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易经》中所讲的阴阳运行规律给我们的第三个重要的启示是什么呢?那就是阴阳平衡的规律。 前面已经提到过,太极图中了为什么不用一条直线分两方,而要用反S形呢?这是因S形象征著太极图不停地在维持著阴阳的动态平衡。因此,我们养生还要注意协调阴阳,只有阴阳平衡了,才能健康一生。 为什么阴阳平衡这么重要呢?这要从我们的中医学谈起。《庄子》里有一句话,叫做“《易》以道阴阳”,就是说《易经》是谈论阴阳的。我们的中医学,可以说立法方药,都是建立在阴阳的基础上,而阴阳则根于《易经》。而我们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又发展了《易经》的阴阳,把《易经》的阴阳文化、阴阳哲理,运用到我们人的生理病理,运用到我们医学里来。在这方面,它对《易经》的阴阳理论,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做“生之本于阴阳”,就是我们生的本理病理,都是本于阴阳的。明代有个大医家叫做张景岳,他说过一句话,意思是:阴阳在《黄帝内经》已经很完备了,但是要了解它的变化无穷,我们还得要研究《易经》。这就是说,我们要把《易经》和《黄帝内经》不断地联系,抽出它们的理论,来产生我们的医学的道理。其中,“阴阳平衡”原理就是很重要的道理。它告诉我们,一定要调整阴阳,让人的阴阳保持协调、保持平衡,这样,我们就不会生病。 维护阴阳平衡的三个方面 如何维护我们体内的阴阳平衡呢?这要从三方面来讲: 首先,我们要注意就是寒热的平衡。寒是伤阳的,热是伤阴的,我们要是不能够很好地维持寒热的平衡,当然就要影响到身体的阴阳平衡。 第二个就是要维持气血的平衡。因为气属于阳,血属于阴,那么我们要维持阴阳平衡,气和血的平衡当然要保持。关于气虚,我们已经讲过了。有关血虚的情况也有很多,女性朋友尤其要注意血虚,特别是在卫生期的时候,不注意休息,不注意养血、补血,很容易出现血亏。女人是以血为本,所以,就是要注意养血。如果女性例假太多,那么经期过了以后或者是期间,应该多吃一点红糖、红枣,或者红糖煮荷包蛋----用红糖水煮两个荷包蛋,一天吃两个,连吃三到五天,这个血就补回来了。否则的话,就容易形成血虚。 那血虚是什么症状?首先是面色发黄,没有光泽、萎黄,人没有精神;血虚还会引起心慌心跳,增加我们心脏的负担。因为血是给全身输送营养的,血虚就可能导致气虚,出现指甲苍白‘ 针对血虚我们就要着重补血,只要没有血液方面的病,补血、养血其实是很容易做到的,秘方就是刚才说的,红糖水煮荷包蛋,要是再放些大枣,效果会更好;或者是当归炖鸡、人参炖鸡,对造血、补血都很好。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做到及时注意,当我们出现头昏、眼睛发花、面色不好这些小征兆时,就要注意养血了。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血则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气虚可导致血虚,血虚无以载气,所以气血的平衡对于身体健康的意义尤为重要。中医养生一般采用气血同补的方法,效果甚好。 第三个平衡就是要注意燥湿平衡,也就是津液的平衡。液就是液体、血液。因为我们人体中70%是水份,当然包括津液在里边。维持津液的平衡,也是维持阴阳的平衡。 人们很多情况下会伤津,伤了津液,引起水分不足,就出现津亏,突出表现为口干。比如说一个人如果出了大汗,不赶快回家把水给补充,就会出现伤津,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大便干燥、皮肤干燥。 另外,水分在人体同样也不能太多。人体里边的水分,如果不能够正常排除,就会造成脾肾阳虚,应该赶快去治疗。 总之,我们要通过寒热平衡,通过气血的平衡,通过燥湿的平衡,来维持我们的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了,保养好了,我们就会健康一些。 糖尿病、高血压都是阴阳失衡引起的 阴阳失衡是许多高发病和常见病的病因。随便举几个病,全部都是阴阳失衡引起的,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等。这些高发病、常见病,都是和人的脏腑的阴阳失衡是密切相关的。其实,我们任何一种疾病,都是由于阴阳失衡,阴阳不协调造成的。 我们来看一下糖尿病。我给一个糖尿病人看过病,这个病人得病已经好多年了,西药总是断断续续地吃,但是总觉得效果不是那么太好,他就让我给他看。我给他看了以后总结出这么几个症状:经常感觉到头昏腰酸,耳鸣眼花,小便多。我号了脉以后,给他诊断的是由阴阳失衡引起的肾阴虚。我建议他用六味地黄丸和杞菊地黄丸交替服用,就是今天吃六味地黄丸,明天吃杞菊地黄丸。一个月里吃三星期,休息一星期。结果,肾阴虚的症状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他的糖尿病有了明显的好转。 (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做“阴平阳秘”,平就是平衡,秘,就是固秘。阴平衡了,阳气固秘了,那么生命就健康,精神就好,这叫“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要是失衡,疾病就丛生;阴阳如果轻度失衡,那么我们就会得亚健康;阴阳中度失衡,我们就会得疾病;阴阳重度失衡,那我们就得重病;如果阴阳分开了,阴阳离决了,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终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医教你】维护人体阴阳平衡,健康一生的排毒方法!
道家《易经》与中医医理2
中医常说的“阴虚体质”是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应保持协调平衡, 中医称之为“阴阳平衡”。“阴虚”是阴阳失衡的表现之一,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
肾虚分阴阳 艾灸各有方
阴阳失衡:不只是阳虚或阴虚,易经中还谈到一个情况,最容易忽视
四季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