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元立交是现代职教体系形成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4年5月5日   访问量:504    信息来源:福建省信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高职毕竟不是本科,当然不是中职。本科侧重学科建设,培养的是知识技能型人才,中职则侧重岗位训练,培养的是操作型技能型人才。高职重视专业建设,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有理论有技能,既有职业能力,又有职业潜力,这就是高职毕业生“高素质”的一种体现。重视高职教育自然是全社会的事,但高职院校首先要有信心。从高职教育多元立交的角度做好工作,促进现代职教体系的形成。
一、高职的办学体制机制
高职的多元一是办学主体的多元,二是办学体制机制的多元。高职的办学体制机制要有利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因而高职既要尊重教育规律又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高职的办学主体,能做到校企“双主体”或“双元”那就更好。也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做到知行统一、理实一体、工学交替。学生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具体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商讨专业建设,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研发课程与教材,共同搭建学生就业平台,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评价学生质量。
二、高职办学的有机衔接
高职向上延伸,可以和应用型本科对接,也可以自己举办应用型本科。“高职举办应用型本科”这一点没有突破,现代职教体系就无法建立起来。不少高职是八十年代创办的并且有一些高职当下也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国家骨干高职,这些高职举办应用型本科,无论在办学理念上,办学基础上,办学条件上,办学经验上应该比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举办应用型本科特别是应用型工科有优势。中国当下不唯学历但还是讲究学历的,更重要的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改造,新产品研发,也迫切需要本科层次高职人才。让办得好的高职适当招收一些应用型本科学生,至少解决了高职的吸引力问题,高职也不再成为三流生源的聚集地。
三、高职的学分互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这句话的关键词“学分转换”。什么是学分转换?学分转换指的是,对不同教育的学分记录进行认定转换的制度。具体说,就是学习者通过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注册学习等不同形式,分别获得高中、高职、本科等阶段教育的学分,由规范的教育培养机构予以认定和转换,学习者可依据转化后的累计学分,申请相应学历文凭或学位。这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可以体现终身学习的理念。适合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但具体操作颇为困难,学分互换的前提应是同层次、同类型、教育质量的对等的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质量的教育,学分的价值量就不同,不同的价值量的学分难以转换。但职业教育(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技能课程的学分是可以互换的,因为技能课程的质量不同职教类型是大体相同的。
四、高职的招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同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目前通过高考录取高职学生并无不妥,况且今后高考不分文理科。高职的招考其主线还是统一的高考,但可以引进高职入学前考试,如同福建省那样,将高职单招、高职单独招生、中职“推免”等统一为“高职入学前考试”。参加了“高职入学前考试”就不参加统一的高考。同时对于“注册入学”要十分谨慎,不用考试就入学,会导致考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下降,高职地位的下降。
(作者:来永宝 系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统筹各阶段职业教育_构建现代职业_省略_职教育及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思考_王瑞敏
金心异解开“深圳创新密码”50:“职教的清华”为何在深圳?
上海高教职教15年规划出台 应用型人才培养比例扩大
职教参考 | 张卫民:发展职业本科是职教适应性的集中体现
三个关键词勾勒高职本科真容
熊丙奇:要警惕职业教育走入“学历导向”怪圈(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