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骑行312,第十一天

Day11, 2017/9/26

汉庭商洛时代华庭店->蓝田->中铁快运西安火车站,123km

今天雨中翻越秦岭,进入关中平原。天气的模式切换开关看来是出故障了,整天下雨没停,看起来接下来几天也不像要停歇的意思,到西安后决定这次骑行到此为止,把车子托运回上海,我住一晚,明天也飞回上海。

早晨从K1369开始行程,一路爬坡到麻街岭隧道,一小段下坡路后,继续爬坡。

麻街是从商州前往西安的第一站,镇在岭下,在隧道开通前,一般从麻街镇上过,现在没有这个需要了。据说在麻街岭上能西望熊耳山主峰,这个可能有点问题。熊耳山位于河南境内,洛阳西南,为秦岭东段的支脉,为东北--西南走向。熊耳山海拔在700米至1600米之间,其主峰为全宝山,海拔2054米。全宝山在河南洛宁县境内,东距麻街近百公里。

在山岭间穿行,到安山驿。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有人推测这首诗是祖孙俩过了蓝关后夜宿安山驿时所写。安山驿位于安山脚下,驿站以山为名。天下英雄群起抗秦时,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刘邦率军一路杀至武关,秦王子婴派兵在牧户关设防。刘邦攻克商州后,经过修养补充,在黑龙口将军队分为两路,一路从正面佯攻,一路从侧面夹击,一举攻克牧户关,并进军灞上,直逼都城咸阳。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即率众臣出城投降。后人在黑龙口摩崖刻写“汉兵分兵处”,刘邦在黑龙口分兵之际,大队兵马驻在这里安营扎寨,把这座山叫作安山,这里的驿站称之安山驿。安山驿地处丹江上游源头,驿前古有水旱码头。也就是说,出安山驿站东南行,陆路可通南阳,水路可通襄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雨拥蓝关车不前。10点钟到了一个小村子,看到K1394的里程碑,IEEE1394是一个接口标准,比较适合家庭内的多媒体数据互联,可以实现任意二个设备的点对点通讯,但技术和成本都偏高,最早的iPod还有这个接口,但支持者寥寥,苹果公司在坚持了若干年后,终于放弃了这个接口,有意思的是这一接口直接用国际标准的序号命名。我曾经负责过这个接口产品的技术支持,看到这个数字,特意停车留念,并补充能量。

又用了一个小时爬坡至牧护关隧道,穿过隧道,看到此处是蓝小公路的最高点,也就是今天、今次行程的最高点,尽管雨势依然大,心情大好。牧护关得名又是与刘秀有关,据传说,王莽篡位后追刺刘秀至此,刘秀遇牧童,交换牧衣,佯装放牧,蒙混过关,王莽被骗而去,故得蒙混关,后俗称牧护关。王莽篡汉时,刘秀还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落魄青年,即便王莽想把刘氏子孙赶尽杀绝,随便排个手下去就足矣,哪里用得着亲自追击刘秀。

放坡不久,来到秦岭村,村子里有二家大点的饭店,都在办红白喜事,在绵绵的雨幕中一大群人站在路边,看着我骑过去,默不作声,心里有点发糁,没有停下来打尖。到村子的西头,又看到在一家小面馆,进去吃了一大碗面条。吃饱喝足后继续赶路,接下来是二十多公里的下坡路,好在坡度不大,路上车子不多,我只需要稍微带点前刹车,把时速保持在30公里左右。期间一个骑摩托车的哥们赶上来问我从哪里过来,我说今天是从商洛出发的,他说了一句:“哦,那是短途。”然后就溅雨而去。

很快进入蓝田境,蓝田之名可能来自于神秘的蓝夷。著名的蓝田猿人属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1964年发现于蓝田县公王岭。蓝夷和蓝田猿人没有关系,蓝夷是起源于山东半岛的东夷族的一支,以种植蓝靛染蓝衣料、习惯穿蓝衣而得名。据《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河亶甲曾经先后征讨蓝夷,蓝夷被商朝所逼,往西退到陕西蓝田。到春秋时期,蓝夷部族在秦国统治范围内,曾被秦国国君封为蓝田君,《水经注·渭水》则引为蓝君,是因蓝人迁此而得名。所谓蓝田者,因蓝人种蓝靛于此,故称蓝田。秦于此置蓝田县,县东南三十里有蓝田山,即《汉书·地理志》的“蓝田山出美玉。”蓝田县东南五十五里蓝桥镇附近有蓝田关。蓝桥在蓝桥水上,蓝桥水又叫蓝溪水、蓝溪、蓝谷水,发源于蓝谷,西北注入灞水。蓝谷又叫蓝田谷,即《水经注·渭水》:“灞水出蓝田县蓝田谷”。


据学者研究,蓝夷部族后来有西迁和南迁二支,西迁一支一直往西,可能融入大月氏,国都为蓝氏城,即今阿富汗北部的瓦齐拉巴德。南迁一支是沿着商於道的,新野县东有蓝乡。《后汉书·齐王縯传》:刘縯“还保棘阳,甄阜、梁秋赐留辎重于蓝乡。縯潜师夜袭蓝乡,尽获之。”注:棘阳有蓝乡。”另外湖北郧西县西南二百四十里汉水北岸有蓝滩汛、西魏于钟祥县西北置蓝水县。这些以蓝命名的地名,乃因蓝夷曾居住而得名。

