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肝脏疾病--肝性脑病
一、概述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或门一体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又称肝性昏迷。
门一体分流性脑病( prt-systemicencephalpathy,PSE):强调门静脉高压,肝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有侧支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流人体循环,是肝性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 subclinicalrlatent HE):指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心理智能试验和/或电生理检测才可作出诊断的肝性脑病。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病因大部分是由各型肝硬化引起,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最多见,小部分见于重症病毒性肝炎、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
诱因药物(催眠镇静药、麻醉剂和乙醇)、低血容量(上消化道出m、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腹泻和呕吐等)、门一体分流、氨增高进入大脑(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感染和便秘)、血管阻塞(肝静脉和门静脉血栓、原发性肝癌)
(二)发病机制1.氨中毒学说(1)氨的形成和代谢氧的来源
①消化道是产氨的主要部位(胃肠道是氨进人身体的主要门户)。肠道氨来源于:谷氨酰胺在肠上皮细胞代谢后产生(谷氨酰胺→NH3+谷氨酸);肠道细菌对含氮物质(摄入的蛋白质及分泌的尿素)的分解(尿素→NH3+C02)
②肾脏产氨(谷氨酰胺→氨)
③骨骼肌和心肌活动时产氨
清楚氨的途径
①尿素合成
②脑、肾、肝在供能时,耗氩合成谷氨酸和谷氨酰胺
③肾形成大缝NH4+而排出NH3
④肺部可呼出少垃NH3
影响氨中毒的因素①摄入过多的含氮食物(高蛋白饮食)或药物,或上消化道出血时肠内产氨增多
②低钾性碱中毒呕吐、腹泻、利尿排钾、放腹水、继发性的醛固酮增多症均可致低钾血症。低钾血症时,尿排钾量减少而氢离子排出量增多,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因而促使NH,透过血-脑屏障,进入细胞产生毒害
③低血容量与缺氧、休克与缺氧可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使血氨增高。脑细胞缺氧可降低脑对氨毒的耐受性
④便秘使含氨、胺类和其他有毒衍生物与结肠黏膜接触的时间延长,有利于毒物吸收
⑤感染增加组织分解代谢从而增加产氨,失水可加重肾前性氮质血症,缺氧和高热可增加NH3毒性
⑥低血糖:葡萄糖是大脑产生能量的重要燃料。低血糖时能嫩减少,脑内去氩活动停滞,氨的毒性增加
⑦其他镇静、催眠药可直接抑制大脑和呼吸中枢,造成缺氧。麻醉和手术增加肝、脑、肾的功能负担
氨对脑功能的影响
①干扰脑细胞三羧酸循环,使大脑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
②增加了脑对中性氨基酸如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的摄取,这些物质对脑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③脑星型胶质细胞含有谷氨酰胺合成酶,当脑内氨浓度增加时,谷氨酰胺合成增加,从而造成脑水肿
④氨可直接干扰神经的电活动
2.神经递质的变化(1)γ-氨基丁酸/苯二氮革神经递质大脑神经元表面GABA受体与B2受体及巴比妥受体紧密相连,组成GABA/BZ复合体,共同调节氯离子通道。复合体中任何受体被激活均可促使氯离子内流而使神经传导被抑制。巴比妥作用于GABA/B2受体,故肝功能衰竭者对巴比妥极为敏感。(2)假神经递质酪氮酸脱羧酶一酪胺羟化酶→B-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岽)不能传递神经冲动
苯丙氨酸脱羧酶一苯乙胺羟化酶→苯乙醇胺(与去甲肾上腺素)不能传递神经冲动
抑制性神经递质:仅在脑内合成,如5-羟色胺(5-HT)等。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谷氨酸和门冬氮酸等。
