬,因于过度的声、光、味等刺激可令人内心波荡,失于宁静(“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因此,修身的第一步即是排除外界干扰,专心于内心花园的修剪打理、去菀陈莝。

  

“挫其锐,解其纷”,排除了外界的干扰,接着便可着手整理自己内心的物事。“有诸内,必形诸外”,显现于外的锋芒、锐气、棱角,除了彰显自己的个性之余,并无其余半分好处,且锋芒、棱角,必然都带有角度,易扎伤人,同时亦可自伤,因此,皆宜损挫,令其消减。如何去“损挫”?当从解除内心之纷扰入手,令自己内部统一。内心纷扰既平,显现于外,自然平和清气,棱角顿消。

 

“和其光,同其尘”,人之所以独立于苍穹之下,必因于独立之人格。损挫其棱角,非为消除内心独特之见解、主张、思想,令其与众人无异。相反,其内心方正,外在圆融,所散发之光芒涵蓄内敛,犹旭日初升,光而不耀,柔而不弱。然观其人,婉婉然,颐颐然,如晨光,如微尘,与人相处,散发柔光而让人感觉温暖,素衣清颜而又泯然众人。然始终独立一隅天地,与万物同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平静之人,自然宁静》
哲思 | 当代人最稀缺的能力:屏蔽力
永远不要消耗自己(深度好文)
【一脉书香】梁艳 | 夜读王阳明(连载八)
做人要大度
《道德经》看淡宠辱得失,不随人情世故,有定力此身才由己做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