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北地梅香:30年后重读当年《妻女并坐偶感》及诗坛反馈再思考
30年后重读当年《妻女并坐偶感》及诗坛反馈再思考
文/北地梅香
编辑/落英小桥
老妻  东方兰梦
30年后重读当年《妻女并坐偶感》及诗坛反馈思考        北地梅香(刘景山)
突来灵感写斯情,万首诗中一首精。
倘若千年枯骨烂,后人传颂死犹生!
于岭城梅雪亭
2020-3-14 06:01
注:七绝《妻女并坐偶感》是我1990年除夕晚上 在故乡老宅,即景生情瞬间口吟之作,如今 到2020年除夕,不觉30年悄然过去。此诗获 奖多次并连年转载各省诗词书刊。我从小爱诗不辍,视诗如命,万首诗词歌赋,多为平 庸之作,自觉被时下公认的这首绝句或许成为精 品。我去千年之后,骨朽荒野蓬蒿黄土之中  ,此绝经过历史磨炼与考验,是金是石,尚未可知。若能经久传世,不被遗弃,才是真正诗中精品,到那时方可告慰我平生爱诗未竟诗魂之怀矣!
附一:两篇赏析文章:对国际著名诗人-刘景山-笔名 北地梅香两篇诗评同载于【2014年东北文学网】上。
1.  你捕我捉他想出
——刘景山《妻女并坐偶感》探微
( 天津 曹长河)
面对老妻心暗猜,无情皱褶掩桃腮。
当年风韵知何去,都到姑娘脸上来!
诗意这种东西极难捕捉,古人说它是  ' 竞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 '  。理论上讲,在生活中诗是无时不存在的,那为何还  ' 竞日觅不得'   呢?这一者与谁在 ‘ 觅 ’ 关系甚大;再者好诗原是不待 ‘ 觅’  而后来的。生活中一个不论巨细的‘闪点',激发了一种联想,于是抓住它用诗的语言进行升华,表达出来,这就是'有时还自来'的妙境。捕捉的能力如何,升华的本领怎样,大约是诗人区别于他人的一个很重要方面。
这首诗写的是日常一个平凡之极的家庭场面。当然,作者面对它已远非一次了。就是作者最熟悉的两个人,最司空见惯一个场面,在这种特定的瞬间发了一种联想,他以一种恰如其分的笔触勾勒了眼中所见,心头所想。更可贵的是以这样的小题材,留下了较丰富的“味外味”。
写这样一个生活细节,首要莫过于亲切,必须使作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因而他选择白描手法,并使语言口语化。全诗没用典故,不锻炼诗眼,也没下藻绘,设色功夫,使我们读来就像一家三口灯下闲坐那样安详,亲切,自然。作者的功力全部集中到四句诗的章法安排上,可以说铺得严谨,稳妥;转得潇洒合度,结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这首诗字面上只说一个自然规律,而字里行间所充盈的,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有看到后辈成长的欣慰。大而言之,隐约间还有个人类生命之短暂与人类发展之永恒的一些朴素的感受。前辈张伯驹先生对我说过:他衡量好作品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它读过一遍后,能否被记下来。依我的眼光,这首小诗,达到了这一境界。
注。此文载于,<东方潮> 1996年1期 新作点评 专栏。已被多家诗词点评与鉴赏大典转载。
女儿  凌波仙子
2.好诗不厌百回读
——喜赏刘景山 《妻女并偶感》感
(贵州 张胜儒)
我不善于写诗,但喜欢读诗,尤其喜欢读好诗。俗话说;‘ 宁吃仙桃一口,不吃濫杏一堆’。我对那些平庸无聊之作,只是一目扫过,再也不想多浪费自己时间。每当读到一首精品力作,则如获至宝,喜不自胜,总是反复吟唱,细细品味,如饮佳酿,如品佳茗,陶醉于美妙的意境之中。感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启迪。翻开每一期《梵净山风韵》,其中总有那么几首好诗,成为该书中的闪光点,照亮我的心扉。近读该诗刊总第24期载刘景山先生《妻女并坐偶感》七绝一首,突然眼睛一亮,真有那种‘驀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这首诗写到;面对老妻心暗猜,无情皱褶掩桃腮。当年风韵知何去,都到姑娘脸上来!    细品此诗,首先是立意新颖,不落俗套,而且蕴含哲理,以十分风趣的语言道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表现了豁达开朗和乐观的襟怀,十分耐人寻味。这首诗在谋篇布局方面,结够严谨,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读罢此诗,感觉到作者似乎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生动有趣的场景,老妻和女儿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正在饶有兴趣地看电视,此时作者却默默站在一旁,把目光聚焦在妻子和女儿的脸上,突发奇想,昔日美貌的妻子如今已经老了,无情的岁月在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当年的风韵到哪儿去了呢? 