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云起云落 || 张维舟(河南孟州)




看云起云落

文/张维舟

编辑/落英小桥

我喜欢在郊外的山坡上看云起云落。

四周静悄悄,远观碧空如洗,云起云落,甚是惬意。

白云朵朵,那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呀,它们不时地变幻着自己的模样:时而像洁白的棉絮,舒卷着舒卷着,时而像无数只绵羊奔涌着奔涌着,时而像雪浪花飞溅着飞溅着,时而像崇山峻岭兀立着兀立着……当然有时也呈现别的模样,如夏季黄昏,落日像橙红透明的大红灯笼悬挂在天边,天边的云霞都成了燃烧不熄的篝火……

还不止如此呢,你若是一个有审美能力、感情丰富又具有想象力的人,就会从动静变化中发现真正属于你的云:你会发现绰约多姿的睡美人,你会发现浩瀚的戈壁中伴着铃声缓步走来数只骆驼,你会发现万顷碧波中一叶小舟在荡漾,你还会听到草原上从远处传来的牧歌那么高亢嘹亮……

这一切都很朦胧,很不确定,甚至似是而非,只因为你感情丰富,想象奇特,独具慧眼,那云才能成为你的审美对象,成为你自己的审美发现,成为你的爱,成为你心中甜美的歌,进而永远珍藏在你的心头。

我常想,时下多少艺术家醉心于先锋艺术、前卫艺术,更多的人在大谈特谈什么神韵、风骨、简淡、飘逸、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还有动和静、虚和实、形和神、有和无、正和奇,等等。他们为什么没有留意抬头就能见到的天边的云哪?看那云起云落,或长天一色,或风云激荡,或霞光满天,或残阳如血,它们无言,却蕴含了所有的美学原理,它们无声,却是天籁,蕴藏在人们心头歌唱——它们生机无限,风光无限,意蕴无限。

我常想,现在全世界都出现了“旅游热”。年轻人旅游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中老年人旅游则是为了寻找精神栖息之地。他们各有所见,各有所得。而我要说的是他们中有几个留意抬头就能见到的云哪?那是比什么都美的景观,它们多姿多彩,无一雷同,不可穷尽。云起云落,给我们多少美妙的遐思和深情的眷恋啊!

云起云落,无声无息,可是它永远给我们展示着,讲述着,启迪着——没有开始,没有终结,也没有重复。云起云落,那是生活,那是艺术,那是历史的长卷,那是宇宙的浓缩,那是大道至理,那是无言的禅机,那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那是中国哲学的天地人,那是《诗经》的风雅颂,赋比兴。

观云,是一种心境,一种状态,读云,则是哲学,是美学,是悟道明理,是享受生活。读懂云,就读懂了大半世界大半人生。“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这是观山;“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是观湖;“滚滚奔腾的太平洋啊,提起它全身的力气要把地球推倒”,这是观海……

我则喜欢在郊外的山坡上看云起云落……



作者简介:河南孟州人,江西师专退休教师,副教授,任教期间曾担任过鹰潭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和学院教务处副主任。是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鹰潭作家协会会员。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芦甸评传》、散文集《读书杂谈》、散文集《守望》,参编《芦甸诗文选》《天涯三人行》。近几年在海内外华人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二百多篇。《芦甸评传》填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芦甸研究的空白。《读书杂谈》被中国伯乐文学研究所评为一等奖。论文《和谐伦和整体观》被收入《海峡两岸道教论坛文集》,与张炜合作《龙虎山文化的界定及其特征》为2015年炎黄文化研究会六省大会论文集采用。近期主持编纂《道文化纵横谈》(40万字,沈阳出版社出版),又协助编辑《月湖政协》文史部分。

菊野文化传媒编委会

诗词: 大筱  

 罗学贵  北地梅香  钟华戟

诗歌: 钟金洲  

 槐花飘香 湘子  新新  五月雪   

组稿:罗学贵   湘子  剧明水  伤木

石峰  明月心    秋实  李汉军  枫叶红

主播:伤木   初一  真实

柳音  深谷幽兰   钟金洲    宴平乐  

主编:菊野芳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种境界,叫独而不孤
人到晚年才明白,以下四件事,会消耗福气
给人生留一个“缺口”(深度好文)
把握人生天道 方能游刃有余-【人生之感悟-15】
“家出三人,注定衰败”:这些亲人还不如小人,让家道中落
人生中永远不过时的---哲学短语(13)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