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板,你咋就失败了

老板,你咋就失败了

如题,这个老板是怎么失败的?

这位领导的名字叫朱允炆,他的公司叫大明王朝,简称“明”。注册于1368年,创立者是现任领导的爷爷,朱元璋。朱允炆从祖父手里继承公司到失败,历时四年,历史上有个专有名词“靖难之役”。

在这场叔叔与侄子的皇位争夺战中,最终小朱老板一败涂地,丧失了公司的所有权,自己也葬生火海或者是远遁他乡(千古之谜)。我通过小朱老板任用的五类人,复盘一下他失败的原因。

01

1.    没骨气的草包——李景隆

李景隆可以说是小朱老板失败的最大原因。有两点体现:李景隆是朱棣第一次南侵时候的军事主帅,由于自己的白痴行为(后面举例说明)导致了南军的多次失败。朱棣攻打到南京的时候,正是这位李景隆打开了南京的城门,倒戈投降。

李景隆可谓是家世显赫,他是开过功臣李文忠之子。李文忠朱元璋所封开国六公爵之一,可以说和徐达,常遇春齐名,但是事实证明,将门不一定出虎子,更多的是纨绔子弟。从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这位纨绔子弟的性格。朱棣帅兵出征,时任主帅的李景隆围攻朱棣的老巢北平,当时北平城防空虚由朱高炽镇守。李景隆围困北平后,朱高炽故布疑阵凭借自己的小股兵力出兵偷袭,李景隆竟然吓的手足无措下令军队后撤,当时的都督翟能认定此乃疑兵,此时城内更加空虚,率领自己的部下猛攻北平张掖门,就在城门即将攻破的时候李景隆竟然下令停止攻击。原因很简单:他不想让别人把功劳抢走。战场瞬息万变,有这样的主帅,何愁不败。

李景隆胆小如鼠,嫉贤妒能,毫无气节的倒戈投降,却被朱棣称为“靖难的第一功臣”,被封为太子太师(熟悉古代官职的朋友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高的荣誉)。

02

弱智的忠臣——黄子澄

在黄子澄的年代黄子澄可以说是读书人的楷模,在当年的科举考试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三。深的老皇帝朱元璋的信任,并在临死前嘱托朱允炆,这个黄子澄是可以用一辈子的人。而朱允炆也对黄子澄非常尊重,以自己皇帝之尊也称呼黄子澄一声“黄先生”而不直呼其名。

事实证明,黄子澄虽然书读的好,但是治理国家方面确实一个十足的弱智。且不说前面提的李景隆就是黄子澄力荐的,从下面这个故事中就可以体现出这位探花同志的幼稚与白痴。建文帝上台以后力主削藩,在上台的一年之内就接连处理了周、齐、湘、代、岷诸王,并准备对燕王下手,机会来了,同年五月是朱元璋的忌日,按理来说朱棣是要来给老爹上坟的,可以趁此机会把朱棣一举擒获。但早在四月份朱棣就有计划的生病了,而且一病不起,为了向朝廷表忠心和对老爹的孝心,派自己的儿子代为祭奠,并且把自己三个儿子都派去了。事后证明这三个人自都并非等闲之辈,在靖难之役中长子朱高炽(明仁宗)镇守北平多次打退了南京的进攻,次子朱高煦作战最为勇猛,又一次在朱棣被包围后深入重围解救朱棣。即便是朱允炆不知道后来的事,当时把他的三个儿子扣住作为人质也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而这位黄子澄则认为应该把这三位放回去,理由是“不要让朱棣起疑心,避免打草惊蛇”。前面接连五个藩王都已经被干掉了,朱棣又不是傻子或者是聋子,再者如果不是对朱允炆的防备为什么不来给老爹上坟。黄子澄的幼稚可见一斑。不过黄子澄还是对得起小朱老板对他的尊称“黄先生”,南京城破后,继续反抗朱棣,在被捕后誓死不降,燕王朱棣(即明成祖永乐帝)亲自审问,黄子澄抗词不屈,被肢解而死。

03

 忠贞不二的能臣和硬汉——铁铉

山东的朋友一定对这个名字很熟悉,山东有多处“铁公”祠庙,其中最有名的的当属位于济南的铁公祠。此公历任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是燕王朱棣南侵的第一大屏障。燕王第一次南侵时,北军(燕王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到达山东。当时山东布政使铁炫收编了那些残兵败将镇守济南,当时的朱棣根本没有把这位铁炫放在眼里,但是这位多次打败了强悍的蒙古骑兵的亲王却被这样一个书生玩弄于股掌。史书记载,当时朱棣准备大炮轰城的时候,铁炫命人在城头举出木牌,上书“明太祖神位”,这样一个看似哭笑不得的举动却让当时的朱棣不得不放弃最先进的武器。