同时又看到脸上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儿,感到老一辈昔日的青春年华已延续到年轻的下一辈,如此代代相承,生生不息,这就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作者仅用一首短短的七绝,把产生于瞬间微妙的心理活动和盘托出,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怎不令人拍案叫绝!从造辞遣句来看,是以当代白话入诗,语言鲜活,明快流畅,易读易记,使人过目不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妻女并坐'这本是前家万户司空见贯而又十分平常的场景.在许多人的眼里是毫不经意的。但此诗的作者却别有心机,独具慧眼,于平凡中窺见其真谛,发掘出深刻的内涵,经过縝密的构思,进行加工提炼,从而写出如此美好的诗章。清代袁枚有诗云;'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平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辞'。这就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诗的题材无处不在,只要心有灵犀,善于发现,而且对其‘解用’,就可以写出绝妙的诗篇。
注:此文刊载于2006年梵净山风韵第3期总24期上。是梵净山风韵 副主编张胜儒先生在贵州省诗词研讨会上发言的评论文章,收录在《关于当代诗词精品战略的引例》一书中。
附二
东北论坛
佟江诗潮网
版主转发《妻女并坐偶感》两篇赏析反馈评论:
1.梦柳园评:转发两文皆佳,有助于大家了解北地君。既是同一个诗词学会,就应该有个交流平台。
2.钟山风雨评:
两篇诗析让人知道:写诗的体材随处可见,只是发现的灵犀是独有的。
3.禹山居士评:欣赏两篇赏析妙文,增进了对北地梅香先生的了解,敏锐的诗思和厚重的底蕴令人钦佩,佟江有先生助阵,蓬荜生辉,士气大增矣,再次感谢北地梅香先生的鼎力支持!
4.快乐飞舞评:
好诗好评!受益非浅诗来源与生活,必须学会捕捉加工!
5.东方如石评:迟赏好诗妙解,大开眼界,并对刘先生肃然起敬!
佟江有此大才助阵,今后更能兴旺发达!
6.金秋评:刘景山老师确实从小习诗,6岁能吟。多年历练达到意到诗成,一挥而就的境界,而且他不吝赐教,热心帮助别人学诗,是我们学诗词的好老师!在此致谢了! 在此告诉大家,刘老师还是书法高手,他的双手书法堪称一绝!
7.白山红萼评: 非常感谢梦柳老师和山月大姐使我有缘结拜这位德才兼备的全才老师。
我读过5月26日公主岭报全版介绍了刘景山的诗词创作,和书法成就,让我万分敬仰。
刘景山老师是国际著名诗人, 书法家,系多家诗书组织理事,名誉院长,顾问等职。诗书以入《世界汉语诗词大典》《世界美术大典》被当代推为
七绝句圣手......五律.《娶春》当年曾获全国迎春诗赛特等奖,应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并代表发言......
作者简介:北地梅香   国际著名诗人书法家。原名刘景山,字行仰,号苦寒阁主。1952年12月生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现供职于市教育科研所任科研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系世界多家诗书组织理事,名誉院长,顾问等职。工诗词,精鉴赏,善书法。诗豪放婉约兼而有之,格律严谨,极具韵味。尤善七绝,被诗坛推为“当代七绝圣手”,“当代中华诗神”,“国际桂冠诗人”。获“世界诗词艺术终身奖”。著有《苦寒阁诗稿》,《梅雪亭诗话》,《行仰楹联选》,《梅香墨迹集》与著名书画家黄永玉合著《中国当代艺神-----黄永玉,刘景山双人集》等。
菊野文化传媒编辑部组员:
诗词: 大筱   罗学贵
诗歌: 钟金洲   古道西风
槐花飘香  新新
五月雪   任绪华
组稿:罗学贵   湘子
明月心  徐志杰    秋实
主播:深谷幽兰  周珮云
孙立彤   乐怡   蓝天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28妻女并坐偶感(外一首)
诗之忧[七绝]
唐宋风韵诗笺 第594期 || 诗词赏析
白永春诗词二十六首
暮春思/春末偶感(七绝)
七绝•学诗偶感(二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