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厥阴之寒,是肝闭脾阳,一时之寒(肖春宏老师)

*厥阴之寒,是肝闭脾阳,一时之寒

乌梅丸之消渴是饮而不止渴,与火无关,乃是水不归正化,与五苓散之渴一样。

换句话说,就是喝多少水,水也不参与代谢化成津液,缺津液则渴。

这是邪气入厥阴,使肝气逆乱,影响脾生化与输布津液。

人之所以感觉渴,是津液不及,无法滋润,津液需先气化,才能运行不断。

五苓之渴,是水湿郁停,阻碍气化通路。

厥阴消渴是下焦本寒,无力气化,上焦之火虚浮,下焦生源不及,上焦火之灼烧,中焦无力运化。此乃消渴之根源。

厥阴之寒,并非下焦肾虚寒。如果是下焦肾虚寒则为少阴之寒。脾阳虚为太阴之寒。这就是陆渊雷提出的千古疑问,厥阴之寒从何而来?

厥阴之寒,是肝闭脾阳,一时之寒。

肝闭脾阳则下利,肝挟胃气上逆则气上撞心。

全身寒是少阴病,肠胃寒是太阴病。厥阴寒则没地方了。故陆渊雷首次发出厥阴寒之问!

火虚浮,上热下寒,这是少阴病。

现在不存在厥阴寒之疑问了,已经解决,陆渊雷在九泉之下放心了,乃是肝闭脾阳。

厥阴病,既然是下焦寒,厥阴病怎么会有厥热胜复,当热复时下焦自己会突然不寒了?!

只有认为厥阴之寒是“肝闭脾阳”才能解释通厥热胜复。

正与邪斗,当正胜邪时,肝不闭脾阳,热复。当正不胜邪时,厥冷。

如此,则将伤寒论之厥阴篇一线贯穿而拿下!

用一线贯穿,将厥阴篇所有问题,符合临床实际解释通,至写要写70页。

何为肝闭脾阳?

脾阳来自于肾阳,肝气乱则不疏泄肾阳,这叫肝闭脾阳。

脾阳靠两阳温,象烤烧鸡一样,一题心阳,二是肾阳。心衰之人都无食欲,或饮食废。

厥阴病表面形式也呈上热下寒。但是上热下寒不都是厥阴病。

是不是厥阴病,要看病机。

上热下寒且脉弦,一定是厥阴病。

肝因寒而闭,疏泻升发之功不得施展,肝胆脾胃同属消化系统,他两之间功能相互协调。一但寒凝厥阴,少阳之阳不得温煦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肖老师讲乌梅丸
“肾为胃之关”探析
卷之十八理集雜證謨
消渴(糖尿病、黄疸、淋病)的中医逻辑
传世孤本秘籍
中医传世孤本秘籍·实验系统医学(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