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成“寒林”山水的审美解析
userphoto

2024.04.26 浙江

关注

藏而后生 蓄志于心——(北宋)李成“寒林”山水的审美解析

李成(九一九~九六七),号营丘,京兆长安人,五代至北宋画家。前期师承荆浩和关仝,后又独立创新,形成自己的山水风格,影响了从北宋至元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发展。李成善画“寒林”。《宣和画谱》记载其画作共一百九十五幅,冬景作品四十三幅,其中寒林就有二十四幅,占冬景题材半数之多。他笔下的寒林在五代至北宋都备受推崇,欧阳修曾记载:“其山水寒林往往人家有之。”北宋大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称赞他:“成画《平远寒林》,前人所未尝为,气韵潇洒,烟林清旷,笔势颖脱,墨法精绝,高妙入神,古今一人,真画家百世师也。”可见他寒林题材的成就之高,传播之广。

北宋 李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寒林平野图》

李成是中国绘画史中推动寒林题材趋于成熟的关键人物之一。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关于他个人的文献记载以及图像资料都不完备。前人学者多数选择从寒林作品入手,解析他的创作手法、笔墨技巧以及背后的思想意蕴和内涵。

总结这些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李成的寒林题材重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以画面构成元素为主,结合他“儒者”的身份,探讨儒学经典对他思维方式的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画面意境中,展现出“”而后“”静候时机的生命哲学观。另一方面从李成的审美取向以及他仕途的时间节点为依据,研究寒林作品中“蓄志”之情。

对于李成一生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入仕为官,他满腹经纶,博闻聪颖,却处处受阻,导致最终也没能走向政坛。所以他的绘画作品中必然会包含这一项情感因素。通过王朴推荐他入京的时间,他与卫融相会至卫融去世的时间,以及他作品中刻画的营丘平原地貌,不难发现寒林题材的创作时间未必是仕途受阻之后。所以这种情感就不一定是郁郁不得志的产物或对内心苦闷的宣泄。由此可见,寒林题材极有可能是他将鸿鹄之志“”于心中等待时机的表现。都是冬季显著的特点,要深刻了解李成的寒林,就必先从“四时”山水画的发展展开讨论。

北宋·李成(传)《寒林骑驴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一 “四时”到“寒林”的演变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四时是山水画中不可回避的表现题材,它的形成依赖于古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四季更迭,周而复始,是从繁茂到凋零的轮回过程。它的变换即能引起人对自然界的不同感受,也能影响其思想情绪和审美趣味。四时题材的山水画从魏晋时期一直延续至今,山水作品无论是从构图、笔墨、设色亦或是造境都从“春、夏、秋、冬”不同的环境风貌出发。绘画史论中页有颇多记载。萧绎《山水松石格》载:“秋毛冬骨,夏荫春英,炎绯寒碧,暖日凉星。

唐代王维十分喜爱冬季雪景,传为他所著的《山水论》有如下记载:“春景则雾销烟笼……夏景则古木蔽天……秋景则天如水色……冬景则借地为雪。

郭熙《林泉高致》从山水的云气、烟岚和自然环境对四季山水景致的变幻以及冬景的特点又有更深入的论述:“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洽,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

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荫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韩拙《山水纯全集》中更是详细阐述“”“”“”“”在冬景的不同形态,关于四时和冬景的画论从南北朝直至明清时期,持续启发着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

四时之中,冬季是一年的终结,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万物逐渐凋零。但寓意却生生不息。四季都有自己的特点,冬季也是如此。古籍有载:“冬日烈烈,飘风发发。”“北风其凉,雨雪其䨦……北风其喈,雨雪其霏。”“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冻;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仲冬之月……冰益壮,地始拆。”“季冬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

记录了冬季飞雪严寒的气候特点,喻示自然界中万物逐渐隐匿的状态,为冬景绘画创作提示出季节的基本属性。

冬季艺术作品的表现一般以雪景为主。雪景不仅是冬季自然特有的景色,也能成为人们心中的圣洁之境。它能洗涤心灵,正如庄子所说的“澡雪而精神”。雪景作品自唐王维兴起,五代两宋时期发展成熟,一直延续至今,是许多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方式。在雪景作品中多数描绘的是大雪纷飞,积雪漫山、洁净空灵的意境。主要体现为“风雪送客”“寒江独钓”“雪中怡情”等题材。

