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定古城的再认识
 一、正定的历史地位
  正定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一座城邑,正定的历史目前可以追溯到商代,东周时期正定属于鲜虞国所辖,鲜虞国都城在正定东北部。公元前506年鲜虞国改国号为中山国。正定中山国东垣邑,邑城在正定南邻。中山国灭亡之后,正定一直处于赵国和燕国南北之间,其区域地位之重要自不待言。秦王朝建立,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其时正定更名东垣邑为东垣县。这是秦始皇建立的多民族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实行郡县制的第一批县城,这在中国古代历史名城中也是十分突出的。西汉王朝建立,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东垣县又更名为真定县。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分常山郡置真定国,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废真定国,真定复隶常山国。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真定为常山郡治,隋为恒山郡治。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郡治移至今正定。公元1723年为避清世宗讳,改真定为正定,县城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现存的正定古城应该是始建于唐代,但是这还需要通过考古发掘最后验证。
  正定作为历史名城,其区域地位颇为重要。从西晋至清代1500多年间,正定一直作为郡、州、路、府治所。从三国时代开始,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呈现出政治中心、军事中心、文化中心东移、北移的大趋势,从西汉时代的长安,到东汉时代的洛阳,再到三国时代的邺城,十六国时代的今河北地区,是当时各政治、军事势力角逐的重要地区,如果先秦时代与秦汉时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话,那么秦汉以后,历史发展告诉我们,晋在曹魏基础之上消灭吴与蜀,一统天下;隋继北周灭南朝之陈,开启了隋唐王朝的盛世,可以说这时已经是“得华北者得天下”!尤其是进入中古时代的辽金元明清时期,河北地区成为大京畿地区,而在这一地区又以京师北京及保定、正定最为重要,号称“北方三雄镇”。正定古城南城门之上的“三关雄镇”,它高度概括了正定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地位。
  二、要读懂正定这部“物化历史书”
  作为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名城正定,实际上应该包括三部分:鲜虞国都城遗址、东垣邑和东垣县古城遗址、正定古城。对于鲜虞国都城遗址和东垣邑、东垣县古城遗址,虽然现在地面之上已无遗存,但是没有特殊的情况,这些古城遗址应该在地下仍然保存。如果这一推断不误的话,通过田野考古工作可以探明它们的具体地望、空间范围,进一步的考古工作还可以搞清楚古城遗址的布局形制,从而使我们认识从王国时代到帝国时代,作为区域性城市的变化,以及这种古代城市变化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发展,这是以往人们通过历史文献所无法获取的科学认知。
  今天我们所说的正定古城,实际上也有着1500多年历史,有古代的城墙、城门,城中有古代的寺院、佛塔、碑刻等遗存,它们分属于不同时期,有的为后代继续沿用,有的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其修建时的社会功能。对于正定古城的认识,我们不能把不同时期使用的物质遗存,放在同一张古城平面图上进行分析研究。城内正在使用的道路,形成城市的路网结构,其中有些道路可能是长期以来世代沿用的,有些可能是属于不同时期修筑的。可能正定古城还有些不同时期使用的道路,现在我们还不知道。这就需要我们在正定古城保护工作中,对于城墙、城门、道路及古建筑与古代建筑遗址要首先搞清楚其各自不同时代与不同空间分布,从而我们才能看到它们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共存关系,揭示它们同时期的内在联系与不同时期的空间变化。比如,在正定古城的道路系统中,出现的所谓南北向的东西并列“双轴线”问题,这就需要搞清“双轴线”二者之间是同时期共存关系,还是存在时代上的早晚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读懂历史名城正定这部上下千年的“无字之书”。
  三、历史名城正定的保护理念
  正定作为一座历史名城,城墙、城门、城内路网系统及城中的古代寺庙、佛塔、石刻是其保护的重点。
  正定的古代城墙目前保留的遗存基本完整,高大的城墙形成了一座近方形平面的古代城池,这有可能是设计者“崇方”理念的反映。在城墙的保护中,注意要选择一些城墙,通过考古解剖,再现不同时期的城墙面貌,从而以城墙自身发展变化说明其久远的历史。在城墙保护性修复中,城墙的整体性时代特点、施工技术手段、建筑材料的一致性是十分重要的。城墙附近的建筑物与其要保持一定距离,城墙内外一定距离之内的建筑物的体量(如高度、规模等)必须与城墙协调一致。正定古城的城壕非常有特色,城壕应该与城墙一起恢复,这不只是增加城市水面、营造新的景观问题,主要是因为正定城壕与城墙的一体性决定的。
  城门是古城的坐标与门面,正定古城中的南城门最重要,其次是北城门,再次是东城门与西城门,要按照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尽快保护或恢复城门原貌。 正定现存的所谓古城的“双十字”轴线,需要进行科学论证,这是关系到古城的核心问题。一定不能把不同时空的东西,置于同一时空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理念来看,尤其是政治性、军事性的地域中心城市,所谓“双十字”轴线情况,目前很少见到。这与《周礼·考工记》的城市规划原则也是大相径庭的。
  正定古城中的不同时期古代建筑,是古城的亮点。对于这些遗存的保护,同样要关注其完整性、真实性,不要把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不同类别的文物遗存,置于同一空间,造成文化遗产的时空误差,导致人们“记忆”的“错乱”。 (《河北日报》 刘庆柱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与保定北京并称北方三雄镇,正定古城(3组)
美仑美奂的正定古城墙夜色
辽阳古城风韵
重磅!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
6700余件出土文物见证古城千年变迁
双姝奇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