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枣汤药性及使用方法

甘遂:
《神农本草经》:苦寒有毒。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
《中国药典》:苦寒有毒。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风痰癫痫,痈肿疮毒。【用法与用量】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生用。

大戟:
《神农本草经》:苦寒。主蛊毒,十二水肿,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痛,吐逆。
《中国药典》:苦寒有毒。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用法与用量】1.5~3g。入丸散服,每次1g;内服醋制用。外用适量,生用。

芫花:
《神农本草经》:辛温有毒。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蛊毒,鬼疟,疝瘕,痈肿,杀虫鱼。
《中国药典》:苦辛温有毒。泻水逐饮;外用杀虫疗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外治疥癣秃疮,痈肿,冻疮。【用法与用量】1.5~3g。醋芫花研末吞服,一次0.6~0.9g,一日1次。外用适量。

甘草:
《神农本草经》: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中国药典》: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用法与用量】2~10g。【注意】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后世医家提出十八反,认为甘草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这样观点一直沿用至今。但也有医家并不认同十八反观点,也有的医家虽然认同十八反,但觉得相反相激反而增加用药疗效,因此不刻意回避十八反药物。古今许多名医突破十八反用药的案例比比皆是,效果也非常好。在充分了解药物药性、了解患者病情和有充分预案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无需拘泥于十八反和十九畏。

《伤寒杂病论》十枣汤服用方法:
甘遂、大戟、芫花,三味药捣筛为药末。
先煮肥大枣十枚,去滓,纳入药末,体质强壮的人服一钱匙,体质偏瘦弱的人服半钱匙,过于虚弱的人慎用。
晨起温服,若大便不下,明日更加半钱匙,得腹泻后,喝稀饭自养。

《百科词条》十枣汤:

中医方剂名。泻下剂,逐水,具有攻逐水饮之功效。主治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白滑,脉沉弦;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肿甚,腹胀喘满,二便不利。本方临床常用于治疗渗出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所致的胸水、腹水或全身水肿,以及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腹水等属水饮内停里实证者。

十枣汤其他使用场景:

凡是顽痰死血、积聚囊肿都有一定效果。胸腔腹腔存在的各种粘连、积水、囊肿,脑科的精神病、癫痫、脑梗塞、外伤昏迷难醒等都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临证答疑】

1、怎样制作与煎煮十枣汤?

答:张仲景设十枣汤用法,先将大戟、甘遂、芫花研为细散状,或制为片剂,或制为胶囊剂,或制为水丸,并以大枣煎汤送服方药。

2、在什么时间服用十枣汤最好?

答:服用十枣汤,因方药作用既能通利大便,又能通利小便,并且治病作用迅速峻猛,所以服用十枣汤的最佳时间应在平旦即早上服。假如在下午服用十枣汤,则会引起夜间频频解大便、小便,则不利于病人正常休息。

3、为何十枣汤没有煎煮大戟芫花甘遂?

答:运用十枣汤主治病证,若以水煎煮大戟、甘遂、芫花,则会引起方药毒性增强而疗效减弱;若将大戟、甘遂、芫花研为散剂,或制为片剂、或制为胶囊,则能减弱方药毒性而提高疗效,所以服用十枣汤,大戟、甘遂、芫花最好作为散剂服用。

4、怎样认识十枣汤中大戟芫花甘遂作用?

答:认识与理解十枣汤方药组成,大戟逐水偏于泻脏腑之水饮,甘遂逐水偏于泻经隧之水饮,芫花逐水偏于泻胸胁脘腹之水饮。方药相互作用,则能攻逐全身各部水饮内结实证。

5、怎样理解十枣汤中大枣作用?

答:十枣汤中大枣用量虽大,但方药主治病证则不是以补虚为主,而是以泻实为主。再则,大戟、甘遂、芫花用量虽小,但作用显著且有毒性,所以选用大枣10枚煎汤送服药散,既能增强药散治病作用,又能减弱药散毒性,更能使峻药缓攻而不伤正。

6、怎样因人服用十枣汤药量?

答:张仲景设十枣汤明确指出“强人”(形体比较强壮之人)与“羸人”(形体消瘦之人)服用药量不能相同,即“强人服一钱匕(1.5~1.8g),羸人服半钱(0.7~0.9g)。”提示治病用药必须因人而确定用量,以此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而不出现不良反应。

再则,认识与理解张仲景论“羸人”含义,并非是虚弱之人,而是专指形体消瘦之人。若是正气虚弱之人,则是不能服用十枣汤。

7、能否1日2次服用十枣汤?

答:运用十枣汤,只能在早上服药而不能在下午用药,更不能1日2次服药。若在下午用药,在夜间则会引起大便及小便次数增多而影响正常休息;若1日2次服药则会引起药物蓄积中毒;若运用十枣汤在当日未能取得治疗效果,可于次日适当加大服药用量。

8、服用十枣汤有何注意事项?

答:因十枣汤方药治病作用峻猛而易戕伐脾胃之气,所以服用十枣汤,必须重视药后饮食调护,以此才能既增强治疗作用,又兼顾脾胃之气。如张仲景曰“糜粥自养”。

9、怎样理解与运用十枣汤主治病证?

答:十枣汤既是主治悬饮证的重要基础方,又是主治水结证的基本代表方。辨治疾病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正气不虚,邪气盛实,均可选用十枣汤;若病证表现以正气虚弱为主,则不能用十枣汤。

10、怎样扩大运用十枣汤主治范围?

答:根据十枣汤方药组成及作用特点,所以运用十枣汤主治不能局限于悬饮证,只要病变证机是水气内结,正气不虚,病证既急又重,均可选用十枣汤。

结合应用十枣汤治病体会,如形体肥胖而病变证机是痰湿蕴结,浊气壅滞,以法选用十枣汤,则能达到减肥作用。

11、怎样认识与理解痰、饮、水病变证机?

答:认识与理解痰、饮、水病变证机,因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要点是病变部位与病证表现不尽相同,而内在联系则是病变证机没有明显区别。如病变部位在肺、在肠、在胃为痰,而在胸胁为饮,在脾胃、在肾、在膀胱为水气。

再则,辨治痰、饮、水气病证尽管不尽相同,但只要合理运用十枣汤,既能主治痰证,又能主治饮证,更能主治水气证,所以运用十枣汤主治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

12、怎样理解十枣汤主治悬饮证与“至一百日或一岁”之间的关系?

答:认识与理解十枣汤主治与“至一百日或一岁”之间的辨证重点有二:悬饮证的病变证机与病证表现既复杂又顽固,病程又比较久;辨治悬饮证,必须坚持服用方药,且不可半途而废,否则前功尽弃。

13、十枣汤制作与服用方法:

先将大戟、甘遂、芫花研为细散状,每次服用0.2g,最大用量不能超过0.5g,用大枣煎汤送服。每日服1次,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见效,可服用4~6个疗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运用十枣汤的若干问题 - 仲景学术研究 - 王付经方
十枣汤
十枣汤速治腰背痛,眩晕,牛皮癣(《临证实验录》)
十枣汤方证学习笔记
方剂笔记 第15方 十枣汤
子龙丸/十枣汤 消痰核消肿满(心包/胸腔积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