寒林”是冬季绘画中比较特别的表现形式,它不似迎风飘雪那般惆怅,也不如皑皑积雪那样厚重,而是严寒季节无雪的另一番景象。

《尚书正义》记载:“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说文解字》释曰:“寒,冻也。

综上记载,可以将寒林理解为“冷之极”之中的树木,呈现为花草凋零、万物枯肃、寂静悲凉的景象。

寒林给人何种感觉?早在陆机《叹逝赋》中就有记载:“步寒林以凄恻,玩春翘而有思,触万类以生悲,叹同节而异时。”陆机通过对万物无常的体会感念亡故的亲友,在寒林中漫步发出“凄恻”“生悲”的感叹。后来文人墨客以寒林作诗词,如:“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唐·张说《幽州夜饮》) “自怜疏影断,寒林夕吹寒。”(唐·骆宾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寒林远路驿,晚烧过荒坡。”(唐·张籍《留别江陵王少府》)“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唐·殷尧藩《旅行》)“野果寒林寂,蛮花午簟温。”(宋·王安石《过故居》) “岁华将暮,寒林萧索,极目冻云垂地。”(宋·韦骧《鹊桥仙》)“照溪梅雪和烟堕,寒林漠漠愁烟锁。”(宋·苏庠《菩萨蛮(澧阳庄)》)“烟水苍茫认翠峦,寒林正在有无间。”(宋·周紫芝《次韵庭藻题寒林清川二图二首》)

这些诗词中描写的寒林是萧瑟的、寂静的、荒凉的,充分诠释了它独特的意境。身处这种景象之中能感觉到无尽的苍茫和孤独。寒林这种不同于雪景的感觉既给了艺术家无限的想象空间,又能深刻反映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愫。

在李成之前或同时期画寒林的人并不多,《宣和画谱》中著录的只有张璪两幅《寒林图》,董元(源)一幅《寒林图》,两幅《寒林锺馗图》,巨然两幅《小寒林图》。王翚在《画寒林小景图》上题跋曰:“以前未有寒林,自李营丘范华原始画其法。”这表明,寒林题材虽然并不一定始于他,但它的兴起一定归功于他。《宣和画谱》中李成的寒林作品有二十四幅。《图画见闻志》记载:“丁晋公家藏书画甚盛,南迁之日,籍其财产有李成山水寒林共九十余轴,他皆称是,后悉分掌内府矣。

由此可知,李成十分热衷于寒林创作,作品极多,寒林山水的成就也最为显著,影响了北宋至后期相类绘画题材的风格,如范宽、郭熙、许道宁、王诜等人的寒林画法皆从他而来。

宋 李成 寒林图

二 画面构成中的冬“”之意

本文主要从李成山水寒林题材的物象组成来探讨其中所包含的意义。李成笔下的寒林作品,有《小寒林图》《寒林图》《寒林平野图》。此外还有《寒林采芝图》《寒林高士图》《寒林骑驴图》等主要以人物为主的画作,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读碑窠石图》等。

他的传世作品,虽无一幅被认定为真迹,但许多学者认为,即便是摹本,仍然可以视为“李、郭画派”或后人仿李成的作品。摹本中除了笔墨略有差异外,山水造型和构图样式都应与真迹大体一致。所以可以作为了解李成的创作过程和创作心态的重要依据。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传为李成所作的《小寒林图》经徐邦达,杨仁恺等专家鉴定,认定是仿作。但这件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李成绘画风格面貌,与后世画论所描述的有关李成文字材料基本吻合,应当是北宋后期李成画派所作。


北宋 李成(传)《小寒林图》 
71.4×39.4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幅寒林图可以视为李成的代表作之一,画家运用平远构图法描绘了气象萧疏的平原景色,画中的主体物象错落有致,前后交错几棵古松。古松挺立在缓坡矮石之上。石边小溪流水,潺潺流动。远景亦是布置平缓的山峦和矮坡,放眼望去绵延不绝。营造出一片的旷野之境。

北宋 李成(传)《乔松平远图》绢本

藏于日本澄怀堂的《乔松平远图》也是归于李成名下的寒林作品。虽然学者意见并不一致,有的人认为这件作品乃郭熙仿李成的真迹,还有的人认为是许道宁所作。综合来看,这幅作品无论是构图还是笔墨,都接近李成的画风,所以被归于李成名下。该图为竖幅形式,但却能够表现千里之遥的意境美感。正如刘道醇在《圣朝名画评》中所说:“观成所画,然后知咫尺之间夺千里之趣。”另外,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小寒林图》《寒林图》《寒林平野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所藏《寒林平野图》等一系列作品都与辽博《小寒林图》风格相近。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佚名《小寒林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小寒林图》

他的寒林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在于不设“点景”。点景往往是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物象,也是构成山水画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点缀画面,也能够巧妙地反映作品主题,被称之为“画眼”。郭熙《林泉高致》中曾言:“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以为精神……此山水之布置也。”韩拙《山水纯全集》将之称为山水“装饰”:“若能知此以随时制景任其才思,则山水中装饰无不备矣。”点景安置是否妥当和巧妙能直接影响画面效果,若画中有车马行人穿梭,即可感受到生活气息。若有草庐茅舍雅集,必定联想到文人雅士。若有渔翁独钓江中,便觉悠闲孤寂。若有佛寺藏于山间,则多能传达隐逸之情。

