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蝎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王新苗,邸莎,赵林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魏秀秀  吴浩然

摘要: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全竭具有以下特点:用量为0.5~30 g,其中水煎剂用量2~30 g,研粉用量0.5~18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全蝎最佳用量,如全蝎祛风止痉治疗痉厥、痉挛性斜颈等抽动类疾病.入汤剂为5~9g,研粉为0.5~10g 通络止搞治疗颈椎病、肩周炎、风湿病、痿证,入汤剂为6~30g研粉为1~18g,根据疾病、证型、推状,寻求最佳配伍,如祛风止痉常配伍蜈蚣、朱砂、僵蚕;通络止痛常配伍僵蚕、白附子、蜈蚣、水蛭、土鳖虫、天南星、白芥子。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主要含蝎毒、天冬氨酸、谷氨酸钠等蛋白质、氨基酸、无机元素。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等功效。为了阐释全蝎的方药量效关系,本文通过搜集古籍和现代医家经验,归纳全蝎的临床常用剂量、配伍、所治疾病等规律, 以供参考借鉴。

1、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全蝎可治疗痉厥动风、风中头面经络等疾病。如在止痉散(《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治疗法》)中全蝎、蜈蚣各等分,每服三分至五分(1~1.5g),治疗痉厥动风之证;牵正散(宋《杨氏家藏方》)中全蝎、白附子、白僵蚕各等分,每服一钱(约4.14g),治疗风中头面经络之证。

2.名老中医用量与配伍经验

2.1朱良春常用全蝎配伍蜈蚣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对于血瘀、痰瘀所致膝关节肿胀、拘挛,常用全蝎、蜈蚣水蛭等,此类药物消肿散结、专走经络对痹病均有良好疗效。此外,还单用全蝎粉(口服,每次3~6g每日3次)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胁痛或后遗神经痛!此外,风湿病常用方益肾蠲痹丸,(口服,每次8~12g,每日3次)中虫类药(全蝎20g,蜈蚣20g等)配伍植物药(生地黄、熟地黄各 150 g,当归100g等),以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治疗风湿病效果甚佳。水煎剂中,全蝎应不超过 30g。

2.2 李佃贵提出从浊、毒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如在治疗惕性茶缩性胃炎,尤其是在伴有肠上皮化生时,常加入全蝎,以增强化浊解毒之效。常用剂量 5~6g。

2.3 赵炳南常用全蝎配伍皂刺、猪牙皂作为全虫方的主药治疗慢性顽固性瘙痒性皮肤病偏于实证者,方中全蝎、猪牙皂角用量均为6g,皂刺为12g。此外,对病程日久的皮肤瘙痒,还常用全蝎2~4钱(约7.5~15g)配伍蜈蚣3~5条。

3.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3.1全小林常用全蝎配伍僵蚕、黄芪治疗痿证 ,全蝎常用剂量6~9g。还常用全蝎配伍蜈蚣、僵蚕,治疗顽固性头痛,全蝎用量为1~1.5g打粉冲服,另外,常用全蝎配伍干蟾皮、守宫治疗消化道肿瘤,全蝎常用量为9g。同时,全蝎配伍川芎、蝉蜕祛风化痰通络,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全蝎常用量为1.5g打粉冲服7。此外,曾用全蝎9g,通经活络治疗痉挛性斜颈。

3.2黄煌自拟经验方止痉散(半夏、茯苓、天麻、全蝎、蜈蚣 ,治疗面肌痉挛、小儿多动症、癫痫等。方中全蝎常用量30~60g,每次服用2g,每日2次。

4.现代医家用量与配伍

4.1全蝎配伍僵蚕治疗支气管炎、面神经炎、梅核气、血管性痴呆、咳嗽等,全蝎1~7g,僵蚕5~10g;治疗痔疮全蝎、僵蚕各 15g。

4.2配伍川芎用全蝎配伍川芎嗪治疗小儿脑损伤后综合征,其中全蝎用量5岁以下为每日 0.5g,5~10岁每日1g,10岁以上每日1.5g,川芎嗪为每日 5 mg·kg。

