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亮村游记

在太行山深处有一个小村子,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绝,交通不便,大名叫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郭亮村。改革开放前夕,村里人自力更生在绝壁上打了一条通往山下的洞,村里人俗称“郭亮洞”,专业人士称“郭亮挂壁公路”、“郭亮隧道”、“太行隧道之父”、旅游推广者称“世界最险要十条路”之一(排在第2位)、“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排在第3位);艺术家称“绝壁长廊”、“太行明珠”、“中国第一影视村”。  

自从有了微信,近几年朋友圈内不时有微友晒郭亮村、郭亮洞的照片,惊叹于郭亮挂壁公路的壮美,敬佩于郭亮人的精神,一饱眼福、参观见学的愿望愈来愈强烈,4月下旬,有幸随旅行社去了一趟郭亮村,身临其境后,心中不禁生出几多感思。    

郭亮村已整体纳入万仙山景区。我们是观赏完洛阳牡丹盛开的尾巴后去的,早11时到,恰逢周末,景区已是人山人海,导游估计,当天去景区的约有2万余人。景区淡季1天游客约有1万余人,旺季1天约有3-5万人。

转乘景区大巴穿行郭亮洞时,看到许多旅客在郭亮洞内照相,洞内的道路不是很宽敞,游客贴着洞壁躲车,觉得很危险。到了郭亮村,和大多数游客一样,第一时间步行返回到郭亮洞感受一番。危险自不待说,车一辆接一辆,速度不是很快,小心一点还是可以保证安全的。最让人难受的是汽车急促的刹车声和浓烈的尾气,刺耳、呛人,到大一点的观景口(当年挖洞的进口兼抛石口,共35个),吸几口新鲜空气,顿感舒服多多。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赏郭亮洞的最佳角度,是郭亮洞对面的绝壁边,站在洞内的观景口,对面几个观景台上人头拥动,密密麻麻。夺人眼球的照片都是在对面照的,在对面看,才能给视角以最大的震憾。对面绝壁边的公路是旅游公司修建的景区环形路,也是游客回程必经路线。有三个大的观景台,最南端的最大,角度最好,可全视挂壁公路。

要到观景台,必须绕行郭亮村游客中心、新村庄及老庄子,新村庄全是砖混结构的建筑,二、三层居多,提供吃、购、住服务,没有看头。倒是老庄子,房子用石头垒,院子里也是石桌、石凳。家家户户门前摆放小物品及土特产,生意不错。顺手买了点老乡的小香菇、山楂野韭花酱、干山楂片。

当年修建郭亮洞唯一健在的共产党员、原郭亮村生产大队大队长,88岁的申明凯老英雄,在他家门口幸遇。门前的石墙上挂一喷绘栏:郭亮老村长申明凯并十三勇士开凿绝壁长廊展览馆。下面挂了两面锦旗:“绝壁长廊,开路英雄”、“致敬英雄,绝壁开路”。老英雄穿着朴素,精神矍铄。坐在一把藤椅上,摆物品的小桌上放着一沓书:《郭亮洞——郭亮村开凿郭亮洞“绝壁长廊”全过程》,上有申明凯老英雄的亲笔签名。与老英雄合影留念收费10元、并送1本书,进屋参观每人1元。

郭亮村车水马龙的乡村旅游没有能给一个亲手开凿郭亮洞的老英雄带来安怡的幸福晚年,看到这个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场景,令人歉疚、心酸。我立马给老英雄家人付了10元钱,买了1本书,与老英雄合完影,想邀请同行的同学一起与老英雄合影,老英雄大呵一声:“闪开!”,老英雄的举动,一下子使我们特别诧异。是什么使老英雄心中积聚下如此的愤懑与不满,我想不至于是我们没有及时付上同学与老英雄合影的费用吧!

度娘告诉我们,太行山中挂壁公路共有7条,山西5条、河南2条。分别是山西省陵川县的锡崖沟挂壁公路、昆山挂壁公路、陈家园挂壁公路;平顺县的虹梯关挂壁公路、穽底挂壁公路;河南省辉县的郭亮挂壁公路、回龙村挂壁公路。要论规模,郭亮挂壁公路最短,仅1.3公里,锡崖沟挂壁公路长近8公里,开凿时间比郭亮村还早,外观分为三层,也最为宏伟壮观。

为什么郭亮挂壁公路最为火爆,最为靓丽,不是因为郭亮村村名有一个“亮”字,而是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郭亮村党支部一班人为改变村子出行条件,村集体先后卖牛羊、卖药材、卖山果筹资,集体组织妇女外出打工筹资,村集体累计投入9.9万元,自购钢钎、铁锤、雷管、炸药等,凭人工历时5年时间修建了郭亮洞,郭亮村“当代愚公”们以“不怕流血,不怕死亡,永不放弃”的豪迈气慨,创造了人定胜天的人间奇迹,从而形成了继红旗渠精神之后的郭亮精神。郭亮精神是郭亮村最大的“金矿”,也是郭亮村最吸引人的地方。很可惜,原来村里留存的当时修洞时使用过的钢钎、铁锤、安全帽等实物,1996年连同仓库被泥石流冲毁,为郭亮精神发扬光大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我想,郭亮村最应该感谢的是郭亮村历任村党支部班子、郭亮村的共产党员们及支持郭亮村发展的各级政府、领导。申明信支书第一个提出要修一条最近的下山路,彻底解决祖祖辈辈出行难的问题,那时,没有想到要修一条脱贫路、致富路,彻底改变村子命运的路,只是不想让后辈们出行这么受罪。申支书偶然看到“友谊隧道”工人在绝壁断崖上绑绳施工,萌生了开隧道出山的念头。组织班子赴林县参观后,红旗渠精神启发鼓舞激励了郭亮村人。

