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24:《自然综述》年度回顾:炎症性肠病中的宿主-菌群互作 | 热心肠日报

Nature Reviews:炎症性肠病中的宿主-菌群互作(年度回顾)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23.57]

① 特定微生物通路可调控肠上皮细胞和肠屏障功能,可能影响抗TNF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效果,或能作为治疗靶点;② 双歧杆菌属、柯林斯菌属、毛螺菌属、毛螺菌科、Roseburia菌属、埃格特菌属等,与抗TNF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性相关;③ IBD患者的粪便代谢物改变,一些菌群代谢物减少,代谢多样性的丧失伴随着菌群的失调和多样性丧失;④ 肠道调节性T细胞中转录因子c-MAF的表达,是维持宿主-微生物稳态和预防肠道炎症的关键,是潜在的治疗靶点。

Host–microbiota interaction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12-17, doi: 10.1038/s41575-019-0248-1

【主编评语】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年度回顾文章,重点介绍了2019年关于宿主-菌群互作在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的3项研究(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86962729)(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65001205)(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43997589),这些发现为IB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mildbreeze)


Lancet子刊:IBD患者的降阶梯治疗(综述)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N/A]

① 停止免疫调节剂(甲氨蝶呤等)的单药治疗,与IBD复发风险升高相关;② 在联合治疗中,停止免疫调节剂治疗,可能不会增加2年内的克罗恩病复发风险,但仍需更长期的前瞻性研究;③ 停止免疫调节剂治疗可能对抗TNF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免疫原性产生负面作用,但可能不增加IBD复发风险;④ 多项研究报道,停止抗TNF药物治疗后的2年内,IBD复发率在40-50%左右;⑤ IBD中的降阶梯治疗策略分为3步:选择合适的患者、剂量降阶梯、复发的早期检测及治疗。

De-escalation of immunomodulator and biological therap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2020-01-01, doi: 10.1016/S2468-1253(19)30186-4

【主编评语】生物制剂被广泛用于IBD的治疗,但这些药物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且花费不菲。因此,在IBD得到缓解后,应该考虑降阶梯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在IBD治疗中,免疫调节剂及生物制剂的降阶梯治疗的疗效维持及复发风险,并讨论了降阶梯治疗的策略。(@szx)


Lancet子刊:克罗恩病的个性化医疗(综述)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N/A]

① PredictSure IBD产品(全血中的生物标志物)已被用于克罗恩病的诊断;② TPMT突变、NUDT15突变及HLA-DQA1-HLA-DRB1突变与巯基嘌呤诱导的骨髓抑制相关;③ 目前治疗克罗恩病的生物制剂分为3类:抗TNF药物、抗整合素药物、抗IL-12/23药物;④ HLA-DQA1*05突变与抗TNF药物的免疫原性相关、制瘤素M及TREM-1表达与患者抗TNF药物的应答相关;⑤ 整合素αE基因的表达与患者对抗整合素药物的应答相关,血清IL-12水平与患者对抗IL-12/23药物的应答相关。

Personalised medicine in Crohn's disease
2020-01-01, doi: 10.1016/S2468-1253(19)30340-1

【主编评语】IBD患者表现出极高的个体差异性,因此,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个性化医疗非常重要。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利用生物标志物对克罗恩病患者进行个性化医疗(包括诊断、对不同治疗的应答、预后及不良事件)的现有研究成果,并讨论了未来如何结合基因、转录组、蛋白组及菌群等因素,预测患者的疾病预后及对不同治疗药物的应答情况。(@szx)


Nature:溃疡性结肠炎的体细胞突变特征

Nature[IF:43.07]

① 构建76个人结肠类器官,分别来自健康人、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非炎症部位、UC患者的炎症部位、UC+结直肠癌患者的炎症+癌变部位;② UC患者的炎症部位中,IL-17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FKBIZZC3H12APIGR等)突变显著累积,这些突变在结直肠癌中很少出现;③ 部分基因(NFKBIZ等)的敲除可抵抗IL-17A引起的促细胞凋亡性应答,提示炎症环境可促进适应性突变的产生;④ 部分基因的特定突变与UC易感性相关,提示这些基因也可能促进UC的发病。

Somatic inflammatory gene mutations in human ulcerative colitis epithelium
12-18, doi: 10.1038/s41586-019-1844-5

【主编评语】随着衰老的进程,人体组织中带有致癌突变的体细胞克隆将逐渐扩增。Natur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鉴定出了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结肠炎症部位中的特定体细胞突变模式,发现与IL-17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突变显著累积,而这些基因突变在同时患有结直肠癌的UC患者中很少发生。(@szx)


Nature:溃疡性结肠炎中富集的NFKBIZ突变,或有抗癌作用

Nature[IF:43.07]

① 溃疡结肠炎(UC)患者发炎的肠道细胞经历克隆重塑,选择性获得NFKBIZTRAF3IP2ZC3H12APIGR等基因突变,与IL-17和其他促炎信号下调有关;② UC中,结肠炎相关癌组织和非增生性结肠炎组织的突变谱有巨大差异,二者存在不同的正向选择机制;③ NFKBIZ突变普遍存在于UC患者的肠上皮细胞,但在散发性和结肠炎相关性癌症中极罕见,NFKBIZ突变的选择或有助于抵抗结直肠癌;④ Nfkbiz突变显著减少小鼠的肿瘤形成,降低人结直肠癌细胞的竞争力。

Frequent mutations that converge on the NFKBIZ pathway in ulcerative colitis
12-18, doi: 10.1038/s41586-019-1856-1

【主编评语】慢性炎症中存在反复发生的组织损伤和修复,这可能增加细胞基因突变,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Natur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上皮细胞中的克隆扩增和基因突变情况,发现存在NFKBIZ通路及其相关分子的基因突变的正向选择。有意思的是,NFKBIZ突变似乎有抗结直肠癌的作用,说明炎症性疾病中的基因突变选择,不一定都会促进癌症发生。这些发现有助于加深对UC等炎症性疾病的理解,为这类疾病以及相关癌症的治疗带来新启示。(@mildbreeze)


韩国人群中溃疡性结肠炎的长期预后

Gut[IF:17.943]

① 纳入1013名来自韩国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05个月;② 皮质类固醇、硫嘌呤类药物、抗TNF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40.8%、13.9%、6.5%;③ 开始使用皮质类固醇的累积风险降低,开始使用硫嘌呤类药物及抗TNF药物的累积风险增加;④ 结肠切除术在确诊1、5、10、20、30年的累积风险分别为1.0%、1.9%、2.2%、5.1%、6.4%,低于西方国家;⑤ 广泛性结肠炎的诊断、皮质类固醇的使用、抗TNF药物的使用是结肠切除术的独立预测因素。

Long-term prognosis of ulcerative colitis and its temporal changes between 1986 and 2015 i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in the Songpa-Kangdong district of Seoul, Korea
12-10, doi: 10.1136/gutjnl-2019-319699

【主编评语】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1000多名韩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了超过100个月的随访,发现韩国患者的结肠切除率低于西方国家,而多种因素影响了结肠切除的风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雌激素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癌变过程中的作用
夸克
便血病人临床诊疗过程当中遇到的“坑”
【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型
360导航
溃疡性结肠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