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季保卫呼吸道!带您认识感冒、流感与肺炎
//
感冒还是流感?
//

市民对感冒都不陌生,大部分人每年几乎都会遭遇至少一次感冒,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等症状。很多人也会在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知道“多喝水、多休息,过几天就好了”。但是,如果这些症状并非普通感冒,而是流感,就没那么简单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顾宇彤介绍,感冒多呈自限性,大多不需要用药也会在5~7天内自愈。感冒大多是散发的,不会出现大流行。而流感,顾名思义就是流行性感冒,具有传染性强的特点,在冬春季节多发,也就是会“人传人”。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近年来市民“耳熟”的HIN1、H5N1、H7N9等流感都属于甲型。虽然流感也有自限性,但在老人、幼儿、孕妇、慢性基础疾病等人群中易引起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所以非常值得引起大家重视。

//
这两种情况要及时去医院
//

冬春季节医院里常常“人满为患”,出现感冒症状的时候不少人会选择在家“自疗”。那么,什么时候应该警惕并非简单的感冒,而要及时排查流感呢?

顾主任提醒大家注意两点,一是症状重,感冒一般没有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轻度畏寒及头痛。而流感往往伴有高热,可出现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及呼吸道卡他症状(包括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二是有流行史,如果发现家人、同事、同学、邻居……多人出现类似症状,那就要高度警惕是流感,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流感可以通过病原学检查确诊,一般包括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等。顾主任介绍,病毒核酸检测相对准确率高,但一般医院不提供该项检查,高度疑似病例经上报当地疾控中心后可以进行相关检查。病毒抗原检测做的比较多,这项检查特异性高、敏感性低,即病毒抗原阳性可以确认为流感,但病毒抗原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流感。临床上一般医生会结合症状特征、血常规等检查进行判断,对疑似流感的病人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抗病毒治疗。


//
得了流感该怎么办
//

首先,一旦确诊流感,就不要带病上学、上班,应在家专心休养。顾主任指出,生活中有少数家长担心孩子缺课耽误学习,也有的成年人怕耽误工作而带病坚持工作,这都是不合适的。这样做不仅会影响到疾病的恢复,还可能导致病毒传播,既不利己也不利人。建议感冒发热或流感人群要在家休息,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待症状消失后再观察1~2日无恙,才可恢复上学、上班。

其次,高度疑似流感或已经确诊的流感病人,可以口服奥司他韦治疗。奥司他韦是一种抗病毒药,可抑制流感病毒数量的进一步增加,从而抑制病毒在体内播散,降低致病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流感诊疗方案(2019年版)》(以下简称《方案》)中,将奥司他韦推荐用于流感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示,流感重症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人群: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自从奥司他韦在临床应用以来,被不少人视为抗流感“神药”,由于儿童也有适用剂型,不少家长口口相传这种药物可以预防流感,入冬之后就早早开始“囤货”。但是,顾主任提醒市民,不必神化奥司他韦,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是流感的情况下,服用奥司他韦是没有作用的,其并不适用于普通感冒。

第二,奥司他韦与抗菌药物一样,也会产生耐药,所以不能盲目使用、长期使用。

第三,根据《方案》,奥司他韦需满足两个条件之一才建议预防用药,一是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或者接种不到两周,尚未形成保护的人群;二则是接触过疑似流感的病人或者近期去过公开的疫情场所。没有必要因为担心得流感而盲目恐慌将其长期作为预防用药,这样只会增加耐药率。

//
感冒、流感,离肺炎有多远?
//

此次武汉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引起广泛关注,根据1月5日武汉市卫健委发布关于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情况通报中的信息,“截至目前,初步调查表明,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已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呼吸道病原。病原鉴定和病因溯源工作仍在进一步进行中。

肺炎顾名思义,是肺部的炎症,多由感染因素引起,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霉菌等病原微生物都可以引起肺炎。生活中一些人有此“经验”--一旦感冒后很容易进展为肺炎,甚至每年发生数次。得了感冒、流感,离肺炎有多远,怎样避免病情恶化?

顾主任介绍,得了感冒、流感之后,是否会并发肺炎,主要与个人体质、免疫力有关。老年人(65岁以上)、儿童、孕妇、慢性基础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等)、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属于肺炎的高危人群,也因此特别需要在冬春季节注重预防感冒、流感。一旦已经发生感冒、流感,则要尽快就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控制病情进展,避免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这些人群由于身体基础功能、肺代偿能力较差,一旦发生肺炎很容易造成多脏器功能损害,所以要提高警惕。

除了上述高危人群,一般人群也需要注意感冒后的症状变化,轻度肺炎的症状与感冒、流感相似,但持续时间更长,一旦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心悸等症状,提示可能合并重症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应立刻就医。


//
冬季应注意这些生活细节
//

1.接种疫苗。

为了避免流感、肺炎,高危人群建议及时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每年,世界卫生组织会根据全球流感病毒的变异监测结果,针对下一个流感季节的可能出现的几种流感疫苗类型预测性推荐制作流感疫苗。建议每年接种,在流感季到来之前是最佳接种时机。顾主任提醒,这并不是说流感季开始之后就“晚了”,现在接种也有一定预防效果。另外要注意的是,由于流感病毒也是在不断变异的,接种流感疫苗后并不是说100%就能预防流感了,但即便如此,接种疫苗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至于肺炎球菌疫苗,由于老年人肺炎患病率高,建议身体各器官基础功能较差的老年人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以接种。肺炎疫苗不需要每年接种,一般间隔至少5年。

2.提高免疫力。

通过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劳逸结合,睡眠规律,合理运动等措施。把自己的身体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提高免疫力,能够一定程度上预防病毒的入侵。即使感冒后,也能促进恢复,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很快产生严重并发症。

3.加强防护。

在流感高发季,应减少去人多、空气密闭的场所。如果无法避免,应佩戴口罩。在家时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流通。另外,生活中要注意勤洗手,这样可以减少病菌的传播。洗鼻也是一种帮助清洁鼻腔,恢复鼻腔自我保护功能,从而防护呼吸道感染的方法。




专家简介
顾宇彤  复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肺功能室副主任,中华老年医学会慢阻肺学组委员。历任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特需综合科主任兼呼吸科执行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慢阻肺学组委员,肺功能学组委员兼秘书,上海医学会呼吸分会慢阻肺学组副组长,上海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成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OTO慢性病综合管理分会委员。擅长慢阻肺、哮喘、慢性咳嗽、肺血管病、肺部肿瘤、肺部感染等常见病诊治,呼吸危重症抢救,肺功能临床应用。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流感大爆发!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不仅伤人还有可能致命
流感≠感冒,以为孩子只是普通感冒,却不知很可能在和死神赛跑
出现发热、咽痛、流涕等症状,如何区分是普通感冒、流感还是新冠感染?
流感和普通感冒如何分辨?这4点或能找到答案
如何预防普通感冒与流感?
多地停课!甲流进入高发期,如何防护,一文说清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