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胁痛
胁痛是一个自觉症状,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而言,主要与肝胆疾病有关。其病因最多见于 “气滞血瘀” 及“肝胆湿热”。因而这里重点介绍常能引起 “肋间神经痛”、“胆囊炎” 等病的诊治方法。

凡情志不畅,郁而气滞,滞于肝经,引起胁肋胀痛或时攻窜而胸痛,脉弦,苔白。见于肋间神经痛者,常用自拟“三九推气汤” (由3个方、9味药组成)。若因饮食不节(过食油腻) 或虫积而导致胆经气滞,湿热壅阻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胆囊炎或胆结石的,过去临床运用茵陈蒿汤及大柴胡汤加减治疗,疗效甚微。后又根据该方之义,创立了“胆通宁” 一方,疗效显著。为了方便病人服用,现已作为科研项目制成片剂。本方法取茵陈蒿汤及大柴胡汤之方义而组成,该方是以通便泄热为主,兼疏肝气。

1.三九推气汤的运用

药物: 柴胡、枳实、瓜蒌皮、白芍、甘草、郁金、陈皮、桂枝、薤白。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肋间神经痛,症见攻注窜痛或胸闷胀痛。

加减: 血瘀刺痛加丹参、炙乳香、炙没药; 痛甚加延胡索、川楝子; 肝郁化火,胁肋掣痛,烦热,口干,舌红,苔黄,二便不畅,脉弦数加牡丹皮、栀子; 肝气犯脾,胁痛肠鸣腹泻加防风、白术; 肝气犯胃,恶心呕吐加旋覆花 (包煎)、代赭石、半夏、生姜; 不欲食加生麦芽,腹胀甚加川朴、广木香; 腹胀便秘加大黄,瓜蒌皮改全瓜蒌; 胸闷咳嗽加杏仁、百合。

2.胆通宁的运用

药物: 白茅根、茯苓、竹叶、三棱、莪术、广木香、郁金、鸡内金、琥珀、炮姜。

用法: 水煎服或制片服。

主治: 胆囊炎、胆结石引起的胁肋胀痛,不欲饮食,苔黄腻,脉弦滑。

加减: 黄疸甚加茵陈、栀子、木通; 结石明显加金钱草、海金沙; 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 (冲); 腹胀甚加川朴、枳壳; 胁肋窜痛加川楝子、延胡索; 胁肋热痛或肝胆肿大加赤芍、 连翘、 大青叶; 四肢无力,面色㿠;白,不欲食加白术、党参; 舌绛,大便干,手足心热,烦躁加麦冬、生地、川楝子、沙参、玄参。

3.验方

治胆道蛔虫方: 茵陈30g,川楝子10g,白芍15g,枳实9g,郁金9g,水煎服。便秘加大黄6g,胁肋灼痛加栀子6g,胃胀加川朴10g,舌暗加苏木9g。

4.验案摘要

案1: 位某,男,52岁,农民,莱阳市赵旺庄,2003年6月10日来诊。每因生气上火或情绪紧张即感胁部胀痛如针刺,甚则恶心,服舒肝利气之剂即好转,反复1年半仍未根除,故来诊。查舌苔白腻,脉弦,诊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方用三九推气散加味: 柴胡15g,枳实9g,瓜蒌皮15g,赤芍15g,白芍15g,甘草6g,郁金15g,枳壳15,陈皮9g,薤白9g,桂枝9g,半夏9g,茜草15g,苏木9g,葱叶为引,5剂显效,连服15剂痊愈。

案2: 闫某,女,26岁,本校职工,2004年12月20日来诊。患者自觉胁部、胃脘部不舒,甚则胀痛,饮食较差,经B超检查,诊为胆囊炎。右上腹部及胆囊穴压痛明显,舌苔黄腻,脉弦。辨证为湿热内阻,胆气郁结。治用胆通宁加减: 白茅根30g,茯苓20g,竹叶20g,三棱9g,莪术9g,枳实9g,郁金15g,琥珀 (冲) 4g,炮姜3g,鸡内金15g,茵陈10g,水煎服,服3剂见效,15剂痛止,至今未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疗胆胀(胆囊炎)
中医药可以把“胆结石”化掉吗?
大柴胡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十一)小柴胡汤——胁痛,胆囊炎
(十)四逆散——胸胁疼痛,肋间神经痛
小柴胡汤加减慢性胆囊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