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0后不是垮掉的一代
                     曾几何时,人们喜欢用标签去定义一类人,六门八纲十八类,绞尽心思陈列到心碎。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厌弃工作,拒绝承担义务,蔑视法纪,反对世俗陈规,讨厌机器文明,追求新刺激,寻求高度的自由,颓废、纵欲、沉沦。

曾几何时,人们喜欢用标签去定义一类人,六门八纲十八类,绞尽心思陈列到心碎。

一个标签的产生往往让人意想不到,一类人,一个群体,如果被标签化了,那再想去换个标签或者撕掉标签,谈何容易?

我们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然而这些雪亮的眼睛瞎总有几个是瞎的。

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倘若真理被少数人“普及”了,那些“正常人”根据物极必反的原理,从这些正常人中往往又拉拢出一些“非正常人”。

于是标签被群众的力量渲染,造势成功。

“90后”也是一个标签,而且这个标签好像与生俱来。

当人们在高谈论阔的时候,置身在这个标签下的青年们是要出来冒泡的,然而忍受不了普通、平淡、世俗,这群人就开始展示标签里定义的各种属性。

当这个群体的个性化越来越高度统一越来越明显的时候,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就像一块定在厉鬼身上的符咒,总是解不掉的。

人们看待标签文化总是存在随大流的心理,即使心有所念,欲要表达不一样的见解,但标签下的风言风语总会盖过那些微小的声音。

在上几辈人的眼里,90后这个标签它包含了太多的误解、曲解、无解。

我们不否认时代观念的差异导致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不同的习惯与表达形式,但就大众眼里的这个标签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澄清一下。

如下仅是个人看法,偏颇在所难免,如有不妥,还请谅解。

就大众所一直谈论和关心的问题“9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我有一个很简单的看法。

“垮掉的一代”一词最早出现在二战之后的美国,讲的是二战后的美国一部分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

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厌弃工作,拒绝承担义务,蔑视法纪,反对世俗陈规,讨厌机器文明,追求新刺激,寻求高度的自由,颓废、纵欲、沉沦。

据此我们可以说这是我们现代人类社会文明所不希望看到的,这群人所产生的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悖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恶俗和低俗,影响到社会精神风貌。

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们所理解和定义的90后这个群体,布满了思想低俗、行为怪异、低级趣味、不负责任、崇媚洋外、追名夺利、思想单一等。

人们的观念里存留着上个世纪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为人生拼搏向上的奋斗精神。

在我们追求的文化和信仰里,此等恶俗标签是受人唾弃的,简单的说,眼里是容不得沙子的。

当恶俗成为一种风气时,人们所担心的是这个群体是否可以担当起下一代社会文明建设的重担,成见和担心在根本上说是很有道理的。

社会文明是一群人的文明,当社会大家庭被分成若干个群体的时候,每个群体所产生的价值都是很重要的,这种价值的产生来源于每个群体的思想先进性。

在上一辈和上上一辈,他们在主导价值观几十年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体系,他们视这种生态为骄傲,为要后继有人,思想的灌输和指导当然不可避免。

在与90后这个群体在思想上产生冲突的时候,他们理所当然的认定自己主导的这种生态运营良好,适合长期传递,于是思想冲突进而转化为强行的定义。

我们90后的群体里不是每天都会演绎大众视线里所呈现的种种恶俗标签,在这里,也请更多的理性群众去观察,去审视。

90后们也做出了他们有价值有光环的一面,也许是人们的误解,他们在展现形式、思维习惯、行动方式上只不过个性化明显、知识化片面。

但这些糟粕我们都可以去绕开,去改变,去粗取精,为要精华。

我相信,90后这个群体的群体意识是足够重视我们社会所共同组建的生态文明的。

90后们在用一些人们看来不合理的、不正常的方式和做法来促进社会的进步。

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

请少一些标签,请多一份包容,请不要忽略我们的价值,也许个性化正是小球转动大球的必要润滑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0后女生的传统美德在哪里?
初出茅庐90后们怎么了?
“佛系青年”真的是个伪命题吗?
垮掉的90后,凋零的00后,年轻人怎么了?白岩松:他们活得太轻松
谁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
为什么反叛者都喜欢穿黑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