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湿重于热证
湿热蕴结,湿邪偏重,以身热不扬,渴不多饮,头身困重,小便不利,大便泄泻,舌红,苔腻略黄,脉滑略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目录
1
2
3
4
湿重于热证 - 摘要
按温病学理论及现代研究方法,用多因素综合造模方法模拟了湿温病湿重于热证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观察其症状和体征,与临床所见该证的主要症状体征和病理变化相符合。本实验将为研究湿温病湿重于热证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病理模型。
湿重于热证 - 发病经过与症候表现
未放入造模箱前,可见舌淡苔白,便溏,饮水量明显减少,食纳减退,倦怠,消瘦等脾胃虚损症状。放入造模箱8天后,上述症状更甚。灌服大肠杆菌后,体温明显升高,最高达40.4°C,达高峰后稍下降,平均39.47°C,6小时约高于灌服前1°C以上。2天后,造模组动物仍表现为发热,饮食减少,不欲饮水,消瘦,蜷缩耸毛嗜卧,毛色蓬乱枯槁无光泽,喉间痰鸣有声,大便溏,小便短少混浊腥臊,舌质暗淡,或灰暗无华,苔白滑或灰润
湿重于热证 - 病因的模拟
湿温病湿重于热证的发生,多因内外合邪所致。正如薛生白所云:“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及“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明阳,中气虚则在太阴。”叶天士亦云:“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本课题依据以上理论,并借鉴脾虚及湿热造模经验,创造具备湿重于热证多因素综合造模方法。即首先用白酒和复方造模中药及饮食不节,使造模动物出现中气虚后,去造模中药(防止对其酿湿的负面影响),灌服过量白酒、油脂,使之更伤脾胃,促成内湿的形成。并放入人工模拟气温偏低、湿气较重的长夏气候造模恒温箱内。又“客邪再至”,主要是感受湿热病邪,包含了病原微生物等在内。故口腔灌吸适量大肠杆菌感染。湿温病整个发病过程缓慢,故动物造模时间较长。作者认为湿温病湿重于热证必须注意的因素有:中气虚、内湿停聚;外界的温度湿度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造模时间等。且就一般发病而言,本病初起多为湿重于热证。故采用多因素综合造模的湿温病湿重于热证动物模型,较为符合温病的病因和发病学理论及临床实际。
湿重于热证 - 关于症候模拟
①发热:是温病湿热证必有的主症,但湿重于热证,其身热不扬,多表现为身热稽留,热象不显,而本实验造模组动物比正常组高1°C左右,持续时间长,从而说明因湿热合邪,湿遏热伏,热蕴湿中,热势得不到宣扬透达之故。为本证发热特点;②不欲饮:从模型来看,饮水量大幅度下降,由于,必须少量饮水以辅助下咽,类似人的“渴不欲饮”;③纳呆、消瘦:动物造模前后,食量百分比为36%,重量百分比为93%,均说明湿热病证与中焦功能的虚损有内在的本质联系,互为因果,恶性循环;④全部动物所见小便短少黄热、混浊腥臭,大便软溏,喉间噜噜有声,此与损伤脾胃,影响三焦功能,水液代谢失常,三焦湿中蕴热有关;⑤本实验复制了舌质淡红或暗红,苔白腻或白滑而厚,神情倦怠、嗜睡,活动减少,凛凛然蜷缩耸毛、蓬乱无泽等症候。而神情倦怠、嗜睡、活动减少,与人类头身困重这一症候相似。以上说明本实验多因素综合复制的动物模型证候与湿温病湿重于热证是基本相符合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热
白虎汤“四大证”证质疑
《伤寒论》渴而不欲饮水“渴引水浆”
【渴引水浆新解】
余邪未尽证
关于:口干不欲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