(3)色氨酸肝病时白蛋白合成降低,加之血浆中其他物质对白蛋白的竞争性结合,造成游离的色氨酸增多。游离的色氨酸可通过血脑屏障,在大脑中代谢生成5-羟色胺(5-HT)及5-羟吲哚乙酸(5-HITT),这两者都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肝性脑病的发病。3.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  胰岛素在肝内活性降低,促使大量支链氨基酸进入肌肉,支链氨基酸减少,芳香族氨基酸增多。
4.锰离子 直接损害、影响神经递质、与氨盼同作用。三、病理肝性脑病根据病理生理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A型B型C型
临床表现急性在2周内;亚急性在2-12周肝组织可以正常慢性肝病,肝硬化终末期表现,最常见
原发病暴发性肝炎,急性肝功能衰竭主要与门-体分流有关肝硬化,门-体分流术后
四、临床表现分5期, 期(潜伏期):只在心理测试或智力测验时有轻微异常,其他正常。
l期(前驱期)2期(昏迷前期)3期(昏睡期)4期(昏迷期)
病理反射(一)(+)(+)(一)
肌张力正常增高增高浅昏迷时增高;深昏迷时降低
腱反射正常亢进亢进浅昏迷时亢进;深昏迷时消失
精神行为可有轻度性格和精神异常:焦虑、欣快激动、淡漠,睡眠倒错、健忘睡眠、行为异常、言语不清、书写障碍及定向力障碍昏睡,但可唤醒;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昏迷,不能唤醒
脑电图正常特征性异常异常波形明显异常
扑翼样震颇(+)(+)(+)(-)
五、辅助检查血氨慢性肝性脑病、门一体分流性脑病患者多有血氨增高,但急性血氨可以正常
脑电图节律变慢。一期多正常。二、三期表现为6波或三相波,每秒4-7次。昏迷时为高波幅的6波,每秒少于4次
诱发电位多用于轻微肝性脑病的诊断和研究
心理智能测验用于肝性脑病的诊断和轻微肝性脑病的筛选
影像学检查急性肝性脑病患者行头部CT或MRI检查可发现脑水肿
临界视觉闪烁频率用于检测轻微肝性脑病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1-4期肝性脑病的诊断依据①有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一体侧支循环形成的基础;②出现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可引出扑翼样震颇;③有肝性脑病的诱因;④反映肝功能的血生化指标明显异常及(或)血氨增高;⑤脑电图异常
轻微肝性脑病的诊断依据①有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一体侧支循环形成的基础;②心理智能测验、诱发电位、头部CT或MRI检查及临界视觉闪烁频率异常
以精神症状为唯一突出表现。少数患者肝病病史不明确,以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易误诊为精神病,应注意鉴别。
七、治疗消除诱因慎用镇静剂及损伤肝的药物,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止血和清除肠道积血,预防和控制感染,防治便秘
GABA/BZ复合受体拮抗剂氟马西尼对部分Ⅲ一Ⅳ期患者有促醒作用
调整饮食限制蛋白质饮食(首选植物蛋白).保证热能供应,补充各种维生索
肝移植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
减少毒物吸收消浩肠道:乳果糖(结肠细菌分解为乳酸和乙酸,可降低肠道pH,减少氨的吸收,促进血液中的氨渗入肠道排出);口服抗生索抑制细菌生长(新霉索、甲硝唑);益生菌制荆
降氩药物(1)  L-鸟氩酸-L-天冬氨酸及鸟氨酸-α-酮戊二酸能促进体内尿素循环而降低血氨(2)谷氩酸钾、精氨酸:对急性重症肝性脑病无效。疗效不肯定,临床上少用
人工肝脏移植适用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为肝移植做准备。对肝性脑病有暂时的、一定程度的疗效
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可竞争性抑制芳香族氨基酸进人大脑,减少假性神经递质的形成
用生理盐水和弱酸性溶液如稀醋酸液灌肠,以减少氨的吸收,忌用碱性溶液如肥皂水灌肠。对于急性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昏迷患者用乳果糖500 ml加水500 ml灌肠作为首要治疗,效果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性脑病的诊疗规范
肝性脑病
消化科笔记—肝性脑病
【临床应用指南】血氨在肝性脑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肝性脑病课件
内科学丨肝性脑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