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首《紫竹调》,既有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又有海派文化的奔放而不失含蓄


《紫竹调》是广泛传播于吴语区(苏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经过历代艺人的传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调》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节的处理上有所不同。但其词其曲,皆有浓厚的吴风。



视频:陶慧敏《紫竹调》

 

乐曲生动地表现了一对小儿女两情相悦的情景,富有感染力和生活情趣。民乐中不仅有二胡、古筝、笛子版的《紫竹调》,还有民乐合奏曲《紫竹调》。抒情、悠扬、委婉的民间小调,极富江南乡土气息。



视频:贵阳交响乐团《紫竹调》

 

《紫竹调》还是上海地方戏沪剧与滑稽戏的基本曲牌、常用曲调,不仅悦耳动听,而且歌唱性强,所以一直是上海人不同时期的“流行音乐”。歌词多因情而发,没有固定的版本,这也是能代表上海最原生状态民歌的特点。因为它传唱广,影响大,而且旋律明朗优美、欢快流畅,富有浓郁的上海特色,堪称为是能代表上海形象的作品。

 

视频:李玲玉挑战沪剧《紫竹调》

 

紫竹调最初在沪剧“同场戏” 《双脱花》 中为磨豆腐劳动时所演唱的一支曲牌。演员在演唱时,双手摇曳做滤豆浆的动作。这过滤豆浆的布兜时用两根斑纹竹杆支撑,演员演唱时就是握着这两根斑纹竹杆摇曳,这种斑纹竹杆叫做“紫竹”,自此这首民歌被叫作“紫竹调”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交响乐团合奏《紫竹调》实在太美了,绕梁三日!
民歌沪剧《紫竹调》刘晓婕 王丽君 赵玥
一首民歌《紫竹调》身临其境!
民歌《紫竹调》轻松活泼,婉转流畅。
二胡独奏《紫竹调》好美妙!二胡演奏:马向华
养心音乐 |《紫竹调》旋律优美,养心又护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