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说汉字:役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里的“役”字本为会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左边是一个面朝左站立的人,其背后是一只手执物打击。表示“役使”。②是小篆的形体。③是楷书的写法。

 

《说文》:“役,戍边也。”其实“戍边”是引申义,本义应为“役使”或“驱使”,如柳宗元《封建论》  亟役万人。”“亟”应读qì,是“屡次”、“多次”之意。就是说:屡次役使万人。由“役使”可以引申为“戍边”,如《诗经·小雅·采薇序》:“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由“戍边”引申为“战役”、“战争”,如《左传·昭公五年》:“邲之役。”也就是说:在邲那个地方的一次战役。因为“役使”主要是指兵役和劳役,所以“役”字又可以引申为“劳役”,如《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民困于役。”这是说:老百姓贫困于劳役。

 

请注意:古代的“役夫”一般是指服劳役或兵役的人,但有时也用以骂人,如《左传·文公元年》:“呼!役夫!”也就是说:唉!你这个贱货!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会意兼形声字。商代甲骨文从人,从殳,殳亦声。表意偏旁人为象形字,表示役的本义与人有关;形旁兼声旁殳为又持械具,表示役的本义与动作有关且表音,役与殳并舌音。在商代,从人或作从卩(jié),构意相同,卩为人之跪跽者(作

),构意与从人相同。战国时,构件殳或作攴,属于形义相近偏旁之通用,不影响构意;象形的
变易为线条化的
。商代到战国的这种结构一直沿用到后代,楷书作伇。《说文》改变此结构为从彳(chì,道路之象)从殳,属于理据重构,楷书作役。时殳或作
(又讹作夂,suí),作
,是役的俗体。形旁彳或多一撇,近似片,作
,亦俗体。《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以役为正体。本义盖击打人去做事,即役使。《合集》8139:“王不役?在行。”马王堆帛书《五行篇》:“六者为心役”,“心之役也”。引申指仆役、差夫。《五行篇》:“故斯(厮)役人之道。”引申指服役、戍边。《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亦引申指职事、微官、门生等。作人名。《小屯·殷虚文字乙编》3492“乎(呼)从役正(征)?”通“疫”,流行病。《乙编》7301:甲子卜,
贞:疒伇不
chán,延续)?贞:疒伇其
(张标)


——李学勤《字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说汉字:杀
【329- 般 - 说起胡长青】
丛字
细说汉字:般
年(汉字释义)
《说文解字》第576课:细说“役”字,成语心为形役的“役”何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