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班到底发生了什么?华师附小校长和全校师生都被惊呆了!

他,步履沉稳,走上讲台,拿出教案,开始上课,内容是《四轴飞行器》。他滔滔不绝,旁征博引,同时熟练自如地操作PPT,还与学生做着精彩的互动…… 全班学生被他丰富的知识和有趣的讲解所吸引。他是谁?他不是名师,也不是专家,而是一位不到十岁的小学生——华师附小四(1)班的曹淇涵。

这是四(1)班班主任陈祖兰老师湖北首创的生本课程——“学生讲堂” 上课的情景。四年级学生为六年级学生讲课?!这不仅让六年级小伙伴惊呆了,也让华师附小校长沈爱华和全校师生惊呆了!

何为“学生讲堂”?

 “学生讲堂”就是学生自己的讲堂。“学生讲堂”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准备。 每个孩子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探究的话题,在家长或者老师指导下,学生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信息,文字、图片、视频,等等。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把讲课内容制作成ppt。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个体的自主学习活动,阅读,查找,归纳,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获得感性认识。同时,学生还要能熟练地讲下来。学生们的选题丰富,有自然的,有人文的。四(1)班有64个学生,学生们准备了64个不同的话题:《四轴飞行器》、《法律自由与爱》、《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探秘汽车王国》、《我们的童话仙境——迪士尼乐园》、《疯狂的F1赛车》、《计算机语言发展史》、《兵器家族那些事》……


陈祖兰说,学生讲堂就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自主选择材料,自主组织内容,还要熟练地讲下来。陈祖兰心中有一个愿望:她希望自己的学生,谈起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深入探究,从而不断丰富自己。

发生“学生讲堂”上的6个故事

“老师,我需要一张介绍信!”

起初,四(1)班学生讲课团队外出联系讲座时常常受到阻碍。有时候,别的班老师没有时间给学生,有时候别班的老师感到莫名其妙,一个学生来讲什么课?

学生李庭臻和王雨杭主动去找三年级一班的王军老师联系讲课事宜。王老师觉得很奇怪,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第一张联系函就这样诞生了。孩子们拿着陈祖兰老师写的联系函,再去联系讲座的事情后,就简单方便了许多。学生拿着老师的介绍信,到各班自己联系讲课事宜。


自己找老师交涉,联系讲课时间,地点,内容,推荐自己,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联系好了,孩子们还必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班级去做讲座,这对学生也是一种考验和挑战。每位讲课者都必须完成五次以上的对外讲课任务。

对外讲课,还有一个团队,每一个团队,都有主讲人,主讲助理,负责播放PPT,负责摄像,负责拍照工作。每次讲完课,他们都受到了夸赞,还有很多老师给孩子们颁发了荣誉证书,孩子们受到了莫大的激励。

因此,推广成果阶段是最具挑战性的阶段,是孩子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的综合阶段。

“老师,请个假,我讲课去了!”

 “老师,下节课(下午第3节),我请个假,我要去给五年级的学生讲课。”向老师请假的小男生姚凯文胸有成竹,很有老师范儿。一听说是去上课,陈祖兰当即批准了,因为她就是“学生讲堂”的幕后策划者。 U盘、激光笔、讲稿、照相机……姚凯文的讲课团队一行4人,准备好行头就直奔五(3)班的教室。

陈祖兰说,学生讲堂的“小老师们”在班里展示讲座内容大获成功之后,“野心”逐渐大了起来,还要在别的班级讲,甚至在高年级讲。姚凯文团队拿着班主任出具的联系函(附后),就自己去联系了五(3)班的班主任杨老师,商量确定了讲课时间。

“姚老师”开始讲课了,内容是《计算机的发展史》。这个内容即使对五年级的同学来说也有点深奥,为了讲得生动通俗一些,他运用了许多图片和视频,还穿插一些小游戏《打地鼠》,以及“有奖问答”的互动环节。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听得津津有味,很快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史。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团队伙伴一个负责为他拍照,一个负责给他播放ppt,还有一个专门为他在互动环节时发放奖品……“姚老师”的讲课结束了,全班同学热烈鼓掌。拿着杨老师颁发的授课证书,他们美滋滋地回到自己的教室里,就像打了一个打胜仗一样。  

四(1)班有许多这样的“小老师”,他们每周都会自己联系班外上课的业务。这就是陈祖兰老师首倡的学生讲堂——移动的讲堂,锻炼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涉猎广泛的“小刘教授”

