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让家长省心的孩子,说来说去还是这个能力培养到位了


作者:大J

来源:大J小D(ID:jiayoubaobao2015)

曾经,有同事问我,你知道为什么很多人能吃生活的苦,却不能吃学习的苦吗?

我摇头。
同事笑着继续说:“因为生活的苦,是它主动来找你;而学习的苦,是你去主动找它。所以大部分人是不愿主动去找“苦”的”。
自己开始研究育儿,用过很多方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每当有一些成效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前面那个笑话,心里对自己说:
“嗯,用了这个方法,主动学习也不算是找”苦“了吧”。
关于培养内驱力,我写了不少文章,今天就梳理了几个常见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但愿“学习使我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 的终极目标能早日实现。
问:如何让孩子在不太喜欢又很重要的事情上产生内驱力?
孩子暂时不感兴趣,但的确是为了孩子好的那类事(比如写字、阅读等),首先要和孩子达成一个共识:
这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长要做的是以自己多出来的一点点人生经验帮一把。
1、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做到 
每个孩子天生就有自我发展和探索的驱动力,但是这个本能的驱动力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增强或者削弱。
首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孩子掌握这件事的能力和水平。
遇见一个复杂的事情,不如从最简单的开始,比如之前推荐过的:微习惯法(把宏大目标拆解为再简单不过的小计划)其实也可以用来传授给孩子。
比如,小D需要开始写字了,我就会使用“微习惯”的核心,和她说,每天就写5个字,写完就结束。写的“鬼画符”,我也不评判,而是去放大她“做到”的结果。 
慢慢,这些就变成了她内心的标准,自己会和我说,你知道吗?我花了很多时间练习,我是这方面的“专家”了! 
在这个过程中,她自己给自己提出了要求,而不是靠外力的。 
这种不费劲就能“做到”的体验,其实也是每个人内驱力的一部分。 
2、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 
如果你认为某个习惯很重要,不如试着在生活中不断地把达成某件事的好处翻译成孩子听得懂的语言:
想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不如试着帮助他先发现认识字的意义:你看,这些是字,文字就是可以帮助我们把说的话记录下来;
学习数学和计算的意义:去超市买东西,计算金额,很长的话用一个公式就可以表达了,数学就是这样一门简洁优美的学问。
再进一步,我就会让女儿“以教代学”,让她把我教她的知识再“教会”我,这个创造意义的过程也是玩中学的一种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孩子想做得更好的意愿 
3、让孩子看到:家长是怎样做到的 
家长的榜样力量是最好的示范,让孩子看到,自己是如何选择艰难但美好的事情,并且做出成果。 
你自己努力的过程,可以让孩子看到,原来任何人都是有困难需要解决的。
这本身也是让孩子明白真正有力量的人,并不是不害怕困难,而是全然接纳自己的害怕和困难,但仍然愿意向前一步尝试克服困难。
问:哪些行为不利于、甚至摧毁孩子的内驱力?
1、家长无意中给孩子传递的完美主义心态 
似乎,我们总怕孩子不够尽力、努力,所以一旦发现一点不如预期的问题就忍不住指手画脚或者希望他们能多坚持一下做得更好。
你再好好写一下,这个写得不对
你再试试看能更好
这样看似高标准严要求的说法,反而有可能让孩子产生早期完美主义心态,甚至造成焦虑。 
孩子也许会因为写错了一个字,而反复地用橡皮擦,把本子擦破,写了无数遍。这样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们,无法正常阅读、书写、完成考试。
2、过多的干涉孩子的自由和时间 
拿我们常看到的那些鸡血满满的日程,看着很合理,为孩子负责,其实只不过让孩子一次一次地听从了家长的权威和安排。 
当孩子没有自由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热爱和激情,体验玩中学的乐趣,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会锐减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答应孩子写完作业就有1小时自由时间的,和要求孩子写完一个作业接一个作业相比,哪个孩子的内驱力会更强? 
聪明的家长不会用父母的身份来镇压,而是开始懂得适当留白。 
3、过度关注结果
过度关注结果,容易让孩子刚刚萌芽的兴趣进入了“自我保护”状态。(喜欢钢琴了,就马上报班,喜欢英语就联想到今后自信表达演讲的激动场面)。 
不如设定阶段性努力的目标和奖励机制,即使孩子未达成心中的预期结果时也试着安慰、鼓励、接受开始。 
如果孩子有机会按照自己节奏来体验,来感受,来享受过程,反而更有机会体验到自驱力带来的滋养:
那是“自己”要做到,而不是“爸爸妈妈”要求我做到,那是自己真心想要的努力,那不是累。 
比起结果,我更希望孩子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酣畅淋漓、绞尽脑汁的快乐,那种内心充盈、灵魂自由的感觉,会激励她为了自己而去努力的。 

问: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有哪些沟通技巧?