自古以来北方的政权要进攻江南,山东是必经之路,但是因为山东有此仁兄在,燕王朱棣不得不绕过山东,从徐州进攻南京。最终南京陷落,朱棣从南向北进攻山东,铁炫誓死不降,铁炫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身败被俘。我们看一下这位猛人被俘后的表现。面对誓死不跪的铁炫愤怒的朱棣令人割下铁铉的耳朵、鼻子,煮熟后塞入他口中,问他滋味如何?铁炫回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

04

  尽职尽责的雇员——盛庸

这位盛庸可谓当时南军(朱允炆的军队)第一军事人才,在接替李景隆成为南军总司令后,多次打败北军。有几次几乎就要命丧在他手,要不是小朱老板曾经对军队统帅说过一句“切不可让我背上杀害叔叔的骂名”,盛庸早就让朱棣死在自己的弓弩和火炮之下。盛庸与朱棣的对决也充满着传奇色彩,在盛庸和朱棣最重要的一次对决中,盛庸北面布阵,朱棣南面布阵,就当这两位当时最优秀的军事将领准备一决雌雄的时候,大风袭来,从南面吹来的风裹挟这黄沙(当时战场在河北),吹的盛庸的将士睁不开眼,朱棣借着风势一举消灭了南军最后的精锐力量。盛庸不是败给了朱棣,而是败给了上天。

南京被攻破后,这位军事主帅投降了朱棣,朱棣虽然给了官职,但是最终因为朱棣的不信任而被迫自杀。与他类似的还有名将安平,这位安平在靖难之役早期,是唯一一个被朱棣看得起的对手,在投降朱棣后死于锦衣卫之手。

05

只会流血的路人——方孝孺等

之所以称这些人为“路人”是因为他们在这场靖难之役中确实没起到什么作用,比如说这位方孝孺。方孝孺有一项记录,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灭十族的人。除了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又增加了学生一族。

纵观方孝孺的履历,在靖难之役中既没有像铁炫那样镇守一方,也没有像黄子澄那样给朱允炆出一些馊主意,虽然在靖难后期也给建文帝提了一些建议,但是已经无关紧要了。在建文帝时期,他主要的工作是给儒生讲学,并负责编纂《太祖实录》。方孝孺是那个时代书读的最好的人,学问做的最好的人,当时朱棣一方的靖难第一功臣姚广孝在朱棣进入南京前劝说朱棣,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当切不可杀害他,因为他是读书人的种子。这颗读书人的种子是不能帮助建文帝抵抗北军的,他能做的就是陪上自己的性命和朱棣抗争到底。

与方孝孺类似的还有一位叫黄观,他有一个创举叫“连中三元”,即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总共有六百多位状元,但是能连中三元者不过十几人,平均百年一个。黄观在得知南京陷落后,坐船南下投江而死。他们虽然没有能够改变什么,但是他们用自己的献血和信念实践了自己的忠诚,是值得敬佩的。

上面分析了五类人,小朱老板最终会失败是因为太相信第二类人(黄子澄),重用了第一类人(李景隆),招聘了太少第三类人(盛庸),没有及时发现第四类人(铁炫),身边有太多的第五类人(方孝孺)。这其实也不能全怪朱允炆,因为他的爷爷故意如此安排的,朱元璋杀掉了那些有能力的文臣武将,给朱允炆留下的是那些只知道死忠的读书人,而且也是多次告诫朱允炆要重用黄子澄、方孝孺之类的人。但是老朱同志没有料到朱允炆没有像自己一样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一旦国家有事朱允炆自己不能应付,而手下这群书生亦然。反观朱棣,他给儿子朱高炽留下来怎样的班底呢?是号称明朝最强内阁的“三杨”,这三杨中杨士奇没有学历,不是进士出身,出身贫寒,做过小公务员,其间还因为把官印丢了成为逃犯。、杨荣、杨溥虽然是进士出身,但是他们的品行和气节不能和方孝孺、黄观相比,南京城破以后他们没有选择尽忠,而是主动投靠了朱棣。但是这三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有治国之才,杨士奇善谋,杨荣善断,杨博老成持重,正是这三人的努力帮助朱高炽和后来的朱詹基开创了和文景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

小朱老板为什么会失败,相信你能从上文中得到答案。

对于国家或者说一个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人,也会是我下一篇要讲的内容,也是最近看《联盟》这本书的一点启发。

欢迎持续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成祖靖难始末
朱棣起兵造反,朝廷军数次可击杀,为何朱允炆屡次错失良机?-今日头条
明朝那些事之悲催皇帝明惠宗朱允炆
朱允炆占尽优势又手握天下兵马,为何会输给朱棣,如何才能赢
书生误国,并非虚言:细数这三个书生是如何让建文帝丢掉皇位的?
明朝之谜:明成祖朱棣为何会大开杀戒?恐怖的“瓜蔓抄”是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