又要受邀讲《疯狂的F1赛车》了,主讲人刘梓宸同学跟妈妈说:“这衣服这么脏,不行吧!换上正式一点的衣服!因为他很有教授范儿,所以同学送给他一个外号“小刘教授”。

“小刘教授”换好校服,整了又整衣领,才肯出门,对讲座着装的讲究,这样认真的做事态度,妈妈心里暗暗高兴。

一次, 妈妈调侃道:“你在学校混得怎么样啊!不要给我丢脸啊!”刘梓宸头一抬,手一挥,自信地说:“妈妈,你看看你儿子,人称‘小刘教授’,混得差还能当上教授!”妈妈忍俊不禁。这小刘教授,自信满满啊!


刘梓宸当然知道,服装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讲的内容。周末,刘梓宸和家人一起游览磨山植物园。 看到了罂粟花,关于罂粟,他了解了很多知识。 于是,他搜集资料,图片,视频……这次游览,他又有了新的收获,他决定下一个讲座主题是《有毒的花》。

晚上,漫步在华师校园,美丽的校园环境, 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这个年仅十岁的少年有了新的构想。他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讲一讲华师的历史。”

这样平常的对话,让妈妈感到欣喜。 从儿子身上,妈妈感受到了一股神奇的力量,一股即将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 !刘梓宸的妈妈说这一切都源于班主任陈祖兰老师的启发激励帮助支持,使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点燃了孩子的热情,让孩子们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更加热爱,更加好奇,激发出强烈的探索欲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日本教育学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学生讲堂,激发了学生内心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

“Verry   good! Verry   good!”

今年4月,美国教育专家代表团要访问华师附小,这个消息振奋了全班所有同学。

侯锐轩、曹淇涵两位同学接受了“学生讲堂”任务后,激动而又兴奋。他们不仅要用汉语讲课,还要用英语接待外国人。孩子们在课堂上,时而激情讲解,时而展示视频资料,时而让同学们参与互动,自信而有礼貌。

曹淇涵讲课的时候,美国专家饶有兴趣地参与了他的互动活动。孩子们精彩的讲课,让美国教育专家兴奋地得连声夸奖:“Verry  good! Verry  good!”他们和孩子热情拥抱。孩子们也兴奋欢笑着,拥抱着,抢着与外国专家合影。


这次国际交流课上还发生了有趣的一幕,美国教育专家的陪同翻译在翻译一个语段时,有一句出现了一个小问题,坐在下面的马羽铮同学纠正道:“老师,你翻译错了!应该是……”这时,随行沈爱华校长将马羽铮同学请上讲台,客串了一把临时翻译,他的表现,让陪同工作人员十分惊讶,赞不绝口!

孩子们的出色表现,给美国教育专家史代尔博士留下难忘的印象。课下,他对陈祖兰竖起大拇指,赞叹说:“您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老师,你的学生如此能干!一定与您的教育理念和智慧付出是分不开的!”

“ 这个问题我来解答!”

何煦的讲课主题是《法律、自由与爱》。何煦走上讲台的那天,妈妈专门为她挑选了端庄得体的服装,佩戴了红领巾,整洁而庄重。爸爸蹲在讲台底下为她操作ppt,妈妈在教室后面为她拍照摄像。

何煦的讲座,视频,图片,讲解,精彩纷呈,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讲座内容通俗易懂,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孩子们根据何煦的讲解提出问题。


孩子们的问题,有的很简单,何煦的知识储备足以解答。但有几个问题,显然让何煦愣住了。她镇定自若,试着用自己有限的知识作解答。有个学生问道:“缓刑2年,缓2年之后,还执不执行呢?”

何煦作了解答之后,又不能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准确,她向爸爸求助了。蹲在电脑桌下的何教授,这位留英法律系教授作了最为精准的解答。

课堂的学习,不是终点,是一个点燃兴趣的生发点。何煦感受到了站在讲台上的不易,需要更多的知识充实自我。而听课的学生对法律问题有了更多的兴趣点。在这节课上,学生收获了法律知识,更收获了继续探究的愿望。这是一种内在动力的激发,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唤醒……

“我收到了邀请函!”

郭乐言团队在二(3)班演讲以后,深受老师的欣赏和学生的崇拜。二(4)班顾君老师知道后立即向郭乐言讲座团发出了邀请函。这样郑重的邀请,孩子们兴奋不已,倍受鼓舞。他们拿着邀请函,跑来与陈祖兰分享,大声叫着:“老师,我收到了邀请函!”

