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似一物即不中
userphoto

2012.08.23

关注
祖问②:“什么处来?”师③曰:“嵩山来。”祖曰:“什么处那么来?”师无语。遂执侍八年④,忽然有省,乃白祖曰:“某甲⑤有个会处。”祖曰:“作么生⑥?”师曰:“说似一物即不中。”祖曰:“还假修证否⑦?”师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⑧。”祖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⑨,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公案出处]《景德传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三。
 
[注释]①这是南岳怀让禅师叙述解悟感受的一句话。不中:不对的意思。“说似一物即不中”意谓解悟的感觉无法比拟、形容。②祖:指六祖慧能。③师:指南岳怀让(677-744),唐代著名高僧。俗姓杜,金州安康(今陕西汉阴)人,十五岁出家,先习律部,参六祖慧能后,做侍者十五年。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开法于南岳衡山般若寺观音台,法徒极盛,形成南岳一派,与慧能的另一高徒青原行思并驾齐驱,号称二甘露门。④执侍:即做侍者。一般,侍者即是住持僧人的生活助理,也是受到器重的弟子。⑤某甲:僧人自称。⑥作么生:方言,干什么,如何,怎么样的意思。⑦修证:修持印证。即在生活日用之中修行佛法,印证佛法。⑧污染:指俗尘污染清净本心。佛家认为,人的自心本性是清净不染的,但因受生生世世以来分辨、计议心的影响,才蒙上了不净的尘土。⑨护念:即保护佛性正念不受尘劳凡心干扰,信受奉行,自利利他。
 
[解析]这是一则气氛相当平和的公案,但平和的背后却蕴含着深奥的禅机、禅理。
    首先,六祖问怀让“什么处来”?一语双关,既是问怀让的行踪,同时又考察怀让对佛法的理解,有“诸佛本原,从何而来”的意思在其中。所以当怀让以“嵩山来”作答后,六祖立即追问:“甚么处那么来?”毫无疑问,这更是从诸佛本原这一层意义上发问的。当时怀让没有解悟佛法,所以如坠五里云雾之中,茫然不知所措。
    经过长达八年的悉心参究、体悟之后,有一天,怀让突然觉得自己有了省悟,迫不及待地告诉慧能。可是当慧能问他悟到了什么,怀让却说:这种感觉十分微妙,任何比喻和形容都无法确切地加以表述——说似一物即不中。
    这里,南岳怀让道出了禅家解悟境界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可言喻性
    禅家的省悟,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内心的解脱和超越。它是由有逻辑规则、有明确目标和确定范畴的心理活动,过渡到非逻辑性、非对象性,并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一种直觉观照,一种通感体验,一种非功利性的潜意识活动。人是一个精神的存在,除去精神(心灵)以外,其他的一切都是第二位的、次要的。所以,万物之灵的人的本质是“灵”不是“肉”,是“精神”,不是“物质”。佛教更是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世界因缘和合而生,万法不孤起,不恒在,所以变幻为常,虚空为真。人生在世,由于太多的外物累赘,执妄掠虚,背真弃常,流转生死,内心总不得安宁平衡,烦恼和痛苦,时刻困扰着我们,使我们蒙受苦难。精神的痛苦,是人生根本之苦,人类只有走向精神自由的天堂,才是最幸福、最圆满的。所以,人生解脱的关键,莫过于去妄存真,消除执碍,御掉累心的外物,还原自由的本心,这便是禅家之所谓拂尘看净,禅者的解悟也在这个关键点上而实现。正其为此,解悟之境首先是放弃常人的计较分辨心,放弃好坏有无的功利目的,这样一种境界,当然无法用语言文字加以表述了。因为,语言文字功能,本质上依然是借助于外物作比喻,并运用若干心理感受的形容词汇来实现的。无论词汇如何丰富,比喻如何奇巧,毕竟与悟境的真实是两回事,所以禅的悟境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少年一断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这种感觉一旦诉诸言语,便已改变了模样。正是这个原因,禅家一向主张以心传心,教外别传,不依附文字言句,南岳怀让的“说似一物即不中”也便是这个道理。
    人的自心一旦得到解悟,便能在生活日用之中得大自在,真解脱。但要做到纵任无方,事事无碍,仍然要在一事一物之中不断体验、印证佛法,使本心常觉,自性常明,永不沦落于俗尘之中,禅家称此叫保任,又叫护念。本则公案中,六祖与怀让最后的一轮对话,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禅宗第一“灯”:《景德传灯录》点校出版
五家七宗的禅风
说禅诗
陆象山对佛教的辨析与援佛入儒(全文)
坐禅有什么好处?
解悟有什么不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