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产业资本夺定价权 买小票拼“市胆率”|小票|涨幅

周末特稿

□本报记者黄莹颖

近日中小板、创业板指[-0.37%]数频创新高,市场对小票市盈率高企的担忧再次加重。高企的市盈率使得诸如“市梦率”、“市胆率”、“市傻率”成为市场人士茶余饭后调侃的话题。面对失效的估值体系,一些主流分析师更多只能想像市值空间。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市场的定价权已从公募等投资机构转移到产业资本。自去年以来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形成明显价差,这极大增强了产业资本通过并购等方式套利的冲动。与此同时,股价持续上涨,又给产业资本提供更大的运作空间,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分析师比拼“市胆率”

“券商分析师怎么了?胆子一个比一个大,给上市公司的市值预期空间一个比一个高。”私募A问。这是一次例行的投资圈聚会,每次聚会人数均控制在10人以内。A所问的正是来自券商的数位分析师。

过去两年来,创业板、中小板股价尽管偶有波折,但总体上是越跌反弹力度越大,小票平均市盈率从数十倍直到近日逼近百倍,以动态市盈率简单统计,市盈率三位数以上的公司已超过两百家。

一些券商分析师亦满腹怨言。“我原来跟踪一家公司,本来按照估值模型,这公司最多给到50倍市盈率,但是谁知道他们接二连三地做了很多动作:股权激励、搞并购基金、收购互联网公司,结果现在股价早就比我原来预测的多出三倍,市盈率达到100多倍。”券商行业分析师B吐槽。

“从去年开始,用市盈率给小票估值就没办法做下去。”另一位券商行业分析师C接过话茬。C表示,去年在给上市公司估值时,就采用了市值空间角度去考究。“一般情况下,传统蓝筹公司基本面几年都不会发生大变化,给公司估值主要参考经营业绩即可;而小公司,别说重组,一个订单都会给上市公司基本面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市盈率这种估值方法,自然失效。”

从各大券商研究所今年以来在微信等渠道推送的研究报告看,充斥着诸如“千亿元市值不是梦”等乐观表述,比如某著名分析师排行榜某行业第一名分析师常见的表述是,“强烈推荐,回调即是买入机会”、“公司尚有X倍市值增长空间”……

以私募习惯重仓小票的逻辑判断,他们获得的新增资金最终还是要配置到中小板、创业板当中,所以质优小票会继续被炒高。如此一来,产业资本会继续强化并购重组,直至套利空间消失,那才是泡沫被戳破的时候。

上述私募A直言,“现在的券商研究不是看谁调研的深入,而是看谁的胆子大,给的预期上涨空间大。”实际上,不少研究员面对所覆盖的公司估值高企时往往会补上一句,“考虑到公司未来强烈的并购预期,以及行业的巨大增长空间,未来还有X倍涨幅。”

产业资本夺权

尽管如此,貌似离谱的“市胆率”有其合理性。

“市盈率本质上是公募基金占据市场主导权时期的产物,但是从过去几年的情况看尤其是去年以来,公募基金在市场中的话语权明显减弱,现在主导市场的是产业资本。”某知名券商首席策略师说。

二级市场的股价定价权转移到产业资本手中,比如所谓“PE+上市公司”模式,即是这一状况的产物。所谓“PE+上市公司”模式,即PE/VC通过与行业内上市公司成立合伙企业或并购基金,寻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控股后进行培养整合。在达到一定盈利能力时,将项目卖给上市公司,套现退出。过去两年,硅谷天堂与和君两家机构将这一模式玩到新高度。在资金追逐下,这两家机构甚至形成颇有规模的“硅谷天堂系”和“和君系”股票。从已披露情况看,按照介入上市公司程度深浅和对股价刺激程度强弱划分,PE与上市公司合作模式通常可分为四大类:联合设立基金、持股并签署协议、仅增持股份和仅签署协议。

然而,真正赚大头的是产业资本。“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自去年以来就形成明显价差,这种价差使得产业资本有极强套利冲动。”深圳一位创投负责人黄先生指出,现在创业板估值接近百倍,但是一级市场只有20倍至30倍,通过收购标的公司,采取股份对价支付等方式注入上市公司,可以获得相当高的溢价。

而这正是券商研究、资金方“胆量”的源头。“我并不担心小盘股泡沫的出现,因为估值是变化的。无论创业板市盈率是100倍,还是200倍,都不重要。现在创业板的市盈率是100倍,如果明年业绩增长一倍,就降到50倍了,后年再翻一倍就降到25倍。”旭诚资产总经理陈赟坦陈。

套利形成良性循环

“2014年,中小板、创业板有超过半数公司停过牌,他们或并购同业、或并购上游、或剥离不良资产、或作定向增发。”创投负责人黄先生说,股价上涨,二级市场高估,给产业资本提供资本运作空间;而市场认为上市公司只要做资本运作,股价就会上涨,这样又会给产业资本提供更大的运作空间,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上市公司要讲故事,市场愿意听、愿意炒,但是最终这些故事需要逐步兑现,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紧密跟踪调研,判断上市公司管理层经营规划的合理性,跟踪这些发展规划逐步兑现的时间点,上市公司逐步兑现预期,并且提出更大胆的想像规划,资金必然进一步追捧。”陈赟说。

前述知名券商首席策略师表示,产业资本通过不断并购,实际上是把公司规模不断做大,市值不断做大,目前股价上涨大都是基于这类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入市的资金大幅增加,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23.82万亿元,比去年底的20.5万亿元增长3.31万亿元,增幅达16%。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呈爆发式增长,产品数量从去年底的3766只猛增至今年一季度末的5588只,资产规模从去年底的4639.67亿元大幅增至今年一季度末的6593.75亿元,增长35%。

大幅增加的入市资金会进一步推高市场。市场人士指出,以私募习惯重仓小票的逻辑判断,这些资金最终还是要配置到中小板、创业板当中,所以质优小票会继续被炒高。如此一来,产业资本会继续强化并购重组,直至套利空间消失,那才是泡沫被戳破的时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壳费飙涨的背后是买壳方的财大气粗 优质资产是核心
新三板周评:政策陆续推出 2017年或将成新三板第二春
券商板块投资策略
借RQFII之名 券商股有望大涨
产业资本进场救市 机构和游资联手为国护盘
媒体:A股现多个积极信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