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说汉字:昃

这是“日昃近黄昏”的“昃”字,读作zè,本为会意字。甲骨文①像“日”在“人”侧,表示太阳西斜了。②是金文的形体,“日”在“人”的右侧。③是小篆的形体,外部又增加“厂”,表示旁有山崖。④为楷书的写法,日移于崖上。
 
《说文》:“昃,日在西方时,侧也。”“昃”的本义是“太阳西斜”,如《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蚀)。”意思是说:太阳升到正中就要西斜,月圆以后就要亏了。谢混《游西池》:“景昃鸣禽集。”“景”为日光。这是说:日光偏西了,鸣鸟就要集巢了。
 
古籍中常见到“中昃”、“下昃”。所谓“中昃”即指未时,在下午一时至三时;“下昃”即指申时,在下午三时至五时。李白《君子有所思行》:“太阳移中昃。”也就是说:太阳移于未时(已经是下午了)。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從「日」從傾斜的「大」,表示中午已過,太陽偏西,映照出來的人影傾斜。本義是太陽偏西、日昃之時,孔穎達認為相當於未時,大約在下午二時左右。後來「大」被改為形近的「夨」,「昃」字就由表意字轉化為從「日」,「夨」聲的形聲字(裘錫圭)。三體石經改從「仄」聲。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太陽偏西的一段時間,《合集》20421:「昃雨自北」,表示太陽偏西時自北邊下雨。又用作人名。
 
金文用作人名,滕侯昃戈:「滕侯昃之造㦴(戟)。
 
戰國竹簡借「則」字來表示「昃」,用作時間詞,《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簡233:「清旦、食時、日則(昃)、莫(暮)、夕。《儀禮.既夕禮》:「日側」,鄭玄注:「謂將過中之時」,賈公彥疏:「《尚書.無逸》云文王『至於日中昃』,昃即側也。《說文》:「側,旁也。
 
「昃」又通假為「側」,《郭店簡.語叢四》簡12-13:「賢人不在昃(側),是胃(謂)迷惑。
 
「昃」小篆作「𣅦」,《說文》:「𣅦,日在西方時,側也。從日,仄聲。《易》曰:『日𣅛之離』。徐鉉曰:「今俗別作𣅳,非是。」自甲骨文觀之,「𣅳」應是「𣅦」的古寫。段玉裁注:「𣅦,隸變作昃。」傳世本《周易.離》作「日昃之離」。

——《漢語多功能字庫》



汉典:zdic.ne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探微(007):日中则昃——说“昃”
日字下面一个仄是什么字,昃怎么读,昃是什么意思?
《直方周易》三十 离 九三 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九三 象曰 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相解“干”与“旱”的区别
日字下来一个仄,“昃”字怎么读拼音,昃的意思,姓氏昃的来源和历史
【汉字揭秘】让你一分钟看懂甲骨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