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性通人性

  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非一非异。一物一心,两种法数,有相无相,不即不离。茶文化与禅文化同兴于唐,其使茶由饮而艺而道,融茶禅一味者,则始自唐代禅僧抚养、禅寺成长之茶圣陆羽。其所着《茶经》,开演一代茶艺新风。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得天独厚,云里雾里,极宜茶树生长。农禅并重为佛教传统。

  

  不过,无论茶味如何丰富,它的甘苦还是极为个人的体验,与茶相关,但更关乎心境。苏东坡品茶如对佳人,他的茶味定然是清爽可口的;杜牧的茶盏中荡漾着故友重逢的百般感触,他的茶味是苦涩的,也是甘甜的。一瓯清冽的茶汤,品的是百味人生。

  茶叶、水是形而下的,大地般自然、原始。茶是形而上的,道法自然,天 人 合 一,清心寡欲。喝水只有“天”,直接作用于身体,不养心。

  

  月明、风清;草长、莺飞,一抹新绿;茶醇、话浓;心旷、神怡,一缕茶香。一本书,一壶茶,一缕阳光,一丝清风.喜欢这样精致,本真的生活,随性,自 由,素简.掬一捧春光泼入心房,暖遍一汪岁月.一方陋室,亦能心静自如.一壶淡茶,仍品恬然生香.

  健康的饮茶方式,一定是注重茶性的阴阳平衡、寒温相宜。几盏清寒的绿茶饮尽,寒则热之,最 好再饮些温性的茶,以保持身体机能的协调。喝茶利于健康,也要学会健康喝茶。

  

  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换言之,用科学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使人在日常生活中俭德行事,淡泊明志,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沏茶时的专心。不管你是一个人独饮,或是与好友一起享受,请学习一些沏茶知识,比如茶水不宜过满、开水不宜过烫等等。沏茶时,我们应当专心,以防茶水过满烫伤朋友或者无知而得罪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理图文====人生如茶
如茶一般,雅致地去生活。
深情不及久伴,喝茶无需多言
茶味人生,苦尽甘来
茶百科丨水味
茶味之道是至淡,人伴真情亦淡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