4.3配伍蜈蚣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癌性疼痛、骨质增生性疼痛等,用量为全蝎 10 g,蜈蚣3条 。治疗眩晕、耳鸣、咳嗽、胃痛,用量为全蝎 10 g,蜈蚣 2条。治疗急慢惊风、破伤风,用量为全蝎、蜈蚣各等分,1~2岁每服0.9~1.2g,3~5岁每服 1.8g,6岁以上每服 3g。

4.4配伍瓜蒌治疗乳腺增生病,全蝎 120g,瓜蒌 25 个研粉,每次 3g。

4.5 配伍朱砂治疗突发惊风,全蝎 10g,朱砂3粒。

4.6配伍核桃仁治疗咳喘,全蝎、核桃仁研粉,每次1汤匙。

4.7配伍枯矾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全蝎、枯矾研末,撒患处少许。

4.8单用单独用全蝎粉5g内服或外熏,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单用全蝎1g,治疗顽固性呃逆;单用全蝎(成人6~9g,小儿减半);治疗慢性泪囊炎:单用全蝎(5 岁以下小儿每次 1/4只,5 岁以上每次1/2 只)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单用全蝎1g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5. 小结

通过总结古今医籍、医家临床应用全蝎经验,得出临床用量为0.5~30g,其中水煎剂2~30g研粉0.5~18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全蝎最佳用量与配伍:

1、全蝎祛风止痉,可配伍蜈蚣、僵蚕、朱砂,治疗抽动类疾病、中风痴呆病,汤剂为5~9g,研粉0.5~10g;

2、活血化瘀、解毒散结,可配伍蜈蚣、僵蚕、瓜蒌等,治疗消化道疾病、五官疾病、乳腺增生等,汤剂为5~9g研粉1.5~9g;

3、通络止痛,可配伍祛风通络药、活血通络药,治疗痛证、风中头面经络、瘙证,剂量入汤剂6~30g,研粉1~18g;

4、搜剔风邪,可配伍散结消肿药、祛风药、清热燥湿药,治疗慢性顽固性瘙痒性皮肤病,剂量为5~9g入汤剂;

5、止咳平喘可配伍僵蚕、核桃仁,治疗支气管炎、咳喘,剂量在2~3g入汤剂。 

全蝎的临床新用

河南省邓州市卫生学校、史正耀

全蝎昧甘辛、性平,有毒,临床常用于各种抽搐、惊痫、中风偏瘫及痹痛疮疡等。笔者在临床上还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淋巴结结核及肠痉挛等,现报告如下:

1、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方法:清水全蝎、油桂共研细面,每日1次,每次5克(小儿及体弱者减量),开水送下,连服10天为1个疗程。1月后若水肿全消、尿常规一,停止用药。若症状虽有缓解,但仍有水肿 及尿中有蛋白者,须再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 3个疗程后症状无改变者为无效,不再用药。服药期间禁用生冷、油腻等。因全蝎药力较猛,宜中病即止。

如治李xx,男,24岁。1989年8 月初诊。患慢性肾小球肾炎2年余,中西药物治疗虽能缓解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但未能根除,来余处求治。患者周身浮肿,面色晦黯,食少纳差,大便时溏,体倦无力,要疫且痛,小便不利。舌质胖、苔白,脉沉滑。尿常规:尿蛋白世,白细胞1~2,红细胞10~15,颗粒管型1~2。血压18.7/12kPa。

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用上法治之,1月后水肿消大半,腰痛亦止,纳便正常,自觉周身有力。尿常规:尿蛋白 ,白细胞士,红细胞5~10,颗粒管型一。继续第2个疗程治疗,又1个月后,水肿全消,尿常规一,患者已能参加一般的体力劳动。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2、淋巴结结核治疗方法:全蝎、蜈蚣、贝母共为细末,每晚服4克,小儿及体弱者减量。不论淋巴结结核已溃或未溃,连服半月多可见效,以后隔天服1次,直至痊愈。

如治宋x x,男,46岁。1990年10月4日初诊。半年前发现颈部右侧结核3枚,开始如黄豆大,逐渐增大如杏核,经检查确诊为右侧颈淋巴结结核,曾使用抗痨药治疗无效,来我处治疗。患者颈部右侧3个肿块,每个有2x2厘米大小,边缘整齐,坚硬,推之可动,有轻皮压痛感,表面皮色正常。用上法治疗月余,肿块消其大半,继续治疗3个月后肿块全消。

