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舌尖上的苞米面

        昌滦乐一带的老百姓,一直管玉米叫“苞米儿”,管玉米面叫苞米面。一提起苞米面,脑海中马上就会忆起这样的情景:母亲身体微微前倾,站在在氤氲着热气的锅台边,旁边风箱上放着一盆和好的苞米面。母亲从盆中挖起一大块苞米面,用两手抟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然后熟练地“烀”在烧热的大锅壁上,锅底通常是烧着一锅开水或者炖着豆腐白菜。贴满一圈后,盖上大锅盖,然后大火猛烧。大约半小时后,停火,揭开锅盖,一锅金黄的玉米饼子就做好了。纯苞米面做成的玉米饼颜色虽然诱人,但口感粗砺,咽下去的时候还有点“剌”嗓子,对于我和姐姐来说,还是苞米面发糕吃起来比较顺口。

       母亲做的发糕很好吃。她预先将白面和苞米面按比例混合,加入面肥、糖精或白糖,用温水和成稀稀的面团,放在热炕头,盖上棉被发上半天。等面团“膨胀”到顶出盆盖了,就可以做发糕了。母亲习惯把全部的面团均匀地涂在屉布上,熟了之后再切成方形、菱形等我和姐姐喜欢的形状。这样的发糕蒸熟后吃到嘴里,甜甜的,喧喧的,白面的加入减弱了苞米面粗糙的口感,增加了柔韧的香甜,放凉后也不会变得硬邦邦。有时候,母亲也会用发好的苞米面摊成薄薄的玉米饼,出锅时带着焦黄浅褐的“嘎巴儿”,我和姐姐不怕烫嘴,抢着“尝”,感觉味道不比过年过节时的高级点心“槽子糕”逊色。

        除了以上两种,我还经常吃到苞米面掺和白面和萝卜丝或各种野菜蒸出来的“疙瘩”,还有用白菜叶“乱”出来的玉米糊糊,还有用干菜和苞米面掺和蒸出来的菜团子。但相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吃发糕和发面玉米饼。

        四十年前的农村,以苞米面为主食,是有历史原因的。那个年代,小麦产量低,经济条件差,不能天天吃大米白面,得间杂着粗粮吃,一家人的口粮才显着“出息”,所以苞米面经常出现在农家的餐桌上。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苞米面也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大米白面成了主食。现在人们的饮食趋于多样化,提倡健康饮食、返璞归真,粗粮又被推上了舞台,成了餐桌上的新鲜物。

       苞米面,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玉米已被列为谷类食物中的首位保健食品,被称为“黄金作物”。经研究发现苞米面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纤维素等,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预防肠癌、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也是糖尿病人的适宜佳品。

        我在3月份查了一次全血,单子上显示血脂偏高,医生建议我多吃粗粮,多运动。生性懒惰,运动坚持得不好,但粗粮还是能接受的。于是,我成了单位对面馒头店的常客,因为那里卖一种萝卜馅苞米面包子,既符合医嘱,又挺好吃,两全其美。有几次出去吃饭,我选了气象局东边的那家老东北,贴饼子花卷熬大鱼挺正宗的,大家可以去尝尝。

        其实,童年时的那个阶段,食品匮乏,本来是该心酸,但那时的日子既简单又天真,有说不出的快乐。如今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懒得动的话连饭都不用做。时间一晃而过,童年的记忆,仿佛就在昨日;从农耕文明走到工业文明技术的进步使得苞米面推出了主食的舞台,不再局限于地域和时令,但是对老百姓来说,顺因自然、亲手做合适的食物更意味着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某种延续。希望那饼子、糊糊、发糕、菜团子的香气永远氤氲在生命中。

欢迎您和我们一起讲述自己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豆玉米面发糕
自制玉米饼 —— 比德克士的蛋糕还好吃 玉米又名苞谷、苞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多食玉米对人体健康颇为有利。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
教你做烫面玉米发糕,搅拌几下上锅蒸一蒸,比面包还好吃!
烫面玉米发糕,简单操作零失败,松软蓬松,比蛋糕还好吃!
这玉米饼又软又嫩赛蛋糕,不用手和面,搅一搅,早起10分钟就完成
简易玉米发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