继续南迁的蓝夷后来与瑶人杂居通婚融合,还有的则融入了苗族。《笑傲江湖》里的施毒高手蓝凤凰似乎就是苗女。蓝夷最早可能是制监的,监鉴一个意思,最早的镜子,后来发明铜镜后,鉴的用度改为浴盆或盛汤。再后来,蓝夷首先种蓝靛,把野生培植成为栽培染料植物,用以染蓝衣料。据说瑶族是山居民族,长年生活于深山密林里,穿着草木同色的深蓝色的衣服,正可作为保护色和伪装色,以避免猛兽和敌对部落、民族的袭击和危害。

韩愈诗中提到的蓝关道大致位于蓝田县蓝桥乡窄峪口河道两岸,东南距蓝小公路500米,当年是一个栈道,应该非常险峻,一旦下雪,“马不前”是可以想象的。如今蓝小公路和312国道夹蓝桥河而行,这已经是流往黄河的河流了,连续几天的降雨,流水潺潺,河道中布满石头,好些石头体量硕大,不知是否都由流水搬迁而来,还是说以前此处为冰川末端,是冰川移动之功?

过石洼子梁隧道,雨势又转大,路边山崖上形成了一道道的瀑布,颇为壮观。

飞溅的瀑布流入小溪,地图上标识为某某沟,估计平时沟中没什么流水,今天每条沟都欢快地流动起来,再汇聚到蓝桥河中,望着瀑布、小溪和河中的石头,突然想起柳子厚的《钴鉧潭西小丘记》:“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柳子厚感叹,“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此处离沣镐鄠杜已经不远了,整条蓝关道如钴鉧潭西小丘者处处,尽管是雨天,“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道之下。”骑行其间,“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悟真寺就在312国道边上不远,隋唐时代,善导大师在悟真寺开创了净土宗,所以此寺是净土宗祖庭。此寺其历史可追溯至西晋以前,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高僧净业奉诏兴建,正式称名“悟真寺”。蓝桥河流过蓝桥镇后称为清河,绕过悟真寺所在的山,向西再向西北汇入灞河,就在这儿打通了二个隧道,分别是悟真寺一号和二号隧道,出隧道不远,就离开了山区,进入关中平原。

路牌上的户县,就是柳宗元文章中的鄠,可能很多人不认识,后来简化成户字,读音一样的。秦惠王十三年(前312年),楚怀王发举国之兵攻秦,会战于蓝田,楚败。能够打到蓝田,商於道、蓝关道都被打通,楚国占有地形之利了,为什么要急着冲到平原上与秦决战呢?这么远冲杀过来,粮草运输一定是个大问题,应该在商洛一带停下来,经营一番,先为不可胜,再待秦之可胜。不过我不是楚怀王,他一定有必须这么做的理由,就如同此时的我,一路风雨一路骑行来到此山口,陡然面对一马平川,总是要一口气骑到西安去的。

蓝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春秋秦汉时蓝田玉雕开始在贵族阶层和上层社会流行,唐时达到鼎盛。秦始皇传国玺就是用蓝田水苍玉制成,而不是传说中由和氏璧改制而成的。蓝田玉是一种蛇纹石玉,硬度在3-4之间,属于软玉。古蓝田玉的原生玉矿尚未找到,现代开采的蓝田玉矿床位于蓝田县玉川镇红门寺村一带。

前面到达灞河大桥,灞河发源于蓝田县灞源乡华岔村西部,灞河有四大源流即:清峪、流峪、同峪和倒沟峪,它们在玉山镇汇流后始称灞河,之后流经灞桥区、未央区,在西安市高陵区汇入渭河。灞河古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不断向外扩张,称霸西戎后改名霸水,后来在霸字旁加上三点水,称为灞水。灞河是所谓的“八水绕长安”的八水之一。秦汉时曾在灞河上架有木桥,名曰灞桥。是关中交通要冲,连接着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隋桥建成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并在桥两边广植杨柳。到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习俗。后来在灞河上建了很多座桥,我遇到的这座灞桥边上并没有一株柳树。

蓝田县城的城北有迎宾路,312国道再往北一点又被并入G40高速,我从迎宾路折西穿过蓝田城北,沿S101往西,其实顺着S101一直可以进到西安市区,百度导航还是有问题,把我引往灞河南岸,需要爬上一座山,再由一条极陡的小路下到一个叫马什字的村子,之后顺一条乡道进到市区。从这条路向南看,秦岭如同一堵墙整个横亘在南边,所以关中人称之为南山。

南山,远看一堵墙

前面经过浐河,河道很窄,可能是因为下雨,河水混浊。汉唐时,八水绕长安,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当时,八水中,渭河汇入黄河,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汇入渭河。随着时代变迁,浐河成为灞河支流,滈河成为潏河支流,潏河与沣河交汇。

浐河

4点半左右到酒店,汉庭在炮房街的东门新店,卸下驮包,赶去西安火车站,5点钟多钟办好托运手续。然后吃上一个肉夹馍,坐公交车回酒店,可能是饿了,感觉是目前为止最好吃的一个肉夹馍。

酒店附近有一个罔极寺,唐神龙元年(705年),太平公主为母亲武则天祈福而建,现为一座尼姑庵。寺院清幽宁静,节奏舒缓,生活原本应该这样,感觉进到日本的寺院,而这种风格就来自大唐,只是我们已经很难再回到大唐,回到那种雍容大度、从容优雅、不紧不慢的大唐。

下次骑行会从哪里开始?去哪儿?何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战学】蓝水风流
寻觅“蓝关古道”事
赵长民||山 水 蓝 田 (下)
一双鞋子 / 李社峰
诗词飞花令 蓝
白鹿原村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