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到底该怎么教?李玫瑾教授一针见血:先做好这3件事!

作者:许小猫   

来源:秋葵妈妈(ID:QKMM99)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没有什么比父母教育孩子更加需要智慧的了,我一生都在努力探求这种智慧。”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选择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既考验父母的智慧,也影响孩子的未来。

如果方法用对了,那么家庭教育就能事半功倍,反之,则隐患重重。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交给孩子这三把钥匙:有见识、有爱、有规矩。


有见识,能不畏眼前的难
 
网上有个问题:“见识对一个人的发展有多重要?”
 
高赞回答说:

“见识会帮助你正确理解你自身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以及和其他人的相对位置。它会给你勇气和判断力。”
 
行走世间,孩子总难免遇到沮丧的时刻,看不清前路,找不到力量,内心茫然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坚持。
 
而当他们看过更大的世界,拥有开阔的格局,懂得生活的真相,就能不畏眼前的难,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勇敢向前。
 
综艺节目《少年说》里,一个女孩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带她出门旅游。10岁前,女孩已经去了40多个地方,见过不同的山水人情。
 
起初,女孩只是新奇地经历着旅途中的一切,在日记本里写下内心的感受,在素描本上临摹看到的场景。


进入初中后,女孩才发现自己和同龄人存在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生物课上,当其他人在看课本,她想起自己去过的上海自然博物馆;

历史课上,当其他人在看图片,浮现在她脑海的是秦兵马俑的场景;

地理课上,当其他人在看插画,去过的吐鲁番盆地、帕米尔高原仿佛就在她眼前……
 
女孩自豪地说,因为自己亲眼见过和亲身经历过,所以她学起来总是兴趣盎然,效果极佳。
 

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过:“关在家里养的、没有见识的孩子,长大以后的情商都很低。”

见识能让孩子打开眼界,融会贯通,从而学得更好,走得更稳。
 
给孩子讲一百遍“长河落日圆”,不如带她去玉门关外,用双眼看着疏勒河上的斜阳,感受内心的震撼;
 
给孩子说一千遍“不读书的生活很苦”,不如带他去客运汽车站、火车站、高铁站和机场。

分别看看人们的穿着和谈吐,用心观察世间百态,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
 
有的父母也许担心,家里没有很多钱,没法做到带孩子四处旅游,怎么办?
 
见识,并不需要很多钱。有句话说得很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父母不妨告诉孩子,读的书多了,便能多一份坦然,经历的事多了,便能多一份达观。
 
如此,无论前路是风、雨还是坎坷,我们都能怀揣这颗平常心,稳稳抵达梦想彼岸。
 
有爱,能温暖漫长岁月
 
和一个姐姐聊天,说起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愁,可是和父母的关系却渐行渐远,不喜欢回家,到底怎么了? 
 
她告诉我,孩子不喜欢听父母唠叨与说教,与其用“大道理”把他们推远,不如花点小心思。
 
她的做法很简单,在大方向上引导孩子,同时每天把饭菜烧好,让孩子放学回家就能吃到自己喜欢的味道。
 
长期下来,只要一想到家,孩子就会不自觉加快脚步,开心奔跑。
 
姐姐的智慧,让我深感佩服。
 
烟火之中升腾的,不仅仅是父母做饭时锅碗瓢盆交错的音乐,还有孩子从细节中品尝出的爱与深情啊。
 
高分纪录片《四个春天》里,导演陆庆屹的父母,也特别喜欢做饭。
 
作为一对传统的小镇父母,他们用满满的爱养育了三个孩子,也尊重孩子的选择,支持他们去外地工作。
 
临近春节,孩子们都回家过年,父母会提前几天忙碌,熏香肠、做腊肉、张罗年夜饭……
 
做这些的时候,老两口始终满脸带着笑,每个动作都那么认真和专注。
 

当一家人围坐桌旁,吃着熟悉的饭菜,大姐庆伟分享回家路上的开心见闻,二哥庆松聊起工作里的有趣经历,父母再谈起邻居家送的那盆花,爱就在小房间里慢慢氤氲,弥漫每个人的心田。


 
其实,这哪里只是一顿饭啊?
 
