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见的十六个地理效应(2)

九、盆地效应

在炎热的夏季,盆地由于地势低,空气密度大,稠密的大气阻挡了地面热量向高空的辐射冷却,加之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势不易散热,使气温升高。如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有“火洲”之称,是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出现的地方。

在寒冷的冬季,由于冷空气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顺山坡下滑至盆地底部汇集,使底部气温低于周围坡地。如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作为北半球的寒极就位于封闭盆地。以上现象谓之“盆地效应”。

一、  高原效应

高原上由于其上空空气密度小、尘埃和水汽少,因此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导致气温上升快,而夜间大气的保温作用又比较弱,导致昼夜温差大,称为“高原效应”。

十一、狭管效应

 

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狭窄的峡谷时,由于空气短时间大量堆积,只能加速流过峡谷,因此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变缓,称为“狭管效应”。

十二、地形的屏障效应

 

高大的山系或面积较大的高原,往往对冷空气或暖空气移动起到阻碍作用,从而影响不同坡向的温度高低。如秦巴山系的阻隔,使得四川盆地的气温在冬季相对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

大气似乎很低调,但是却时刻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大气成分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相关地理效应于我们也耳熟能详。

十三、温室效应

 

人类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大量拦截地面长波辐射,一方面把地面热量截留在温室气体内,另一方面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有类似于玻璃温室的保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十四、阳伞效应

 

由于自然(如火山爆发)或人为(燃烧化石燃料、核爆炸)原因,导致大气中的尘埃越来越多。悬浮在大气中的颗粒物,一方面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面降温;

另一方面作为凝结核促使水汽凝结,导致云和雾增多。这种作用犹如给地球加了一把“遮阳伞”,称为“阳伞效应”。

绿洲、绿地,也往往会对局地小气候产生影响,如“绿岛效应”和“冷岛效应”等,意义大多是相似的。

十五、绿色效应

 

在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小,地表风速也较小。同时森林通过蒸腾可以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程度上增加降水,形成局地小气候,称为“绿岛效应”。

十六、冷岛效应

由于沙漠较绿洲的比热容小,因此在阳光照射下增温比绿洲快,沙漠上空被加热的热空气通过局地环流输送到绿洲上空,形成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使下层冷空气以保持稳定,于是形成了一个比较凉爽、湿润的小气候。这种现象称为绿洲的“冷岛效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教学绕不过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地理效应知多少
【每日一练】0525 高二下 期末复习 逆温和热力环流
几种常见的地理效应
【地理科普】地理效应集锦
地理效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