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谱》解读02

【原文】

    拟草则馀真1,比真则长草2,虽专工小劣3,而博涉多优4,总其终始,匪无乖互5    

【注释】

    1.拟:度,古谓揣度评论之曰拟议。《易》“拟议以成其变化”。

    2.长:多,馀。《论语》“长一身有半”。

    3.小劣:谓体质朴实。劣,鄙也。比喻朴野。

    4.博涉多优:博采众家之长。博,广也。

    5.乖互:抵触,违背。

【译文】

比较张芝的草书,王羲之又多真书的长处;与钟繇的楷书相比较,他又多草书的长处,虽然他纯笃而巧妙的书法体质古朴,但是能广泛涉猎、博采众优。纵观王羲之的书法,没有什么不好的。

【解读】

    “真书”也称“正书”、“楷书”。“楷”是可作模范榜样的意思。楷书兴于汉末,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代,是隶书的直接继承者。楷书吸收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把隶书笔画的“波磔”改为平直,把形体的扁平改为方正,书写时比隶书更方便。楷书出现,方块汉字就定型了。它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楷书的特点是:字形方块化,笔画横平竖直,一丝不苟,用笔方圆结合,比篆书更富变化。唐代中期颜真卿的“颜体”和唐代后期柳公权的“柳体”并称为“颜筋柳骨”是唐楷的典范。

提到真书,就不得不说与孙过庭同一时代并较早一些名世的书法家欧阳询和他的《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唐临湘人,字信本,仕隋为太常博士。太宗时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善书,初仿王羲之而险劲过之,因曾为率更令,故名其体曰率更体。子通亦善书,号小欧阳。《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丹。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楷书24行,行49字。此碑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明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千百年来为世人习正字的标准范本。

【书论】

“真草同源,真书以平和为上,而骏宕次之;草书以简静为上,而雄肆次之。”(包世臣)

    “真行草书之法,其源出于虫篆、八分、飞白、章草。圆劲古淡,则出于虫篆;点画波发,则出于八分;转换向背,则出于飞白;简便痛快,则出于章草。然而真草与行,各有体制,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专茂遒劲,则俗病不除,所贵熟悉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理也;唐人师之,法也。”(姜夔《续书谱》)

【原文】

    谢安素善尺牍1,而轻子敬之书2,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3“甚以为恨”。安尝问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4。子敬又答:“时人哪得知!”敬虽权以此辞5,折安所鉴6,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且立身扬名7,事资尊显8“胜母”之里,曾参不入9 

【注释】

    1谢安:晋阳夏人,字安石,少有重名,征辟皆不就,隐居东山,以妓相从。人为语曰:“安石不出,如苍生何。”年四十馀,始出为桓温司马。以姪玄等克敌有功,累官至太保。卒赠太傅,故世称谢太傅。牍(dú)木简。尺牍,古制书简约长一尺,故曰尺牍。

    2.轻:鄙夷。[魏文帝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此言因嫌恶而轻视之。

    3.辄(zhé):即,就。

    4.物论殊不尔:谓舆论不以为然。物论,众论。殊,异也。不尔,不以为然。

    5.权:凡人所凭藉,而使用其能力者曰权。

    6.折:判断。《论语》“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鉴:戒,考观古今成败为法戒者,皆曰鉴。司马光有《资治通鉴》,张居正有《帝鉴图说》。

    7.立身扬名:能自立于社会,使声名远播。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称他十年默默无闻地奋斗,终于获得了立身扬名的报偿。

    8.事:侍奉。资:给。尊显:尤言尊贵。《汉书》“贤士大夫有肯从吾游者,吾能尊显之。”

