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推荐丨2023书画名家百杰——王立人

中国的书画艺术,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精华,具有深厚内涵和神韵,所蕴含的美也是无穷的。宣传书画艺术,展现书画艺术的精妙之处。

王立人简介:

中国国家画院高卉民工作室画家,湖南省杰出教师、优秀教师,湘潭市模范教师,湖南诗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湖南省美协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湘潭市书协副主席。

习小楷宜宗晋唐

王立人

钢笔的输入和计算机的兴起,使得小楷的实用性被削弱,近代善写小楷的自然越来越少。书法的教育和学习蓬勃兴起,从书法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到高等院校的书法专业的增设,书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社会上的书法培训机构(包括网络平台)也是雨后春笋,许多单位、团体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也相继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各级文艺机构组织书法家下农村、进基层、送艺术,让传统文化、尤其是书法艺术大放异彩。甚至有的美容院、会所、商会、茶馆开设了用小楷抄写佛经等项目,培养人们不仅注意外表的美,更加注重修养内美。

现在各级书法艺术展览的频繁举办,参展作品为了吸人眼球和追求展厅效果而形式多样。如草书作品中以题跋形式穿插小楷,还有手卷、册页、扇面、小品等专题展览并有一定量的小楷作品入展、获奖。使得小楷的艺术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们提升了对小楷的艺术价值的认识。清刘熙载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这说明书法不仅仅有技巧问题,它还是书者精神的载体,以此来达到“书为心画”“天人合一”般的富有哲理的艺术境界。

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文化和艺术更具有无穷的魅力。通过人们的辛勤劳动和耕耘实践,深刻感受到书法艺术成了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学习书法出现了空前的热潮,书写小楷也就兴起了耀眼的浪花。

影印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既给学习书法带来了方便,也给学习书法者增加了苦恼,在浩瀚如海的字帖面前,哪本字帖适合于自己学习?在很多初学者甚至有一定基础的人面前,古人的作品或印成了字帖的任意拿来便学,却往往使人一生浸泡在无功的墨海之中,“江湖体”即是这样产生的。余近六十年的学书经历、四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有些不完整或不成熟的体会,愿与诸位分享。其一是学习书法,尤其初学者,要请好两位“老师”。一位是不说话的“老师”,即字帖;一位是说话的老师,即能正确指导学习的老师。两位“老师”都重要,字帖“老师”尤为关键!其二是学习小楷(包括大楷、中楷)应从唐代的经典字帖入手。掌握书写技术并写得一笔好字之后,再上追魏晋,探索书法艺术之渊源与奥秘。其三是认真学习书法史。尤其是有心追求艺术的人,一定要弄清小楷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区别,方能在书法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找到登上直达书艺殿堂的码头。其四是书外求功。广涉文史哲知识,旅游考察名川大山和历史文化、艺术古迹,研习中国画等有益于修为的技与道,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获取更多利于自己成长的营养。

因此,为了让学习小楷能正确起航,我们先聊聊楷书。

楷书是中国书法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楷书亦称正书、真书,由隶书和章草发展演变而成,它成为了自魏晋以来通行的实用书体。苏轼说:“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黄庭坚说:“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草书不难工矣。”因此学习书法一般以楷书打基础。而楷书按字形大小可分大楷、中楷、小楷三种。所以说小楷是楷书家族中一员,虽说都是楷书,但小楷结字与大字不完全相同,苏轼说:“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文征明则说:“小字贵开阔,字内间架宜明整。开阔一如大字体段,诸美皆具也。”这说明小楷有自己的结字特点,对腕和指的控制要求最高,因此也最难书写。如果说楷书是书法的基础,那么小楷又是楷书的基本功。

从可见的遗迹上看,汉魏的大臣写表,都是用小楷,因写表字数较多,又受篇幅限制,不可能用大字书写,因此文字的应用首推小楷。目前发现最早的楷书作品都是小楷,可见楷书的产生也就是始于小楷的产生。小楷产生于汉末三国时期,初始其隶意十分浓重,仿佛处于孩童阶段,字体尚未成熟。魏国钟繇即为此时期的代表书法大家,也是小楷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贺克捷表》被誉为正书之祖,也就是小楷之祖。历代书法评论家都给予高度评价,其小楷带有隶意,字形方扁,高古淳朴,代表了这个时期书法的艺术特色。清王澍说:“钟太傅书,唐摹《贺克捷表》为第一,幽深而大雅,或正或偏,诚具方妙之处。”其《宣示表》《荐季直表》也是著名法帖。

