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智慧:天 地 不 仁 ,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天地为啥看轻万物?

  



原  文:天地不仁 ,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 以百姓为刍狗 。

释  文: 天地没有仁爱的分别,对待万物像草狗一样,任它们自生自灭、自然生长;得道的圣人无所谓的仁爱,对待百姓像草狗一样,任他们自作自息、自由发展。

今  解: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祭祀完以后就丢掉,是无关紧要的东西。天地法则是绝对的公平,不存在分别,更不会去干预自然的规律,所以万事万物在天地法则中都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源于绝对的平衡。圣人效法天地,讲究公平,公正。绝对的公正源于无分别之心,所以人,事、物在圣人眼中无所分别,没有轻重之分,可有可无。在儒家文化中有仁义礼智信的标准,有标准就有分别,有分别就有轻重,就会产生矛盾,所以圣人不会有仁的概念,不会去干预百姓的生活,把百姓看得无关紧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涵虚《道德经》注释(《东严正义》)——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六不治
道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
研读《道德经》:刍狗可自生自灭吗?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