    9.“胜母”之里,曾参不入:典故,这里引用《孝经》故事,当年曾参见到一条名叫“胜母”的巷子,认为不合人情,因憎恶这个名称,所以不肯路过。 

【译文】

谢安向来擅长写“书简”,瞧不起子敬的书法。子敬曾精心书写了一幅字赠给谢安,说:“请一定品题以为纪念!”谢安就在字幅的后面写上“甚以为恨”来答复他。谢安曾经问子敬:“你的书法跟你的父亲比较怎样?”子敬答道:“当然比他好!”谢安说:“舆论却不是这样啊”。子敬又回答说:“一般人那里懂得!”子敬虽然凭藉自己的书法天分用这样的语言来应对,但判断谢安的鉴戒之言,子敬自称胜过父亲,这不是太过份了吗?况且一个人立身扬名之后,应该侍奉父母,让他们也同时享受尊贵。当年曾参见到一条叫做“胜母”的巷子,以为不合情理,因此都不肯路过此巷。

【解读】

这段文字,人物应答栩栩如生,颇有意味。中国书法有一个好传统,就是“品藻镜察”、交流提携。晋人受世风影响均恣肆狂狷,率然天真,但能互相陶淬,共同砥砺。子敬虽然才高自负,但能以谦卑态度面对谢安苛言,且能反省自励,足见其人品、气度之高远,为百世学书人立则,后人当师之。

【书论】

“学者欲能书,当得通人以为师,然通人不可多得,吾为学者寻师,其莫如多习碑刻乎?杨子雲曰: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仲尼子舆论学,必先博学详说。夫耳目隘陋,无以备其体裁,博其神趣,学乌乎成!”(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原文】

    以子敬之豪翰1,绍右军之笔札2,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3,况乃假托神仙,耻崇家范4,以斯成学,孰愈面墙!后羲之往都,临行题壁,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忝5。羲之还见,乃叹曰:“吾去时真大醉也!”敬乃内惭。是知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6,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

【注释】

    1.豪:气魄大,无拘束。翰:原指羽毛,古以羽翰为笔,故称凡用笔所书者为翰。借指文字、书信。

    2.绍:继续、继承。笔札:犹今言纸笔。《汉书》“上令尚书给笔札”。这里借指王羲之的文章和书法。札,牒也。古无纸,文字书于小木简,谓之札。    

    3.克:能。《尚书·尧典》“克明峻德”。箕裘:克承父业。《礼》“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良冶之子必学为裘。”

    4.崇:重,高贵。指尊崇。家范,家学世范,犹言家道为家之道也。或谓家法治家之法。范:法也,式也。

    5.忝tiǎn:辱也,辱居高位曰忝。

    6.专博斯别:指书法专精与博涉的差别。

【译文】

以子敬的气魄和笔墨工夫,继承王羲之的书法文章,虽然也粗略地学到了一些法则,其实恐怕还未能全部地子承父业,何况还假托神仙授书之辞,而耻于尊崇家学世范,如果用这样的态度来学习书法,与面墙而观的凡夫有何不同呢!后来王羲之到京城,临行前曾在墙上题字,子敬悄悄地把它擦掉,擅自在其他地方另行题写。羲之回来后看到了,感叹地说:(将字写成这样)我临走时真是醉得太厉害了!”子敬听了之后,感到非常地惭愧。由此可知,王羲之比起钟繇、张芝,只有专工和博涉的区别,而子敬比不上王羲之,这是无可置疑的。

【解读】

这段文字承上文而言,子承父业亦非易事,而王羲之对子敬的关爱、呵护,其“家范”亦可为世人之楷模!羲、献父子皆以书名世,但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却不一样,王羲之是继钟、张之后书法集大成者,有“书圣”之称。其书法艺术成就,是同一时代的其他书家所不及的。“二王”对中国书法的贡献同样也是其他书家所不能企及的,正如前文所述,“钟、张、羲、献”与同一时期的其他名家共同完成了书体演变和定型化,树立了中国书法美的典范,其影响至于今天。王献之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他自幼从父习书,后改变制度别创其法,其书作气象高远,有别于父风,而自成一家。《洛神赋》是子敬的小楷作品,世称“碧玉十三行”,体势秀逸,笔致洒脱。清杨宾赞曰:“字之秀劲圆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从该作品可以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型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正楷形成之后,晋朝王羲之跟魏夫人学习楷书,并学习钟繇、张芝等书法,将前人字体改进成为笔画清圆、结构端正的正楷字体,同时王羲之又另创一种自然清新、笔势流动、变化多姿的行书。清乾隆帝称:“千古妙迹,古来楷法之精,未有与之匹者。”王羲之继承钟繇书法并加改进,奠定了我国正书、行书的基础,从而成为汉字现行正、行、草书的模范。此后,王献之在其父王羲之教导下,继续改进研究,并创造一种非行非草的所谓“破体”。唐朝张怀瓘在《书议》中说:“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