北宋 李成 晴峦萧寺图 绢本56x111.8 美国纳尔逊美术馆

但李成山水寒林作品中的物象组成,皆是一片枯木,搭配矮坡山石以及流水,并无人物、鸟禽、房舍、庙宇等点景因素。他其他的山水传世作品,比如《茂林远岫图》的前景和中景就设有好几处院落,屋舍里面还有数人交谈,小桥上行人赶车,船上游客谈笑风生,远景还有佛塔耸立。另外《晴峦萧寺图》《写清朝一品图》《瑶峰琪树图》等作品的画面上也都有点景存在。沈括也曾在《梦溪笔谈》中批评李成点景物象具有透视效果:“又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这表明,李成山水并不排除点景因素,而他的山水寒林画面不设点景,似乎是他有意而为之的。

这一有意将点景因素摒弃于山水寒林之外,意味着什么?在笔者看来,就是让观者充分体察冬季自然中依然蕴藏着不可遏止的一派生机,深切地感受季节交替中所包含的有待而发的不竭的生命力。寒林不设点景方式的潜在主旨,就在于消解人迹因素,从而反衬出画家欲求表达的另一种人文内涵—即严寒气候下万物“匿藏”的状态。

”是我国古代经典的哲学概念,《礼记》曰:“秋收冬藏,义也。”《管子》曰:“冬者,阴气闭下,故万物藏。”《墨子》曰:“秋敛(敛)、冬藏。

《说文解字》释曰:“藏,匿也。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隐藏”“储藏”等。在“四时”中可以感受万物从生发到收藏的过程和状态。的性格是含蓄的,不显山露水,如道家“大智若愚”的品格。概念具有两面性,既体现了自然和人生的知进而能退,符合天道的轮回。又说明天地万物不能只生长而不收藏,也不能只收藏而不生长。

《周礼·穴氏》中注释曰:“蛰兽,熊罴之属,冬藏者也。” 表示冬季动物冬眠的属性,动物也需要以的状态度过冬季。

《吕氏春秋》记载:“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这段记载说明寒冷季节来临之际,水里的动物都会藏在水底。这恰恰与李成寒林山水“藏匿生机”的构成方式在道理上是相通的。喻示着生命运转的一个环节,是为了更好地“”,这是传统文化中生命观的体现。

李成是儒学世家,《宣和画谱》中记载:“父祖以儒学吏事闻于时。”自己也以儒者自居,所以儒家思想对他影响深远。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一直存相互交融的关系。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也曾数次向老子问道,在《史记》的《孔子世家》和《老子韩非列传》中都有记载。所以李成在学习儒家思想的同时也会吸收道家文化,形成儒道互补的状态。

的概念在《易传》(也是儒家经典)中也有相关记载。《易》曰:“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这段记载通过日月寒暑的往来说明宇宙自然的规律,“”就是屈和收,“”就是舒和放,一来一往,一屈一伸,一收一放都利于“”。这里“”就与的概念一致,潜藏蛰伏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发。《易传·系辞下》记载:“天地之大德曰生。”强调的重要性,天地的作用就是让万物生发,维持生命的延续。《易传·系辞上》还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生生之为易。”这段话强调“”是“”和“”的交替,是“一阴一阳”“屈信往来”的循环,也就是自然周而复始规律。“”的作用是“显诸仁,藏诸用”,从而推动万物的发展。“四时”之中所运行的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最后达到“生生不息”的状态。

人们普遍认为寒林意象应当是凄怆萧疏的,但李成寒林山水的苍凉境界却呈现出物极必反的审美效果,蕴藏着蓬勃的生机。《管子》中有一段记载:“春赢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大寒乃极,国家乃昌,四方乃服,此为岁德。”大寒之时不是极限,而是否极泰来的转折点,喻示着国家繁荣昌盛,所以李成寒林山水正是隐含了这样一种“”的境界。这仿佛是作者当时人生状态的写照,是他蓄势待发、迎接不久即将到来的春天的境况的审美希冀。尽管前程未卜,结果并非一一如愿,但未来终究可期,是李成山水寒林之“”的深层意蕴。

来源:荣宝斋在线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少见的一幅汤清海“雪景”山水作品欣赏
北宋郭熙《山村图》(高清)
北宋 李成、郭熙、李唐山水作品欣赏
宋代山水---李成
中国传统山水画章法的风格特征
刘徽谈艺|中国山水艺术论(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