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抽动症推荐用的3个方

小儿抽动症,又名短暂抽动障碍,是儿童抽动障碍中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地、快速地、无目的地单一或多组肌群的收缩。如眨眼、皱眉、努嘴、耸鼻、点头、吞咽、打呃、咯声等运动抽动或(和)发声抽动,并可共存注意 力不集中、多动或其他障碍。上述症状可单独或交替发生。一天出现多次,至少持续两周。

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环境因素在其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所致。

中医对此病的认识,最先在儿科“疳积”中有部分描述,一些症状亦与 中医“瘛疭”相似。因其频频眨眼、皱眉,故常常就诊于眼科。

笔者在眼科门诊,收治此类病儿甚多。据本人较完整的资料统计,2001年7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抽动症患儿 65例,均系门诊病例。其中男性51人,女性14人;年龄 3~6岁17人,7~9岁39人,10~12岁9人;年龄最小3 岁,最大12 岁,以7~9岁最多,占60%。 

辨证论治
01
脾虚肝旺,饮食积滞(共42例,占64.6%)

此类患儿最多。主要临床表现,除双眼频频眨动、皱眉、耸鼻、努嘴或喉 中咯声外,尚见面黄纳差,饮食偏嗜,形瘦腹胀,烦躁不安等症状,舌红苔薄 黄,脉弦细。 

治法:健脾消积,清肝解痉。 

方药:三甲散加减。甲珠、鸡内金、鳖甲、芦荟、砂仁、焦三仙、全蝎、蝉蜕。

02
心脾两虚,神气怯弱(共13例,占20%)

临床表现:瞬目、眼涩、努嘴、耸眉,面色萎黄,神怯善惊,食少纳差,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微数或弦细。 

治法:益气健脾,宁心安神。 

方药: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03
肾阴不足,肝失濡养(共 10 例,占 15.4%)

临床表现:面赤颧红,口燥咽干,躁动不安,频频眨眼、皱眉、努嘴、耸鼻,或盗汗烦热,大便秘结,舌红或绛,苔少,脉弦细数。 

治法:滋肾养肝,息风解痉;热盛抽动不止者,先清热平肝,镇惊息风。 

方药:大定风珠加减;热盛者,先服风引汤加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抽动症推荐3个方
行医60年的老中医:我是这么看病的
介绍中医治疗肿瘤的两个成方
论小儿脑瘫的中医辨证施治概要.
肾阴虚肝阳上亢
辨证论治及病证结合是《伤寒论》的精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