【书论】

“‘二王’之不可及,非徒其笔法之雄奇也,盖所取皆汉魏间瑰奇伟丽之书,故体质古朴,意态奇变,后人取法‘二王’,仅成院体,虽欲稍变,其与几何,岂能复追踪古人哉。智过其师,始可传授,今欲抗旌晋宋,树垒魏齐,其道何由?夫书道有天然有工夫,二者兼美,斯为冠冕。古人笔法至多,然学者不经师授,鲜能用之。夫学书犹学射也,书道犹兵也,运用之妙,则在一心,又存乎其人矣。故能书之后,当复有事,以其别有门户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原文】

    余志学之年1,留心翰墨2,味钟、张之馀烈3,挹羲、献之前规4,极虑专精5,时逾二纪6,有乖入木之术7,无闲临池之志8。观夫悬针垂露之异9,奔雷坠石之奇10,鸿飞兽骇之资11,鸾舞蛇惊之态12,绝岸颓峰之势13,临危据槁之形14。或重若崩云15,或轻如蝉翼16,导之则泉注17,顿之则山安18,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19,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20,同自然之妙有21,非力运之能成22。信可谓智巧兼优23,心手双畅24,翰不虚动25,下必有由26

【注释】

    1.志学:壹心求学。《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人谓十五岁为志学之年,本此。

    2.留心:犹言注意。《文子》“圣人常从事于无形之外,而不留心于已成之内。”《史记》“惟大夫留心”。翰墨:笔墨。

    3.味:体味,体察事理。烈:美也,显也。

    4.挹(yì)推重。犹汲引之义。《唐书》“大加奖挹”。前规:同前矩,前哲之遗范。

    5.极虑:用心思考。极,穷尽。《诗》“昊天罔极”。专精:谓精神才力,专集于一事。

    6.逾:过,越。纪:岁也,十二年为一纪。

    7.乖:悖。入木:典故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言其笔力之强。(见《书断》)。

    8.无闲:不懈怠。闲,暇也,无事也。临池之志:谓伯英、逸少临池学书的志向。《晋书》“王羲之,字逸少,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卫恒《书势》“张伯英精草书,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今称习书法曰临池,本此。

    9.悬针:书法名词。笔欲极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绳。《兰亭》“年”字尽其势也。垂露:书体之一。《古今篆隶》曰“垂露书,汉中郎曹喜作,以书章奏,如缀轻露于垂条也。”《珊瑚钩诗话》“书有垂露者,取草木婀娜垂露之象。”

    10.奔雷坠石:比喻运笔之神速。奔,谓急趋以赴之。

    11.鸿飞:高举远引之义。兽骇:言如兽之惊窜也。骇,惊起也,诧也。资:用也,讬也。这里比喻书法可以寄托情意,能远患也。

    12.鸾(luán):鸟名,古称似凤,五彩而多青色。成语“鸾翔凤翥”,言用笔之妙。鸾舞蛇惊之态,比喻笔势飞动多姿,变幻莫测的书法意态。

    13.绝岸颓峰之势:以极高峻之山崖比喻书法的用笔和取势。如欧体楷书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绝,甚也,极也。颓,倾也、坠也。势:形状。