小楷两晋时期才开始成熟起来。原因有三:一是时代风尚。士族阶层生活优裕,不问政治,游山玩水,以玩弄翰墨来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情怀。二是师承关系的影响。先辈的学书经验,言传身教,为楷书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书法理论的发展。如卫恒的《四体书势》、卫夫人的《笔阵图》等理论对促进书法实践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此时期的“二王”成为了书坛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小楷继承了钟繇的传统,又进行了大胆创新,既摆脱了隶书的束缚,又创造了端庄流美的书体,小楷从用笔到结字,都达到完全成熟。王羲之小楷《乐毅论》,点画精到,结字严谨,体势开合纵横,形质柔中寓刚。唐褚遂良说:“《乐毅论》笔势精妙,备尽楷则,列为王義之楷书第一。”小楷《黄庭经》雍容和穆,气韵生动,用笔雄强浑厚,笔致婉丽,刚柔相济,恰到好处。唐褚遂良在《右军书目》中将此帖列为第二。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继承家法并有新的发展。小楷代表作《洛神赋》(玉版十三行),结体舒展巧丽,笔画沉着有力,疏密搭配得当,很有节奏韵味,开创了秀逸流丽一路的书风。

隋朝甚少流传,以《董美人墓志》为代表,书者佚名,用笔方圆并施,清劲娟秀,点画关系明确,脉络清晰,是初学者极好之范本。

到唐代书法又出现了新的高峰,与晋代堪称前后辉映的两座丰碑。唐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书法得到高度重视。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设有“书学”,培育了大量的书法人才。唐代科举设有“书科”,“楷法遒美”成了科举取士的一条重要标准,因此推动了人们对书法的高度重视,尤其研习小楷甚至成为了时代风向标。唐代书法上继六朝,合流南北,以成熟严谨的法度,把楷书推向极致,小楷同样水涨船高,故史称“唐人尚法”。如虞世南《破邪论》,笔画丰润圆融,骨力内含,结字端雅静穆,轻松自然,有君子之风。欧阳询《心经》,法度严谨,笔力刚劲,精密险峭,深得“二王”之法。褚遂良《灵宝度人经》,意态含蓄深厚,有“二王”之气韵。颜真卿《麻姑仙坛记》,严谨方正,刚健雄伟,大气磅礴。钟绍京《灵飞经》用笔谨严,轻重得宜,线条丰腴,骨力劲健。体势峭拔劲挺,飘逸洒脱。

推动小楷艺术的发展,抄经群体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如晋《放光般若经》,书风古朴,带有隶意,有飘逸之气。隋《太子慕魄经卷》,笔画沉着,字形稳健,少隶意而书体成熟。唐《大般涅槃经》,笔法精到,富于变化,生动活泼,抄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形成独特的写经书体,傲立书法史。

综上所述,可见小楷艺术成熟于两晋,完善在隋唐。从晋唐大量的小楷作品来看,笔法精到,结体完美,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论法度,一点一画法度严谨;论道理,字有字的变化,章有章的规程;论韵味,王羲之的雍容大度,王献之的潇洒飘逸,颜真卿的刚健雄伟,钟绍京的清劲秀美,以及抄经生的敬、净、静的韵味,应有尽有。所以研习小楷一定要取法乎上,无论是从技至道,还是书法艺术的创新,晋唐小楷是一座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和源泉。为了少走弯路,找对门径,直入艺术殿堂,小楷研习就要宗法晋唐。

壬寅夏于五福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飞经》字帖
笔走龙蛇 气韵丰沛 | 名家杨广馨书法展览·拍卖专场
当代书法名家崔文杰,精华书作欣赏,笔致古拙灵动,书卷气息浓郁
翰墨飘香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年鉴:杜敬义
飘逸中见稳妥 典雅中见遒劲——王建业及其楷书略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