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狼的重新驯化
  

狼的重新驯化

    在全世界的各种地形上,环境变化正在把人类和大型肉食动物带到一起——但是这种组合并非没有问题。随着发展持续不减退以及顶级捕食动物开始重新占据它们之前的活动范围,人类-野生生物冲突正在增加。让情况进一步复杂的是,其中许多物种如今依赖于人类制造的食物或者人类食物,这包括牲畜、牲畜和其他有蹄类动物尸体以及垃圾。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和悉尼大学的Thomas Newsome以及他的同事在《生物科学》(BioScience)上报告说,他们使用灰狼和其他大型捕食动物作为案例研究,从而探索人类制造的食物的效应。他们发现了物种改变社会结构、运动和行为从而获得人类提供的资源的许多例子。例如,在伊朗中部,灰狼的食谱几乎完全由饲养的鸡、家养山羊和垃圾构成。

    这些现象的其他例子大量存在。在澳大利亚的一个类似的例子里,澳大利亚野狗从一个垃圾场获得人类制造的食物。这组作者说,结果是“家域面积和运动减少,更大的群体规模,以及食性偏好改变到了它们占据了类似于家养狗的一个食性生态位的程度。”此外,这组作者写道,“得到补贴的野狗群体是一个在遗传上独特的簇”,这可能预示着未来的物种形成事件。类似的捕食动物物种之间的杂交可能也对进化分离有贡献:“在人类修改的环境中的人类制造的资源可能增加”物种之间“非侵略性接触的可能性”。这组作者说,“如果现存的狼继续增加它们对人类制造的食物的依赖,我们可以预期观察到食性生态位分化的证据,并且随着时间推移,预计会观察到可能预示着早期物种形成的遗传结构出现的证据。”

    狼吃人类制造的食物也可能对更广泛的自然保护举措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Newsome和他的同事提出了狼重新引入和重新定居项目是否将会满足人类修改的系统内的生态恢复目标。这组作者说,管理者将需要考虑“如何把从美国黄石等保护区搜集到的狼起到的作用的广泛见解应用到被人类极大地改变的地区”。

    Newsome和他的同事呼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显示一些地区的狼的生态位特征和种群结构的研究,在这些地区,人类影响普遍存在而且严重依赖于人类食物的情况得到记录。”他们认为,通过这类研究,“我们可能有能力询问对人类制造的补贴的严重依赖是否能够充当一种进化分离的驱动力量并且有可能制造出一种新的狗。”

    虽然犬科动物和猫科动物在知名度上不相伯仲,但是两大家族的顶级战力相比,犬科动物却完全处于下风。且不说猫科动物中的狮子老虎,即便是豹族便是大多数犬科动物所惹不起的,毕竟体型方面就有着不小的差距。

    数来数去犬科动物中真正能与大型猫科动物过过招的,大概也就只有北美灰狼了,而这种狼便是所有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

    成年后的雄性北美灰狼体长通常在1.8米以上,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大的一条北美灰狼,体长超过了两米,肩高足有90公分,体重达到了惊人的180斤,如此体格堪称是狼中之最了。狮子老虎且不提,如果对上美洲最大的猫科猎食者美洲豹,起码是有的一拼的。

    不过北美灰狼雄性和雌性的体型差距是比较大的,就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雌性北美灰狼的平均体重大约比雄性北美灰狼轻40斤。这点不像很多猫科动物,雌雄的差距并不明显。

    说北美灰狼能硬扛大型猫科猎食者,并不是单指北美灰狼有着比较大的体型,在搏杀能力方面,北美灰狼也是众多犬科动物中的翘楚。

    因为北美灰狼这种大型犬科动物生性就比较喜欢厮杀,它们不止是在攻击猎物的时候凶残,即便是面对同类也同样会下狠手。平时一群北美灰狼聚在一起总会时不时地发生相互争斗的现象。当然一方面来说,这与它们的性情大有关联,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它们磨炼捕食技巧。

    虽然北美灰狼属于群居性动物,但是它们的组织构成却属于小团体类型,一般只会有9只左右的北美灰狼组成一个小团体,有点类似于特种兵的构成。

    在北美灰狼的团体构成中,狼被分为了三个等级,最强的一只狼是首领,两只相对弱一些的狼算是护法,其他的北美灰狼则属于基层打手,在围猎的时候要听从首领的指挥,进食的时候往往也要等地位比较高的北美灰狼吃完。

    北美灰狼虽然名字叫“北美灰狼”,但事实上它们也不仅仅是只有灰色,同时也有棕色、黑色和白色,只不过灰色的狼数量最多,因而才被命名为了“北美灰狼”。另外北美灰狼的活动范围真的很大,特别是早些年的时候,美国北部以及加拿大等地区几乎都有北美灰狼活动的踪迹。

    一直以来,人们就对狼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认为它们是凶残、贪婪的。所以狼的日子很不好过,东躲西藏,仍免不了遭到猎杀。

    狼被人类捕杀的主要原因是它们残食人类的羊群,但研究表明,羊死于别的因素更多。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爱达荷州损失的母羊和羊羔价值达2343438美元,其中36%是疾病引起的,30%是未特别指明的原因引起的,34%是捕食动物引起的,而其中只有14.3%的损失可以归功于狼捕食行动。

    在中国,上世纪50年代起,政府就致力于号召打狼。根据50年代统计的数据,内蒙古每年发生狼群伤害家畜5000头以上。政府号召“三打”(打狼、大草、打井)运动后,从1948年到1958年,全自治区共打狼97000多只,狼害损失从1949年的1.1%只下降到1958年的1.0%。但鼠害却随之而起:内蒙古牧区鼠害面积2000万公顷,占全区草原总面积的22.7%,仅伊金霍洛旗每年鼠害吃掉6000万公斤牧草,足够一万头牛一年的饲料。

    狼就这样在人类的围追堵截和种种猎杀中,日渐消失。。。

    在我国,1940年前任何一个省都有野狼出没,到了21世纪除了东北、西北和华北少数几个省、自治区外,其他地区已看不到狼的踪影。专家估计,目前我国野狼的总量只有几千只,再这样下去,以后我们只能在动物园才能见到狼了。

    1973年9月,第一个对狼的保护组织出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成立了“狼专家组”,并起草和公布了《狼保护宣言》:“狼是地球众多生命中很有分量的一种生物,它有权利生存在这个地球上”。

    2014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狼文化专业委员会也在哈尔滨正式成立。是我国第一个以动物命名的野生动物保护和文化研究相结合的国家二级协会。

    从生态学上来说 , 狼作为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它在大自然中起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譬如它袭击鹿群,吃掉鹿群中的老弱病残(看起来很残酷),但是它能起到让鹿群的构成更加健康,强壮。而且,在鹿群(野兔等)多的地方要是没有狼的“控制”,任其发展,鹿和野兔等草食动物就会破坏草场和森林,结果它们还是成批地死亡。美国黄石公园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人类总认为有趾动物是可怕的,比如狼、虎、豹等等。认为有蹄的是天使,所以要保护食草动物,其实人类也忘记了自己脚下就是趾而不是蹄。不过,只有同类才会害怕同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当初灭狼,为何现在又后悔了
看似胆小柔弱的猞猁,是如何让狼闻风丧胆的?
世界上最大的狼,也是唯一一种可以与大型猫科动物硬扛的狼
说来惭愧,同级别较量中,犬科动物总是输给了猫科
北美最大的猫科,看到狼来了只能爬树上躲避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哪些动物得到重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