    14.危:高也,在高而惧。据:杖持也。槁:枯木也。

    15.重若崩云:比喻浓墨重笔。崩,自上坠下。

    16.轻如蝉翼:比喻淡墨游丝。

    17.导:引也。泉注:谓意之所向,犹泉水流注。

    18.顿之则山安:止笔停书则安如泰山。顿,止也。停书谓之顿笔。

    19.纤xiān)尖锐也。《古诗》“两头纤纤月初升”。初月:新月。天涯:极远之地。

    20.落落:独立不徇俗貌。《晋书》“大丈夫当磊磊落落”。河汉:云汉,即银河,天河。

    21.自然:天然。《老子》“道法自然”。《淮南子》“因天地之自然”。科学上亦谓天生之物曰自然物,谓不假人力之改造也。妙有:有精巧不可思议之神妙。

    22.非力运之能成:不是运用精神之力就可以达到的境界。力,凡精神所及处皆曰力。《孟子》“既竭目力焉,……既竭耳力焉。”运,运用。

    23.信:诚。智:愚之反,指深明事理,凡多计虑谋略技巧者,皆谓之智。巧:黠慧,拙之反。《老子》“大巧若拙”。优:胜也,劣之对。闲暇自得谓之悠闲;和适谓之优优;内容外状均比较他物为胜而又佳好谓之优美。

    24.心手双畅:思路开阔,毫无拘束的书法状态。得之于手,应之于心,则心娴手敏。《南史》“萧子雲书迹,雅为武帝所重。常曰:‘笔力骏劲,心手相应。’”其他技艺之事,亦常用此语。

    25.翰:古以羽翰为笔,故称凡用笔所书者曰翰。如书翰,文翰。

    26.由:事之原因。如事由,案由。

【译文】

    我在十五岁读书治学的时候,就留心于笔墨,时常体味钟繇、张芝书法的神采馀韵,推重羲之、献之作品的法度遗范,殚精竭虑地投身于书法这项崇高的事业,时光已过去二十多年了,虽然缺乏王羲之那种入木三分的功力,却能忘情于笔墨之间,像伯英、逸少那样,从未懈怠过临池学书的志向。观察名家笔法中那悬针垂露的差异,奔雷坠石般的雄奇,鸿飞兽散似的殊姿,鸾舞蛇惊似的体态,断崖坠峰般的姿势,临危持杖似的情形。有的浓墨重笔就像崩云一般沉着,有的淡墨游丝就像蝉翼一样轻盈;引笔挥毫似泉水流注,顿笔而止则安如泰山;纤巧而美丽就像新月出之天涯,磊磊落落就像群星布列银河。因天地之自然,有着精巧不可思议的神妙,不是仅凭精神之力就可以达到的境界。(书法)的确称得上是智慧与技巧的完美结合,是心手和谐、畅快淋漓的自然流露。惜墨如金,从不轻易动笔,每次挥毫都必有其当然的理由。

【解读】

    这段精彩的文字是吴郡自述学书心得,辞章之美如其书作,若“丹崖绝壑”出于天然。宋·《宣和书谱》称他“好古博雅,工于文辞,得名翰墨间。”非虚语也!

孙过庭以二十馀载之精力“无闲临池之志”,锐志用意于书法,有晋人馀韵,所悟书法真谛皆肺腑之言。陈子昂在《记录事孙君文》中评价道:“元常既没,墨妙不传,君之逸翰,旷代同仙。”吴郡所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更是“心悟精微”之言,为百世学书人立则。

孙过庭生活在书学鼎盛的唐代,唐朝的建立,结束了西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动乱局面,国初二十年形成了文治武功的“贞观之治”,此后从武则天到唐玄宗开元时期更是呈现出超越两汉的空前兴盛气象。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初唐书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陆柬之等。此后有创造性的书家还有李邕、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钟绍京、孙过庭。唐太宗李世民和诗人李白也是值得一提的大书家。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书论】

“圣贤学问,始于有恒,可知绝迹飞空,必先脚踏实地,故论书首重沉着。古人作书,以通身精神赴之,故能名家,后人视为小计,不专不精,无怪其卤莽而灭裂也。画竹者先有成竹于胸中,作字者先有成字于指下,若如元美说云:‘腕中有鬼,岂能工哉。’作书之道,规矩在心,变化在手,体欲方而用欲圆,指欲实而腕欲虚,神欲行而官欲止。审量于此,方可学古人法帖。(王宗炎《论书法》)。