有一天,四(1)班的学生收到来自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严西湖小学的邀请,邀请他们去给做讲座。这个消息振奋人心,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全班顿时沸腾了。四(1)班“学生讲堂”的影响力已经从校内延伸到了校外了。曹淇涵、刘梓宸代表班级为严西湖小学的全体师生做了讲座。他们的讲座非常成功,非常精彩,在场的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啧啧称赞。


随后,邀请函像雪片一样飞来了。来自江苏省某个学校的邀请,来自中师范大学附属梧桐湖小学的邀请,来自中师范大学附属华侨城小学的邀请……

孩子们的讲座影响越来越大!小小的学生讲堂,生本课程,移动的课堂,由本班移动到其他班,由本年级移动到其他年级,由本校移动到兄弟学校,由学校移动到社会。目前,他们正和湖北省图书馆联系,准备在省图书馆文化讲坛上一展风采。

这样的邀请函,给了孩子们很大鼓励。每次讲座回来,他们都会带着他们的收获回家!有时,是老师们对他们的鼓励;有时,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品;有时,是一张小小的奖状……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讲堂,带给了孩子们成功的欢乐。 学生讲堂,带给学生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让孩子快乐前行。


陈祖兰与孩子们在一起

学生讲堂,生本课程——移动讲堂,让学生走上讲台, 小学生当上 “教授”,四(1)班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创新中锻炼,成长。孩子们越来越自信,阳光,快乐, 自主,能干,谦虚…….

陈祖兰的“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教育理念,如同灿烂的阳光,照进孩子们的心间。陈祖兰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空间了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了学生。

陈祖兰的生本课程“学生讲堂”——移动的课堂,还在继续,还在上演着孩子们的成长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那么动听那么美好……

“学生讲堂”的反响,听听学生怎么说——      

“嗨,讲得真好”

侯锐轩日记片段:

我独自走在放学的路上,心中正在闷闷不乐,数学这次没有考好。这时,我听到有人在后面大声喊我:“嗨,侯锐轩!”我回头一看,是几个小伙伴,他们一脸惊喜,看到我愣住了,他们笑着说:“你不认识我们了吗?我们是四(3)班的,你昨天给我们讲过课!你讲的汽车探秘,讲得真好!”嘿,说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心头的阴霾,瞬间被驱散了,同时升起一种无限的自豪感。

刘梓宸日记片段:

我在六(3)班做了《疯狂的F1赛车》讲座之后,这世道真是变了。前天我去四楼玩,六年级的几个大哥哥朝我招手,叫我过去。我心里有些紧张,心想:我又没有招惹你们,你们找我做什么。谁知,等我走过去,有个大哥哥说:“唉,那个赛车的最快速度……”他们和我讨论起赛车的知识。后来,每次碰到他们,他们都会和我讨论赛车。赛车为媒,让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

王雨杭日记片段:

我走在校园里,忽然听到有人指着我说:“你看,那个大哥哥给我讲过课!”我转过头,是低年级的小朋友,望着他们,我友好地笑了。忽然觉得自己就是校园的小明星。

“学生讲堂”的效果,听听附小校长沈爱华怎么说——

学生讲堂就是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学生讲堂,说到底,是教学方式的变革。老师不再是主体,老师是学习的伙伴,是助理,是同学,是为学生服务的。

一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当我们看到孩子成天在忙于准备学生讲堂内容,津津乐道他感兴趣的话题时,我们不觉得孩子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吗?孩子们自己搜集资料,找文字资料,找图片资料,找视频资料,这一切都是为了丰富他的讲堂内容,我们发现,我们的孩子会学习了,学习不再是限于老师教的。

二是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多次反复上讲台,这是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走上讲台,孩子就是主角,孩子们讲了,自我表现了,他获得了成功感,从而变得更加自信。

三是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舞台表现能力、自我营销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春三月百花艳 主题阅读正当时
破冰·合作·共赢——家校共育的策略及实践 (杨换青)|| 永要德育联盟讲师团公益讲座(第58期)实录...
勇敢者之夜
【李镇西】一所“把孩子放在正中央”的学校
大学生小学教育实习报告总结
清华附小老师:在我的班上,一半以上学生作文能拿满分,我给学生支了20个“奇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