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宫博物院收藏美玉

    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

白玉“长宜子孙”佩


白玉蚩尤环


白玉错金镶宝石碗


白玉达摩图屏
 


白玉珐琅提粱羊首壶


白玉仿古斧式佩


白玉镂雕荷包式香囊


白玉镂雕虁龙佩


白玉双婴耳杯


白玉嵌玉石鹌鹑如意


白玉双婴耳杯


白玉衔谷穗鸭


碧玉镂雕牡丹纹盒


碧玉十八罗汉


黄玉斧
 


灵芝花插
 


龙螭纹斧式样佩


罗汉山子


梅花图屏


青白玉莲瓣式双盒
 


青玉嵌石瓶


青玉三阳开泰
 


青玉卧马
 


兽耳龙纹簋



兽面纹匜




     玉扭丝纹瑗,战国,直径8.3cm,厚0.3cm。清宫旧藏
瑗呈内、外双重环状,环面饰扭丝状纹饰,两环相连之6处,其中3处饰横向的扭丝纹。两环间有细长的透孔相隔,共6处,其中3条透孔中部开圆形小孔,应为穿绳悬挂所备。

    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遗址中就已出现内、外双重的环形玉,可见这类玉环源远流长,但在战国玉器中这类器物并不多见,尤其是扭丝纹环形玉多为单层,所以此双重玉瑗更显珍贵。





玉镂雕双凤式璜,战国,长13.7cm,高6.2cm,厚0.3cm。

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柳公乡2号墓

    璜玉色暗青,表面有沁斑,并有较亮的玻璃光泽。器呈扇面形,较薄,边缘呈凹凸齿状。璜两面形式和雕纹相同,表面铺饰谷纹,谷粒呈菱面状,微凸起,谷纹间又有6处卷云纹,其形与凤尾相似。璜顶部镂雕一对相背的凤,细身长尾,尾端粗而回卷,与凤首相对,凤身局部有较多的镂孔,可穿绳系挂。 

    战国时期,璜是玉组佩的重要组件,用作佩玉的璜一般都制造精致,除表面花纹外,很多玉璜还特加装饰。这件玉璜表面的云纹及顶部的双凤饰纹在目前已知的战国玉璜中是仅见的。


   

玉云纹剑首,战国,外径5.3cm,厚0.7cm。清宫旧藏

    此剑首玉质青白色,呈薄片状,中心有圆孔,一面花纹较复杂,环孔有一周6瓣柿蒂纹,其外又有两周阴线勾云纹。另一面以双阴线分为内外两区,内区素而无纹,有3个隧孔,外区饰“丁”形勾云纹。 玉剑首中以圆形剑首最为常见,但像这种两面饰花纹的作品并不多见。


 玉谷纹璏,战国,长6.5cm,宽2.3cm,高1.4cm。

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战国墓

    此璏由典型的青玉料制成,这种玉料在除璧以外的战国玉器中很少出现。作品呈长方形,片状,两端向下卷,表面饰凸起的谷纹,每3个谷粒为一组,以阴线相连。

    关于古代玉剑饰的各部位名称,文献记述有所不同,反映出时代、地区间的称谓差别。宋以来的古代图册中,多把此类作品标注为“璏”。吴大澂《古玉图考》把这类玉件称为“璲”,但古文献中把“璲”释为与剑饰有别的佩玉,吴大澂是将剑鞘视为剑衣,将玉饰视为服饰的延伸。从考古发现看,它是饰于剑鞘侧面的玉件。目前所见这类玉饰主要为长短两种,其花纹、形制多有变化。







玉螭凤云纹璧,战国,宽14.2cm,璧径11.5cm

 
    此璧为新疆和田白玉制。璧两面各饰勾云纹6周,勾云略凸起,其上再刻阴线成形。璧孔内雕一螭龙,兽身,独角,身侧似有翼,尾长并饰绳纹。璧两侧各雕一凤,长身,头顶出长翎,身下长尾卷垂。
 
    此玉璧不仅螭龙、凤鸟造型生动,璧表面的纹饰也不同于一般作品,没有采用常见的谷纹、蒲纹、乳丁纹,而是采用了勾云纹,使其与螭龙、凤鸟的搭配更为和谐,且加工精致。目前所见的战国玉璧中此件玉璧最为精致。从样式上判断,此器应是佩挂于人身的大型组佩中部的主要饰件,佩带者应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嘉德香港2018春拍放出的这45件高古玉,你觉得可还行?
2018嘉德香港春拍高古玉,能入得了你的法眼吗?
故宫博物馆馆藏---历代玉器欣赏(高清)
王红旗:故宫博物院馆藏玉器大全!
玉器入门知识大汇总2
嘉德珍品 · 2015年秋高古玉拍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