“古人下笔有由,从不虚发,今人好溺偏固,任笔为体,恣意挥运,以少知而自炫折奇,以意足而不顾颠错,究于古人妙境茫无体认,又安望其升魏晋之堂乎凡运笔有起有止,有缓有急,有映带,有回环,有轻重,有转折,有虚实,有偏正,有藏锋,有露锋,即无笔时,亦可空手作握笔法,书空演习,久之自熟,虽行卧皆可以意为之,自此用力到沉著痛快处,方能取古人之神。若一味仿摹古法,又觉刻画太甚,必须脱去摹拟蹊径,自出机杼,渐老渐熟,乃造平淡,遂使古法优游笔端,然后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宋曹《书法约言》)。

“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了然。若与言面目,则有智昏菽麦,混黑白于胸襟,若心悟精微,图古今于掌握,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非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不可议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瓘《书议》)。

【原文】

    一画之间1,变起伏于峰杪2;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3。况云积其点画4,乃成其字。曾不傍窥尺牍5,俯习寸阴6。引班超以为辞7,援项籍而自满8,任笔为体9,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10,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

【注释】

    1.画:书法横笔谓之画。又一笔谓之一画。

    2.起伏:《后汉书·郭后纪论》“物之兴衰,情之起伏,理有固然矣。”这里指书法笔法,用于画法。杪miǎo):树梢。引申凡末端曰杪。此指笔锋。

    3.衄挫(nǜ cuò):书法笔法之一。衄,缩也。点法用衄。挫法,是行笔时突然将笔锋稳住后使方向改变,“挫者顿后以笔略提,使笔锋转动离于顿处。”钩笔收笔时亦“挫锋钩出”,古称“三分三摇笔力杀”。其笔法如“抵笔衄锋”、“暗衄微驻”、“潜挫衄锋”。豪芒:犹言毫厘,谓细微也。

    4.况:譬也。积:聚,累。

    5.曾:怎。傍:通。犹侧,非一方也。《尚书·太甲上》“旁求俊彦”。窥:小视。《论语》“窥见室家之好”。尺牍(chǐ dú)书简,此言名家法帖。

    6.寸阴:《淮南子》“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阴,指日影,一寸之日影,言时之短也。晋陶侃尝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7.班超:彪之子,字仲升,少有大志,家贫,傭书养母,尝投笔叹曰:“大丈夫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明帝时使西域,服西域五十馀国,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辞:言之成文曰辞。

    8.援:引用。项籍:秦末下相人,字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与叔父梁起兵于吴中,梁败死,籍将其军,遇秦军,九战皆破之,自立为西楚霸王。与汉高争衡,战无不利,后为汉军及诸侯军围于垓下,败死。自满: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9.任:听其所为也。

    10.拟:比拟,效仿。

【译文】

    一画之间,随着笔锋的起伏而产生变化;一点之内,在细微的回顿钩提中产生差异。 就好比有了点画的积累,方能写出完整的字来一样。为何不广泛观摹名家法帖,俯身学习,珍惜每一寸光阴,却援引“班超投笔从戎”为托辞,以项籍勇武过人为理由,而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或听其所为地构造结体,或信笔涂鸦随意赋形,尚未领会摹仿学习的方法,也未掌握运用笔墨的规律,却想写出美妙的字来,不是荒谬得很吗!

【解读】

    ·张怀瓘在《用笔十法》中精辟地指出:“凡工书点画,体理精玄,约象立名,究之可悟,岂不以‘点为利钻镂金,画似长锥界石。’仿兹用笔,坐进千里。”《禁经》云:“画如长锥界石是也。又紧走仰收,似长舟之截小渚,两头势起,使芒角不失遒润,初紧策,中抬锋,轻劲微勒,向右按衄。”这段文字把点画的运笔方法描绘得惟妙惟肖。

