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子商务专业“22211”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2年4月28日   访问量:1933
谢刚(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摘要:为进一步明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序化,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改革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革等方面,切实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内涵建设,基于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和实践“22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22211
电子商务已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高职院校应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需要,在区域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为进一步落实专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既能掌握电子商务基本技能,又能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积极探索并实践了“22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22211”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22211”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参照电子商务相关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中商集团、淘宝网等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完善双证书制度,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适应电子商务发展,将电子商务师、网络营销师、网店运营专才等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优化基于学生结合具体行业、企业、产品开展营销活动为主线的人才培养过程;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 构建真实网络平台等职业能力培养平台,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改革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办法,建立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评价体系。[1]
(一)人才培养模式描述
“222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每位学生通过定位行业(企业或产品),同时具备学生和企业员工两个角色;每位学生通过建设一个商务网站和一个网店来完成学习,在建设网站的工作中学习;通过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毕业时同时获取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两个证书;学生的学习(工作)是基于选定的一个行业;通过“真题真做”、“真题虚做”相结合,学生学习(工作)的对象和工具是基于选定的企业或网站。[2]
每位学生(或团队)在逐步完成“22211”所含项目所有工作的同时,在工作中逐步学习,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的内容,学习的情景与工作实际一致,并将工作情况作为各相关课程的考核要点,列入毕业要求。
1.两个角色
即学生第一学期开始就拥有2个角色,分别是学生角色和员工角色,工作角色由其选择的行业、企业和产品来具体体现,在后续学习实践中以员工身份来要求和规范,按岗位职责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即完成学习任务,来实现通过工作实现学习,通过学习体现工作。
2.两个网站
学生(员工)通过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编程技术、电子商务数据库、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工作),逐步建设并运营一个网店和一个电子商务网站,课程的内容即为工作的任务,网站建设和运行效果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进而提高学生(员工)职业核心能力。
3.双证书
通过课证融通,将电子商务师(三级)、网络营销师、网店营运专才等职业资格证书融入教学内容,学生毕业时同时拥有一个毕业证书和至少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双证书”。
4.一个行业
学生从进校开始通过SWOT分析,选取并跟踪一个行业,通过相关课程引导逐步深入了解该行业的发展历程、市场分析、竞争情况、产品定位及发展趋势,定期汇报和提交行业调研报告,提升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从而实现学生既懂电子商务业务流程,又懂某行业或产品的具体行情,便于开展行业电子商务,利于学生到该行业相关企业的电子商务部门就业,拓展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质量,解决了毕业生就业时不懂行业和产品的通病,符合了企业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可有效解决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被社会称为“万金油”的尴尬[3]。
5.一家企业
学生在大学期间至少深入了解一家企业及其电子商务平台,跟踪该企业的发展动态,特别是电子商务应用情况,及时深入了解该企业的组织架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和规章制度建设等情况,以及该企业品牌战略、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等各方面运营情况,定期汇报和提交企业调研报告,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其职业素养。
(二)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主要面向电子商务服务类、商务贸易类、交通运输类等企业电子商务基层部门,在网络营销、商务网站和网店设计、运营和服务,以及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等第一线,具有结合具体产品或服务开展市场调研、网络营销和在线销售等商务活动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企业生产管理、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理论、传播方法知识,基本的熟练使用搜索引擎的工具检索和处理信息、网络店铺开设、运营、营销和管理,以及结合具体产品进行网络推广、网络广告等营销活动能的职业能力,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创新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加强搜索引擎等工具的使用,网店等平台的运用;注重维护企业和个人信用、维护网络文明的职业素质。
3.毕业要求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取得所有学分;完成个人网站、网店的建设和处于正常运营状态;提交所跟踪行业、企业调研报告;取得英语(三级)、计算机(一级B)证书,获得电子商务师(三级)、网络营销师、网店营运专才三种职业资格证书中任一种。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1.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电子商务服务型企业和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传统企业,确立网络营销方向为主要的专业建设方向,培养开展电子商务策划、运营、管理和服务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系统化课程体系
以培养结合具体产品或服务开展市场调研、网络营销和在线销售等商务活动能力为核心,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紧密围绕岗位能力需求,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全程不断线、层次递进的特点,每学年的课程安排均对应专业核心能力的获得,每门课程均围绕岗位能力所需的应知、应会进行课程内容的选取,并以相应等级的核心能力的获得作为教学质量的检验手段,核心能力标准均来自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3.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设计“课证融通"课程内容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电子商务师(三级)、网店运营专才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重组教学内容,把岗位职业资格所要求的应知内容和应会技能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获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4.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推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在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教学方案设计和实施中,技能训练、岗位实训、教师配备、管理机制、评价与考核等均由校企合作共同组织完成,以推动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
5.以真实实训平台为依托,开展真题真做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搭建校企信息化教学平台,将电子商务交易流程、运营和管理等信息通过淘宝网、91特价信息网等真实平台,实时应用到到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6.学生全面素质养成体系建设
结合专业,全面实施以学业与职业规划工程、职业道德与法制教育工程、社会适应教育工程、实践与创造能力培养工程、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五大工程”,巩固并完善班级网站、个人网站、个人网店的建设和营销工作,在工作中逐步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守时观念、团队合作意识、网络安全意识,以及良好的工作习惯,着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7.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完善考核体系