那是孩子童年的味道,是跋涉万里后的惦记,是彷徨无措时的慰藉。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无论工作多忙,他每晚6:30都要和家人一起吃饭。
 
在餐桌的一个小时里,他会放下所有事情,专注在孩子们身上,问问她们在学校的感受、和朋友相处的故事,同时,两个女儿也会调侃他的长相和穿着。
 
这个过程里,一家人哈哈大笑,流淌的就是爱与关怀。
 
李玫瑾教授曾经指出,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温暖有爱的画面会支撑孩子成长。
 
这和美国作家诺埃尔的说法不谋而合。
 
“作为一个现代的父母,我很清楚重要的不是你给了孩子们多少物质的东西,而是你倾注在他们身上的关心和爱。
 
关心的态度不仅能帮你省下一笔可观的钱,而且甚至能使你感到一份欣慰,因为你花钱不多并且给予了胜过礼物的关怀。”
 
其实,父母爱孩子,从来不需要太复杂的方式,只要用心投入,就能让孩子感觉幸福。
 
每天花一小时,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让他们感受父母的慈爱;

发现孩子的进步,为他们取得的成绩而欢呼,引导他们认可自己的价值;

看见孩子的情绪,为他们遇到的困难出谋划策,给他们继续前进的勇气…… 
 
有句话说:“父母的爱和陪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最大力量源泉。”
 
被爱滋养过的孩子,能获得行走世界的底气,眼睛始终有光,不惧前路风霜。
 
有规矩,能助推孩子成长
 
那么,爱孩子,就是要无底线地保护和纵容吗?
 
李玫瑾教授的答案是否定的。
 
她说:

“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真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
 

十分赞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敬畏就要遭殃。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守住边界和底线,才能真正助推孩子往更远的地方奔跑。
 
作家刘墉是个特别严厉的父亲,在他看来,父母如果不舍得给孩子立规矩,社会上就会有人给孩子“长教训”。
 
因为工作原因,儿子刘轩从小生活在妈妈身边,享受着妈妈全方位的照顾,平时吃穿住行都不用操心。
 
可是7岁时跟随父母移民到美国时,进入陌生环境,刘轩极度不适应,变得胆小、自闭、不与人沟通。
 
为了让儿子树立坚强自信的品格,刘墉给他制定了很多规矩:

严格作息,不准偷懒;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仅要自己洗衣服,如果父母不在家,还要自己做饭。

此外,无论是看电视还是打电话,都要遵守一定的要求。
 
刚开始,儿子做什么都是磕磕绊绊的,甚至常常出错,难免沮丧,但刘墉并没有心软,“如果因为孩子的不适应就停止,那么孩子永远都不会得到成长。”
 
渐渐地,儿子刘轩成长得越来越优秀,他很早就会做饭、洗衣服,非常独立和自律,成绩也十分优异,后来进入哈佛大学读书。
 
谈到父亲的教育,刘轩心中满是感激:

“二十一年来,我讨厌你的严加管束,二十一年后,我感谢你的宽宏大量。我该起飞了,却莫名其妙地有点舍不得。”
 
令人感动。
 
有句话说:“谁能让孩子有主见又懂得妥协,既果敢又懂得顺从,谁就遏住了教育的关键。”
 
当一个人心中有规矩,行事有章法,始终怀揣一份敬畏和自律,就能走得笃定,不惧不忧。
 
 
很喜欢村上春树写的一句话:“孩子就像一颗小树苗,家庭环境就是浇灌的水。”
 
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

聪明的父母都知道抓住几个关键点,循序渐进地努力,助推孩子成长。
 
给孩子培育一些见识,让他们有格局,会扛事,就能不畏坎坷;

给孩子浇灌一些关爱,让他们有希望,有力量,就能活得舒展;

给孩子种下一些敬畏,让他们明是非,守规矩,就能人格健全。
 
如此,孩子就能迎着阳光灿烂生长,奔向无限可能的未来。
 
共勉。
宠粉福利来啦!!!

为感谢粉丝互动,小e妹特定制了一批“湖北e家庭限量笔记本”,作为奖品送出。获取方式:一个月内精选留言数超过30的粉丝,将获得限量笔记本噢;每人限领一本,数量有限,赶紧参与哦~


本文作者:许小猫,本文首发秋葵妈妈(ID:QKMM99)。情感秘籍、育儿心经,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关注我,一起做有远见的父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玫瑾教授:一定要在孩子12岁前立规矩,...
李玫瑾教授:对任性的孩子,要做到四个“不要”,值得父母们学习
李玫瑾教授:对任性的孩子,父母只要做到四个“不要”
​李玫瑾教授:越是聪明的孩子,越需要聪明的父母​!​
李玫瑾教授:一个优秀的孩子,一定有一个优秀的父母
李玫瑾教授:聪明的父母会偶尔“损”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