运笔是古今书家首先强调的书法基本功之一,只有在弄懂了运笔的基本方法之后,才谈得上结字、章法和作品的神韵。运笔包括了执笔、用笔、笔法、笔势还涉及到墨法、眼法、身法等,所谓运笔即笔锋起伏,下笔有意。就是运用毛笔按一定结构,书写出有筋、有骨、有象、有势的汉字,用以说明毛笔在纸上或升或降(即用笔的衂、挫、回、扭、转、折)等用笔方法,使所写的字笔画或方或圆,或方圆兼备,或随心所欲地完成不失古法的美妙的书法作品。宋·姜夔说:“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用笔先求规矩入巧,精熟之后方能妙笔生花,美仑美奂。

祝嘉在《书学格言》中详细论述了书法运笔的基本方法及其功用:“起笔欲右先左,欲下先上,至于尽处,则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故每画三折,以三画成一画而藏其锋也。然此不过言起止,尚未尽运笔之妙。古人论书,以疾涩二字为最精,而初学则先从迟涩。疾则可,忙则不可!忙者不能疾而强疾也。涩乃逐步顿挫,不使率然劲去,笔势乃险劲,虽中截亦然,所谓中笔必断,外墨必连者也。长史之观于挑夫争道,东坡之喻以上水撑船,其妙比也。指运之说,为运腕者之所不取。屈曲大小真草,皆须尽一身之力送之,决非运指者之所能辨也。习之既熟,则得心应手,徐疾得宜,始尽运笔之妙耳。”

书法之妙,全在用笔,用笔之贵,又在用锋,用锋之要,尽在中锋。而正锋用笔又是中锋用笔的中心环节,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用笔方法,写出的字方能中规中矩,不离根本。所谓“中锋立骨,侧锋取妍。”两者兼顾,以成为古今书家共识。清·笪重光在《书筏》中强调:“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白蕉先生云:“用笔讲用中锋,是书学的宪法。”东汉·蔡邕在《九势》中说:“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形象的说法即“如锥画沙”。郭廷选先生解释曰:“圆而尖的笔头,其主毫在克服阻力运行时,于点画的中线因注墨多而留下一缕深深的墨痕,副毫则在主毫的两侧相对地注墨少而墨色淡,由于墨色深淡不同,笔道自然地出现了一种圆满浑厚的立体感,这就是中锋。”精熟了中锋行笔,那么结字中笔锋的顺、逆、起、伏、衄、挫、提、按、转、折等无穷变化,即可随轻虚灵活的手腕运动。及其“感惠徇知”、“心手双畅”,则挥运自如,妍妙至矣!

【书论】

“精美出于挥毫,巧妙在于布白,体度之变化,由此而分,观钟、王楷法殊而知之。横画之发笔仰,竖画之发笔俯,撇之发笔重,捺之发笔轻,折之发笔顿,裹之发笔圆,点之发笔搓,钩之发笔利,一呼之发笔露,一应之发笔藏,分布之发笔宽,结构之发笔紧。人知起笔藏锋之未易,不知收笔出锋之甚难,深于八分章草者始得之,法在用笔之合势,不关手腕之强弱也。”(笪重光《书筏》)。

“惟管定而锋转,则逆入平出,而画之八面无非毫力所达,乃后积画成字,聚字成篇。过庭言‘一笔成一字之规,一字乃通篇之准’者,谓此也。盖人之腕,本侧倚于几,任其势,则笔端仰左尖成尖锋,锋既尖则墨之所到,多笔锋所未到,是过庭所讥‘任笔为体,聚墨成形’者也。”(包世臣《艺舟双楫》)。

“字有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且如铸铜为镜,非匠者之明,假笔转心,非毫端之妙,必在澄心运思,至微至妙之间,神应思彻,又同鼓琴纶指,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学者心悟于至道,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夫解书意者,一点一画,皆求象本,乃转自取拙,岂是耶,纵放数本,体样夺真,可图其形,未可称解笔意,此乃类于效颦,未入西施之奥室也。”(虞世南《笔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教程:书法知识问题大汇总(8)
《书谱》解说
孙过庭书谱释文
书谱(原、译文)
崴子/《书谱》解读
[转载]孙过庭《书谱》逐句释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