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敏:重读梭罗《瓦尔登湖》

今年恰逢美国著名作家亨利.D.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诞辰两百周年。11月18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历史学教授马敏先生莅临长江讲坛,带领全场500名听友回归宁静:重读梭罗《瓦尔登湖》。

梭罗与瓦尔登湖

讲座伊始,马敏教授根据他去年11月初的瓦尔登湖之行,对梭罗和瓦尔登湖做了介绍。马敏教授说,梭罗不仅是一位作家、哲学家,而且还是一位超验主义和自然主义者,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845年,梭罗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观察自然,思考人生,最终诞生了《瓦尔登湖》这一杰作。

本书的最早译者徐迟先生说,这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湖之静,人之静,心之静。远离尘世的瓦尔登湖和离群索居的梭罗心绪都是极其宁静的。正是在最无牵碍的宁静心绪和远离尘嚣的独处之中,梭罗才能以超出常人的专注和清醒,去认真思考自然世界里那些所谓的“更高的原则”,领悟宇宙万物的真谛,追问生命的真实含义。

瓦尔登湖的春夏秋冬



“8月里,在轻柔的斜风细雨暂停的时候,这小小的湖做我的邻居,最为珍贵,那时水和空气都完全平静了……而画眉在四周唱歌,隔岸相闻。”

——梭罗《瓦尔登湖》

那栋著名的梭罗小木屋还静静地伫立在林木深处,但岁月流逝、物换星移,如今只是一个复制的象征罢了。


梭罗的自然主义思想及其影响

马敏教授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梭罗的自然主义思想:一是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回归自然,提倡简单但高尚的生活梭罗结合自己在瓦尔登湖两年多的实验,着重发展了自己与超验哲学密切关联的自然主义思想。其思想深受爱默生的影响,认为智者的生活方式,应该是外在简朴而内涵丰富。马敏教授认为,心情能否平复,思想和灵魂能否净化,关键在于你是否下定决心回归自然,过一种简单、真实的生活。

关于梭罗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马敏教授认为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现代生态哲学和环保运动之奠基。尽管在梭罗的词汇中并没有出现“生态哲学”一词,他也没有正式提出过“环境保护”的主张,但其自然主义思想中,实际上就包含了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思想萌芽。基于梭罗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主张,有人认为,他不仅是美国文学史上首位自然主义的重要作家,而且也是“美国第一位环境保护主义之圣者”。其次是梭罗保护自然的思想与“荒原”思想的关系。梭罗强调必须保护荒野、保护自然的本真状态,在文明与荒野间建立起一种生态的平衡。第三,梭罗自然主义思想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为现代生态哲学和环保主义思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的走向也有着极其深刻的启迪。

马敏教授指出,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环境和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例如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社会病、心灵的创伤等等。《瓦尔登湖》的核心便在一个“静”字,而目前我们最迫切需要的,似乎应该就是整体性的回归于“静”,即从现代社会的喧嚣、嘈杂、忙乱、焦虑中脱身出来,重新回到宁静,回到理性,回到澄明,回到初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那么,在个体与社会相结合的意义上,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回归宁静?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的干净利落,把生命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梭罗《瓦尔登湖》

梭罗思想的当代启示

马敏教授认为,回归宁静关键是要做到“四个回归”:回归自然、回归简约、回归本分、回归本源

回归自然,就是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之路;回归自然,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回归。要让那颗浮躁的心真正安顿下来,以最自然的方式与自然相交流,听得见鸟语,闻得到花香,用潺潺流水濯洗身上沾染的世俗浊气,重拾一份好的心情。

回归简约,“大音希声”、“大道至简”。很大程度上,回归简单就是回归丰富,回归平淡就是回归幸福。简单即是快乐,知足便能常乐。“文明的极致是返朴归真。”生活中要学会放下,尽可能减少对物质的需求和对财富的占有,给精神生活留出更多的空间。

回归本分,人各有职,人各有志。他以教育的回归为例表示,针对中国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曾提出了“两个回归”:“回归大学主体”,“回归教育本性”,让大学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办学,让教育回归到育人。陈宝生部长也曾提出了“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马敏教授认为,如果真能做到这些回归,中国的教育便大有希望。

回归本源,回归我国传统文化的大本大源,建立起充分的文化自信。其实梭罗思想的源头之一就是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

回归宁静,保持平和的心态,涵育静气与大气,对每个人个体的成长至为重要,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成长也同样至关重要。如今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要实现中国梦、强国梦,首要的就是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培养起成熟的大国心态。而中华民族的复兴,最终将取决于我们全民族是否具有成熟的大国心态、开放的思想意识、深刻的理性思考能力,以及充分的文化自信

最后,马敏教授提出,170多年前,梭罗在康科德的瓦尔登湖畔寻找到了一片理想的净土,对那些“更高的原则”进行了透彻的思考。170多年后,我们能否也在中国大地上发现自己心目中的“瓦尔登湖”,从容地进行一回有关个人、国家、民族、文化的深度反思呢?

这次讲座,马敏教授带领我们目睹了神秘而优美的瓦尔登湖,也带领我们深刻解读了梭罗的自然主义思想。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马敏教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中国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深深地忧虑与思考。在教育岗位辛勤耕耘30年之久,而如今即便离开管理岗位,却仍然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四处奔走,贡献一己之力,这都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热爱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瓦尔登湖在哪里?探寻马萨诸塞州的自然宝藏!
程虹教授与她的美国自然文学研究 ‖ 山居夜读
漫步《瓦尔登湖》那篇释放灵魂的净园
凤凰诗文||初遇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拓展阅读
这个人们眼中的“神经病”在瓦尔登湖干了些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