13名共产党员最先请战,1972年3月9日(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的日子,炸响了劈山凿洞的第一炮。这13名共产党员分别是:申明信(大队书记)、申明凯(大队长)、赵启昌(大队副书记)、王启昌(大队会计)、王双印、申明玉、申明有、申喜山、申林、张文明、赵启青、侯高玉、侯启秀。大队主要干部全上了,全在一线作业呀!如果牺牲了,就是为人民服务。5年中,13名党员始终坚守在施工第一线。

如果今天的扶贫攻坚,每个村党支部班子有这般的毅力,党员有这般的觉悟,何愁攻坚不成。如果现在用扶贫资金为山区村修路,工程肯定被工队承包了,如果需要人工,有多少村的村干部、党员能冲在第一线?很欣慰,这样的场面,2015年又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的塘约村出现了,在村支书左文学身上再现了,这是农村希望之所在。

客观上讲,郭亮村刚修成的洞非常简陋,宽窄高低不一,不具备车辆出行条件,是时任县委书记郑永和指令文教局组织250名老师自带蔬菜、自备炸药,与郭亮村人一起大干2个月,才使郭亮挂壁公路在1977年5月1日,劳动节这一天顺利通车,这是给劳动者最大的礼物。

1987年,宋保群接任村支书后,提出了“老书记修山洞,我搞旅游。”的思路后,才使郭亮村渐渐走上了一条依靠本村“金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光明大道。宋支书带动村民搞旅游,建起了影视基地,但郭亮村旅游的大发展,是2007年政府招商引资全面开发万仙山旅游景区后,才突飞猛进,有了今天这样欣欣向荣的局面。

景区肯定与村里有开发合同,村民肯定会享受到分红,这是不容怀疑的。如果景区能多给村民一些实惠,适当照顾一下开山凿洞的大功臣,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郭亮洞带给郭亮村的幸福,我相信,幸福的笑容会自然洋溢在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他们会自愿免费为游人讲述郭亮村巨大的变迁。毕竟,万仙山景区因郭亮洞而兴起,郭亮村、郭亮洞永远是景区的核心。

八百里太行,纵贯冀晋豫三省。有人把它分为三段,即:位于河北的部分,叫北太行;位于山西的部分,叫西太行;位于河南的部分,叫南太行。这种分法不是特别准确,但很好记!地质学家冯德显说过一句话:“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河南。”位于河南安阳、新乡、焦作、济源境内的南太行,仿佛是上帝的钟爱之地,得天独厚地得到了流水的滋润,正因为南太行有山有水,从而使得这里既具备了北方山水的雄伟,又具备了南方山水的灵秀。南太行中隐藏着许多奇异秀美的小山村,郭亮村,是其典型的代表。从地理的优越性上,郭亮人应该感谢他们的老先人。

1976年郭亮洞修建时,就引起外界的重视,日本裕田影视公司在此摄制电视专题片《开拓太行山的人们》,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1977年,郭亮洞一通车,郭亮村就成了辉县名村。同年,县委、县政府专门在郭亮村召开全县工作大会,号召全县学习郭亮精神,郑永和书记把郭亮精神概括为5句话、21个字,即:自力更生、不向上伸手、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团结奋进。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经常有外地人到郭亮村学习郭亮精神。改革开放后,郭亮村一度被人淡忘。郭亮村的重生,还应该感谢今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一切与郭亮村的有缘人。

如果没有谢晋导演的独具慧眼,1990年第一次在郭亮村拍《清凉寺钟声》,郭亮村的知名度,肯定没有这么早,郭亮村也不会成为60余部影片的选景地;如果没有今天这样高速发展的经济,人们的腰包鼓不起来,私家车兴不起来,互联网没这么发达,郭亮的人气就也不会这么旺。

这几天,每每想起郭亮村,脑子里就会迸出许多与郭亮洞那个年代有关的,鼓舞人们勇于奋斗的豪迈词语:红旗渠、人定胜天、“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农业学大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愚公移山、“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等等,正是这种精神,激励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优秀的民族砥砺前行,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巍巍太行山深处郭亮村
太行郭亮洞,那挂在悬崖峭壁上的“绝壁长廊”
挂在悬崖峭壁上的路
太行峡谷郭亮村,万仞绝壁有人家
假日游记:秋游“南太行”
国庆 穿越南太行绝壁公路郭亮村 八里沟 隐居抱犊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