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氓》:对爱情义无反顾的女孩终将被辜负

《氓》约产生于卫宣公时期,是“卫风”里的一首民歌,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一首弃妇诗。它以弃妇的自述的口吻,生动地展现了她和氓从恋爱、结婚、到受虐、被弃的过程。

“氓之蚩蚩”,“蚩蚩”二字为“笑嘻嘻的样子”,也有理解为“忠厚老实的样子”。表面上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氓,实质上即便不能说是情场老手,也必须算非常有心机的。

正如王先谦在《诗三家义集疏》中的见解:“蚩蚩为戏笑之貌,此妇人追本男子诱己之时,与己戏笑,己悦之而以为美也。”

这个氓,他口头上说是“抱布贸丝”,其实真实目的是接近女主人公,而这个女子很快被氓的表面所迷惑,在没有对氓进一步了解的情况下便对其产生了浓烈的好感。以至于氓要走的时候依依不舍,她把氓送过淇水,乃至顿丘。

在那个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氓却没有合适的媒人,女子按常理只能推迟婚期。女子“不干脆”的言行让氓非常生气,而从这里氓的“愤怒”可以联想到是为后文“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埋下了伏笔,然而当时“恋爱脑”的女子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而为了维护心中的“完美爱情”,女子失去了原则,把自己终身大事的象征性地交给“占卜”。通过后文女子被休回家面临“兄弟不知,哩其笑矣”的尴尬境地,我们可以推测女子在决定嫁给氓时,一定受到过家人的阻拦,当她被遣回家时,才因此遭到了更多的嘲笑。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结婚流程当然不是绝对正确的信条,但女子这种轻易放弃原则也是不太理智的、值得反思的。

在等待氓迎娶自己的这段时间里,女子每日望眼欲穿地等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焦虑的心情十分难捱。“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在进行简单的占卜之后,便匆匆成婚了。并非要谴责女子的种种迷惑行为,墨酱真心觉得女主人公对婚姻是不太慎重的,这也为悲剧结局埋下了种子。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婚后的女子也是贤惠地挑不出啥毛病,她对贫寒的家境毫无怨言,且多年以来任劳任怨地操持着家庭。但是此番付出换来的是什么呢?当生活稍微有所好转的时候,丈夫的不耐烦与变心也随之而来。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个女子究竟犯了什么错导致男子厌弃?她什么都没有错,只是爱会消失、承诺会失效而已。“桑之未落,其黄而陨。”如果年老色衰也算错的话,那些相爱到白头的爱情传奇全都是谎言。

如果她真的有错,就是对爱情、对氓太奋不顾身了吧。于是女子自己也在反思:“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子沉溺于爱情中,便很难解脱出来;男人沉溺于爱情中,却说转身就转身。

如果年少时没有那么“恋爱脑”,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她无法想象,因为人的一生永远只能走一条路,她只是凭借自己的经历给全天下的姐妹敲一个警钟。

被抛弃之后的女子表现出倔强、自尊自爱的一面。由于当年自己做主,私定终身,却最终被休,如此“打脸”的经历让女子的兄弟对她嘲笑不已。“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但此时女子的内心已经很强大了,如果没有人能能够理解自己,那就自行反思。“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她的确没有错,但是却招来丈夫的厌弃,兄弟的嘲笑、周围人异样的眼光让女子感受到人情冷暖。由此,她也不再会依赖任何人。人生的旅程,本就多半是一人独行的。

回忆往昔种种,温馨的场面似乎还在眼前,可是女子的青春就是如此短暂,爱情的保质期就是这样短暂。“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算了,不爱我就拉倒。最后这句表现出女子的决绝,她将彻底与过去告别。

在男尊女卑的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男子虐待、抛弃稍微年老色衰的发妻是屡见不鲜的状况,而更是“常理”的是,男子不会因此而受到惩罚。然而,尽管男权社会已经远去,在“男女平等”的当今,依旧涌现出不少类似的悲剧。所以,《诗经·卫风·氓》引发的情感共鸣是可以穿越千年的,诗歌中蕴含的现实意义也是值得反思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定不能错过的)人生杂谈——人生的上午·下午
《诗经・卫风・氓》古代悲剧爱情真实写照
《诗经·氓》教案
《卫风﹒氓》赏析
《诗经·卫风·氓》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考查范围
诗经玩味:氓,弃妇还是休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