积极改革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一是多元化考核主体,由学生、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实施多元评价;二是多维度考核指标,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道德素质等;三是多样化考核方式,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笔试、口试、实操、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四是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考核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
二、“2221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着眼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结构要求,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开设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英语等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奠定基础;开设网页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处理、国际贸易实务等一般专业课为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基础;开设网络编程技术、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管理、网店经营与管理、网络营销实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核心课,培养学生从事电子商务领域最典型工作的职业能力,包括设备的选择与操作、工作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劳动的组织与管理等;开设网络创业实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实践技能课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开设旅游电子商务应用、农业电子商务应用、交通运输电子商务应用等素质拓展课,增强学生对相关专业领域的了解,拓宽专业视野,为职业能力的迁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通过顶岗实习,帮助学生将知识、技能、素质融会贯通,形成岗位能力。[4]
课程体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复杂,系统设计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训练体系,实现知识、技能、素质的同步提高,培养学生电子商务相关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
(二)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遵循“源于现场,虚实结合,学练一体”的建设理念和“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依次递进的培养规律,大力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强调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六步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实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教学效果。
1.行动导向,培养网站、网店建设与运营核心能力
通过班级网站、学生个人网站建设和运营管理,学习网站建设与运营相关技术类课程。课程的教学内容随着学生网站建设与运营的进度逐步深入,通过在建设网站的工作过程中学习,工作的内容就是学习内容,四门课程学习完后每位同学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个人网站,都在班级网站的建设和运营中有具体的角色和任务。
通过开设和运营个人网店学习网店经营、网络创业实务等课程。教师从团队组建、商品的选择、市场分析及定位、店铺设置、产品管理、客户管理、店铺营销等方面引导学生团队在淘宝网、拍拍网等真实网络平台上逐步完成。
2.真题营销,培养营销核心能力
通过网站、网店、具体产品的营销来学习网络营销、应用文写作、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结合学生所开发的网站、建设的网店、选取的行业和企业,引导学生书写软文、合同、协议书等文本,引导学生通过客户流量分析,正确选用BBS、BLOG、SNS、SEO等网络营销途径提供网站点击率和网店转化率,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3.举办沙龙,培养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
通过每周开展学术沙龙活动,每位同学(或团队)通过SWOT、5H2W等分析方法分享对所选行业、企业方面的动态分析,提供学生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提升学生文字书写、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
4.以赛促训,提升创业、创新能力
通过举办、参加大赛,以赛促训。组织学生积极参加“e路通” 、“创业、创意、创新三创大赛”、“商科院校电子商务应用技能大赛”、“湖北网商技能大赛”等各级各类大赛,通过大赛,加强学生电子商务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和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结合具体产品开展市场分析、营销策划、网店运营的技能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等专业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同时,对推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改革,特别是校企合作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优化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加大现有师资的培养,特别是企业工作经历的锻炼,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加大力度引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完善“双师结构”;逐步建立完善的兼职教师库,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能工巧匠进课堂,在学生技能指导、现场实习教学、学生顶岗实习指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专兼结合、分工协作的“双师”教学团队。
(四)优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使学生生产实习与企业岗位要求高度契合,确保理实一体化课程的高质量和有效性,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源于现场,虚实结合,学练一体,校企共建”的理念和“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依次递进的培养规律,系统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满足功能涵盖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实习需求、工位数满足学生充分动手的需要、贴近企业实际满足“真题真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突出校企共建、环境真实、企业化管理、现场化运作的特征,实现工人身份与学生身份的双身份、工作场所即为学习场所的真实企业工作氛围、工作内容及过程与学习内容及过程一致的做中学的要求,与淘宝网、E店宝等企业合作积极探索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ERP实训室、网络营销实训室和网络创业实训室建设与运营。[5]
三、“22211”人才培养质量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教高[2006]16号、教职成[2011]9号、教职成[2011]11号、教职成[2011]12号及国家示范院建设相关文件精神,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专业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建设标准为引导,以学院为核心,在淘宝网、武汉网商动力、中商集团等企业的共同参与下,围绕“2221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制定人才培养管理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专业为核心、学院教学管理部门为引导、行业企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参考文献:
[1]曹春益.创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J].电子商务,2011(01).
[2]戴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0(11).
[3]谢刚,王圆圆. 高职“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7).
[4]关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7).
[5]谢刚.湖北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探析[J].科教导刊,2011(11)上旬刊.
作者简介:谢刚(1983—),男,汉族,湖北随州人,硕士,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讲师,专业:电子商务。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知识管理。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大道特一号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430205)
联系方式:谢刚,13437127624,429727030@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制作加工等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内容、网站开发平台的使用。 68 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法 电子商务与物流 现代物流与配送的相关概念、基本环节、运输、包装、配送、储存、流通加工及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6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职业教育学历衔接培养的探索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途径
松田职业学院电子商务特点
现在职校读电子商务有没有前途?
电子商务就业前景与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