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己亥·元宵节——包头市第十一届鹿城元宵文化节优秀民间文艺展演

己亥年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包头市鹿城元宵文化节是包头市委、市政府在春节、元宵节期间为全市各族人民群众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而举办的大型群众性节庆文化活动,并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

     优秀民间文艺展演主要包括秧歌、高跷、划旱船、抬阁、脑阁、舞龙、舞狮、威风锣鼓、群众健身舞等表演方阵,突出展示原汁原味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精品。

包头市副市长王秀莲宣布包头市第十一届鹿城元宵文化节开幕并讲话

舞狮子

脑阁

脑阁中的“脑”是内蒙古地区的方言,是手举或肩扛之意,“阁”则是山西人对具有显赫地位人的称谓习惯,也有泛指供远眺、游憩观赏的一种架空小楼阁相似的景状描绘。其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晋、陕等地的民间社火“棍”的形式上。

包头地处黄河中游,天然地理位置成为了北方草原与中原地区的交汇带,多民族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不断的碰撞、交织、融合。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晋、陕移民带来的脑阁、抬阁成为独具艺术魅力的地方社火,被誉为“流动的雕塑、立体的图画”。

脑阁的表演过程离不开道具、音乐、舞蹈。扮演者每一个组合都是由一个成年男子将1到2个小孩“脑”在自己的肩上,舞者踩着以锣鼓、唢呐、钹镲等乐器伴奏的鼓点,左右摇摆,上下颠哒的行进。这些动作融入了马背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加之农耕文化独特的民间艺术,构成了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踩高跷

踩高跷,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

踩高跷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情景剧《重走西口路》

西口是走出来的,这是一个平和的人类迁徒过程,往返的人多了,西口就成为一个历史符号,记录下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鹿城百姓闹元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十一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将于9月2日开幕 新闻快讯 第十届临沂书圣文化节
【转载】民间高跷将赴韩展演
包头市笔会
【特别奉献】元宵节快乐
甲午马年 元宵花灯耀鹿城(一)
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