又如治马xx,女,28岁。1991年7月4日初诊。半年前发现右锁骨上有-蚕豆大小之肿块,渐渐增大如桃核,多种检查确诊为右锁骨上淋巴结结核,经用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治疗,肿块未消,且有疼痛,来我处求治。患者右锁骨上肿块约3x3厘米,中度硬,推之不动,明显压痛,用上法治疗,半月后肿块明显变软,2个月后消大半,3个月后肿块全消。

3、肠痉挛治疗方法:全蝎2只,蜈蚣2条,共研细末,小儿及体弱者减量。取鸡蛋1枚,在蛋壳上开一小孔,将药末装入蛋内,用棉纸或胶布封好,于炭灰火中煨熟,每饭食1枚,连用10天为1疗程。治疗多例慢性反复发作性肠痉挛之患者,常获桴鼓之效。

如治何xx,男,38岁。1977年3月14日初诊。4年多来,脐下及腹两旁疼痛,时作时,反复发作,虽经多种药物,未能根除。近几天发作频繁,时而1日2、3次,或2、3日发1次,腹痛发作持续数分钟自行停止。两便及饮食无殊,腹部无压痛,经多种检查诊为慢性反复发作性 肠痉挛。遂用上法治疗,1疗程后腹痛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再发。                      

                                          浙江中医杂志

全蝎临床运用举隅

1.云南省陆良县马街中心卫生院 黄春娅 

 2.云南中医学院 熊洪艳;

全蝎辛.平.能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开宝本草》记载“ 疗诸风瘾疹”《玉楸药解》记载 穿筋透骨.逐湿除风”,笔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辨证方加全蝎粉内服治疗皮肤疾病.收效甚好,现报道如下。

1.带状疱疹

例一,杨某.男.45岁。右胸胁连及背部红斑、水疱2 天伴剧烈疼痛。患者2天前右侧胸胁无明显诱因出现红斑、水疱,并向背部蔓延.疼痛难忍而来就诊。查:右侧胸胁连 及背部皮肤有多处大小不等红斑.其上可见密集成簇、大小不等水疱,呈带状排列.无破损及魔烂.伴口苦.舌红苔薄黄腻。此刀肝经湿热治当清利肝胆.解毒通络。

处以柴胡 15g.龙胆草10g栀子 10g.黄芩 15g地肤子 30g.苡仁 30g.银花 30g.板蓝根 30g.白头翁 30g.丹皮 15g.赤芍20g,乳香 10g.全蝎(研细兑服) 10g.白芍20g.甘草15g,3 剂.水煎服,复诊:诸症减轻守原方再进 2 剂.后随访病已痊愈.

例二,刘某.女.52岁。2 月前患带状疱疹,现水疱干枯但剧痛半月。服中药(具体用药不详) 数剂效果不明显而来诊,查:背部水疱干枯.色素沉着.口干.便干,舌暗.苔薄黄脉弦。此为余毒未清,络气不和.治当清解余毒,活血通络止痛.

处以红花 15g.丹参20g.乳香 12g.元胡 20g.甘草 10g.银花30g.白芍30g.全蝎(研细兑服) 10g,2 剂,水煎服。复诊,诉服药后疼痛缓解,再投上方 2 剂痊愈。

按: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成簇水疱沿体表一侧皮肤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常伴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痛逐渐加剧.老年患者疼痛更为剧烈,常常难以忍受,而且在皮损消退后可持续数月或更久,祖国医学称其为“ 蛇串疮”缠腰火丹” 等。多由肝气郁结化火.脾经湿热内蕴.外溢肌肤而生,偶因兼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结肌肤而成。

本病例一为带状疱疹.方中龙 胆草为“ 凉肝猛将”,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经湿热: 银花、板蓝根、白头翁、黄芩、栀子、地肤子、苡仁清热解毒除湿:丹皮、赤芍凉血祛瘀:乳香、全蝎通络止痛:白芍养血敏阴.缓急止痛.防方中苦燥渗利祛療之品伤肝之阴血使邪去而阴血不伤: 柴胡舒畅肝胆气机,并引诸药直达病所: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合芍药缓急止痛之功益彰,全方合用.使湿热火毒得解.血畅络通痛止,以达疱疹速消之效。

