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谨防校园文化建设陷入虚无主义

谨防校园文化建设陷入虚无主义

www.jyb.cn 2012年01月04日  作者:胡波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胡波

  在校园文化建设倍受重视的今天,未来究竟能有多少高职院校真正做到“有文化”,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必要先厘清“文化”这个概念,否则讨论的结果有可能陷入虚无主义,因为相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这类硬实力而言,文化建设看不见也摸不着,文化建设的口号也许定得很高,而最终能实际落实的却很少。

  第一,高职院校因为定位与专业特色各不相同,文化建设的具体指向也不尽相同,各高职院校必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因此,高职院校管理者首先要弄清楚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是什么?如何将职业特色和文化建设相结合?具体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有哪些?毕竟,各高职院校发展的起步与水平并不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对于那些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的高职院校,最现实的问题恐怕仍然要集中于提升管理水平、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建设之上,脱离这些现实,所谓的特色与品牌文化建设,无异于造“空中楼阁”。 
第二,“文化”的模糊性决定了我们要避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单一化、片面化理解。很多高职院校网站基本上都设置了校园文化栏目,展示出校园风光、校园活动、学生风采等板块。多彩的校园活动、专业的社团建设是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直接表现,但是校园文化建设并不直接等同于学生文化活动。相反,活动过多会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心思不放在专业学习与研究之上,这无异于本末倒置。

  第三,学校文化建设最关键的内容是使命、愿景、价值观,但这些也是模糊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必须要转化成各项具体工作,它应该包括一种清晰的、确切的并且可以测评的结果,一个期限以及特定的责任指派。因此,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还要求教育者要转变思维模式,具备科学的工作方法、有效的执行力与之相匹配。

  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时间普遍较短、办学经验不足,如果没有现实的基础做后盾,所谓的文化不过是空洞的概念,没有任何实质与内涵。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种积淀,也是一种传承,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注定需要时间慢慢积累。 

  《中国教育报》2012年1月4日第3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谨防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陷入“虚无主义”
校企融合: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对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以职业精神为核心的高职校园精神培育思考
_校企联姻_构建富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_王真
文旅部、教育部发布指导意见,支持组建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集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