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俺家小子:生活无华便朴实

生活无华便朴实

文|陈则徐

作者陈则徐授权代发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文学巨匠竟跟我的故乡如此有缘。我的故乡只不过是江边一沙洲,成陆晚,历史也浅。苏轼缘何而来,又缘何留下“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佳句,将一道朴实无华的江鲜菜肴写得如此的具有生活味道。

我的先辈都是生活在长江之滨,他们世世代代都是纯粹的农民,就像你在任何一个农村看到的那样,穿着朴素的衣服,拿着朴素的农具,耕种着朴素的土地,土地里长出的也是朴实无华的庄稼,所以,他们的生活也是朴实无华的。我想象着苏轼行走在故乡的每一道田埂上,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偶尔停下脚步,跟农人们谈谈天时,聊聊收成,不知不觉间,便是午饭时分。农人们总是那么的质朴,一壶地瓜烧刀,一盘糖汁萝卜,再来一尾刚从江边捞回来的鲈鱼,便是招待先生的全部。

这样的画面总是让人能够展开无限地联想。那些农人们有没有我的祖先,我的祖先有没有接受过苏轼的那道睿智而真诚的目光?我想应该有的,因为当我翻开林语堂先生的《苏轼传》,分明感到一股亲切感从温馨的书香中蒸腾而起,那么的自然而富于热情。当我一页一页翻阅着字里行间的东坡,就像是在翻阅一个朴实无华的生命。在茫茫宦海沉浮里,有情的东坡先生从未忘却过对生活的热爱,一丛芦蒿,一尾鲈鱼,一江春水,一个朴实无华的满足便是生命的全部。

我开始懂得先生的赤子之心了。于糟糠中见珠玉,在野菜里觅美食,简单中饱腹;沐浴江上之清风,吸收明月之光华,精神上知足。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惬意?还记得那一个“七月既望”,苏东坡与好友乘舟游赤壁,饮清风餐明月,挥毫写下两篇《赤壁赋》,填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夜半敲门无人应,便倚竹杖听江声。不打紧的,不打紧的,好在有贤妻储酒,朋友赐鱼,尝鲈鱼品美酒,夫复何求?

我不知道东坡先生是不是因为“乌台诗案”遭贬而路过我的故乡,但当命运的风雨无情地袭来,他总能用生活中点滴的快乐,冲刷掉那些巨大的悲伤。对苏东坡来说,世事不过一场梦,当于静处品人生。我的眼前不断出现东坡先生与我的先辈们隔篱呼酒的画面,它就像一个印记,深深地烙在我的灵魂里:生活无华便朴实,人间有味是清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赤壁赋》书法,苏东坡的原稿淡然旷达,文征明的工整秀气
苏轼: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汉听日历丨9月27日江山如画 好想赶紧为祖国母亲庆生
也谈东坡赤壁词
公益课高三语文第十四讲
浣溪纱·游东坡赤壁祭苏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