例二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中红花、丹参、乳香、元胡、全蝎活血祛瘀.通络止痛,银花清解余毒,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防方中活血祛瘀之品伤肝之阴血.使邪去而阴血不伤: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合芍药缓急止痛之功益彰。全方合用.使余毒得解,血畅络通以达痛止之效。本病治疗贵在早期及时.如此.不仅可以缩短疗程.还能减轻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笔者通过对2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观察中发现,如果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全蝎.能迅速缓解疼痛.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并且全蝎适用于本病的任何时期。

2.荨麻疹

张某,女.28 岁。患尊麻疹2年.屡治屡犯。典型症状是早晨发病.中午 10 点太阳出则散,淋雨、水湿浸亦发,皮疹色白口干.舌淡胖.便难.脉缓.此乃脾虚.营卫不和证.治当调和营卫.健脾助运,方以桂枝汤加味,处以桂枝 10g.白芍 10g,大枣10g,生姜3片.甘草15g.白鲜皮 15g.全蝎(研细兑服)6g.黄芪10g.当归15g,白术15g2剂.水煎服 服完汤药1剂后症稍减随即发现全蝎未服用.于是将 6g 全蝎顿服.病痊愈

按:荨麻疹是 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疹块损害.骤然发生.迅速消退.癌痒剧烈,愈后不留任何痕迹。中医称其为“瘾疹”,本病因患者素体脾虚失运,风寒外袭.蕴积肌肤.致使营卫不和而发病,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黄芪、白术益气健脾.使脾健则运化有权,配伍当归使气血相生.扶正祛邪: 白鲜皮、全蝎祛风止痒、全方合用.营卫调和,脾运有权则风寒去湿邪除瘾疹自消

3 .神经性皮炎

左某.女.30岁,颈两侧铜钱大小样皮损一年.曾在外院诊断为神经性皮炎,经治疗未效而来诊。查:颈部两侧见铜钱大小样扁平丘疹,呈淡红色,触之坚硬,上覆米粒大小样颗粒.有抓痕.血痂.瘙痒.舌微红苔薄白.此乃血热生风.当凉血熄风.处以生地 30g.赤芍20g.麻黄5g,蝉蜕20g.柴胡15g,白鲜皮 30g,地肤子 30g,胡黄连 15g,全蝎(研细兑服)6g,甘草15g.1 剂即愈.

按:神经性皮炎是以阵发性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炎症。中医称其为“牛皮癣”“摄领疮”、本病因感受风湿热邪.阻滞肌肤.以及衣领等外来刺激所致.方中生地、赤芍清热凉血:麻黄、蝉蜕.柴胡、胡黄连、白鲜皮、地肤子全蝎祛风除湿止痒: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全方合用,血以达痒止皮损消之效。

4.痒疹

陈某,男.41岁,周身红疹瘙痒半月.服药(具体用药不详)

热得清.风邪得除.湿邪得解.详) 未效而就诊。查:体表起红色丘疹.如米粒大小,间夹血痂.舌微红,苔薄黄.脉弦细.患者3月前曾因肠梗阻行3次手术。此乃血虚生风.治当养血熄风,处以当归15g,蝉蜕 20g,生地 30g,丹皮15g,胡黄连15g,白鲜皮 30g全蝎(研细兑服) 6g,甘草 15g2 剂痒止疹消。

按:痒疹是一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粟疮”相似。本病患者 3月前曾因肠梗阻行 3 次手术,术后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致,方中当归养血活血;生地、丹皮、胡黄连清热凉血:蝉蜕、白鲜皮、全蝎祛风止痒;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全方合用,血虚得补,风邪得祛而瘙痒自除,临证中凡是遇到瘙痒性皮肤病笔者都喜在辨证基础上加全蝎一味,都能提高临床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种农村很常见的小动物,治疗中风半身不遂有特效
张鹤年运用蜈蚣经验
治肿瘤用虫类药的体会 发表者:何秀兰
虫类药治疗风湿病探析
通经络中药
虫类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