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说汉字:往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个“往”字本为形声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上部是一只脚趾朝上的脚,下部的“王(斧头形)”字表读音。可见“往”字本为上形下声的形声字。②是金文的形体,左又增加了意符“彳”,表示行动。③是小篆的形体。④为楷书的写法。


《说文》:“往,之也。”“之”当“到……去”讲。许慎的说法正确,如《史记·滑稽列传》:“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屈原《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返)。”由“去”又可以引申为“过去”、“往日”,如《论语·八佾》:“既往不咎。”意思是:对过去的事不再责备。


另外,“往”由“去”义还可以引申为“送去”,如杜甫《与杨修书》:“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仆”,男子谦称自己。也就是说:现在送去我小时候所作的辞赋一份。


请注意:在古代“去”和“往”的含义有所不同。古代的“往”相当于现在的“去”;古代的“去”是“离开”的意思,如“孟子去齐”,是说孟子离开齐国,而决非孟子到齐国去。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形声字。从彳,声。或从辵。彳、辵是为义近形符,古文字中常通。甲骨文作,从止,王声,为往之初文。春秋时期始加彳旁以强调行的意义。往在战国时期字形比较多样,或承袭甲骨文加以变形,作等,或又加彳、辵、止等义符。《说文》小篆从彳,《说文》古文从辵。隶书承《说文》小篆,声符省作,楷书作“主”。往本义为去、到(某处),与来相对。《说文》:“往,之也。《合集》37408:“壬辰王卜,贞:田,(往)来无灾?”(壬辰日王亲自占卜,问:到地打猎,去和回没有灾祸吧?)引申为交际往来。《礼记·檀弓上》:“非兄弟,虽邻不往。”由本义还引申有过去、以后、送、亡去、死者等意义。往又作介词,相当于朝、向。往又读wàng,义为归向。《老子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师玉梅)


——李学勤《字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概说
汉字溯源 甲骨文、金文的“小”字,小篆的“小”字形体
高中语文《优美的汉字》(必修1)
汉字
字得其乐:汉字图形的发展与实验
细说汉字(490):囿于成见——说“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