让孩子自发变更好的过程,肯定少不了家长鼓励,正确的夸奖方式可以激励孩子变得更好,不断自我挑战,用成长型思维去夸赞和鼓励孩子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夸奖孩子可以改变的品质,夸奖努力的过程 
夸“聪明”,不如夸“努力、动脑筋了”等这些可以后天改善的品质。
“你真棒、真聪明”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因为聪明才被夸奖,而避免挑战,避免做让他们显得不那么聪明的事情。 
2、使用描述性语句,强调努力的标准
拿夸孩子“画得真好!”来说,孩子是不知道被表扬的地方到底是什么的,也就不清楚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们可以这么说:“我喜欢你画画时拿笔的姿势,很标准。”
这样孩子就知道了“原来是我握笔姿势得到了表扬,那我下次再画画时需要保持这样的握笔姿势。”
这个方法也特别适用于你希望孩子改进的地方。 
3、不轻易夸奖太容易完成的事
高频率的夸奖,其实反倒稀释了夸奖的激励性,久而久之会对你的夸奖免疫。 
4、不过度夸奖孩子本来就喜欢的事
会让孩子对自己做这个行为的动机产生疑惑,“我到底是真的喜欢做这件事本身呢?还是我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才做的呢?”
有的孩子会因此改变对这件事的看法,甚至变得不再喜欢这件事了。 
5、尽量避免和他人对比的夸奖
这样的夸奖确实会让孩子的关注点变成了“超过别人、赢过别人”而不是掌握这件事这项技能本身。
于是,他们所有的动机都出于争一个输赢,也就会出现怕输、怕失败、好胜心过强的问题。
问:逼出来的自律是内驱力吗?如何转化为真正的内驱力?
靠父母叮嘱和严防死守,这样的孩子也许可以表面很自律,但这样的驱动力是源于外界的,一旦没有了父母紧盯,他们可能就不会再去努力了。
这一点想必大家都明白,转化为真正的内驱力我认为需要这3点:
1、亲密感
培养内驱力的第一点,就是让孩子觉得自己值得,自己是被深深关注和爱着的。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变得更好。
但我们常常以爱的名义去让孩子做一些我们认为对的事情而过度控制,却低估了爱的力量,亲密感就这样一次一次被破坏了。
2、力量感
人,都是害怕无力的,发现自己没有能力,本能就会逃避或放弃,有时还会为了掩饰这样的的无力感而表现出:我不介意,我只不过不想做,我就是这样的了。
这样的无力感积累多了,就容易变成习得性无助。 
而这时候去逼迫孩子强大、自律,常常是最容易影响亲子关系,而且家长确实也容易因此陷入“孩子教不好”的担心焦虑怪圈。 
日常生活中,尽量多创造小事,让孩子体会成功。也要做孩子的欣赏者,他们每次的“做到”,哪怕是我们以为的“小事”,都能主动喝彩。 
3、控制感 
1岁孩子开始什么都说“不”、2岁开始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这些我们所谓的“叛逆”、“不听话”,其实就是他们在追求控制感。 
所以我建议在安全的范围内,父母认清界限,多让孩子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时候。
进食后总是喜欢抢你喂辅食的勺子,不妨就给她一把勺子让他承担自己吃饭的责任;
刚会走路后的总是喜欢去厨房卫生间捣乱,不妨让孩子参与到部分的家务中来;
2岁后的孩子每天要自己选衣服,也许搭配很难看,但不妨给予他自己做选择的责任。
亲密感、力量感、控制感,这个铁三角对应的就是被爱、被相信、被认可。它们越稳固就越能形成正向循环,内驱力就越来越强了。

问:激励孩子变更好,用什么样的激励方式比较好?

1、奖励“心流”,保护热爱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喜好,我是非常珍惜孩子投入到热爱中那份可贵的专注力的。
每次小D可以自发地沉浸在自己热爱的事情(哪怕只是玩耍),我都会去奖励她。
这么做就是让她明白,这样的“沉浸”体验是值得被肯定的。小时候积累这样的体验越多,以后才能迁移到其他方面。 
2、奖励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拿写字来说,对于刚刚开始握笔写字的她来说,端正写完一整页,这就是“万里长征”。这时候为了鼓励她,我会和小D说 
写字就是一件很难的事啊,所以做到才厉害。
我们今天开始坚持每天写一页,写完了,可以贴个贴纸,连续有了10个贴纸,就能奖励小D一个心愿。因为可以坚持10天这么难的事,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低幼孩子形成习惯往往是最难的,很多时候习惯一旦建立了,其实抗拒就少很多了。
连续写了一星期后,其实对于写字就没那么抵触了。10天后,我会按照约定给奖励。
但更加关键的是,在奖励时,我会指出她做的过程的闪光点,可以坚持,写得越来越好,速度也上去了,也没那么累了。
就让小D发现,虽然有奖励,但是这个过程中自己收获的,远远比奖励多得多,为下一步做准备。 
3、外在奖励渐渐退出
物质奖励可以成为“孩子暂时不愿意做某些重要的事”的助推器,是可以偶尔使用的。
但长期的物质奖励一定是会削弱内在动力,比如用钱给孩子坚持练琴、做家务。
因此,当我们决定给予孩子奖励时,最重要树立的一个观念:暂时的物质激励是为了今后的不给。
讲清楚激励孩子的目的、激励正面行为重复发生(而不是收买),并逐渐引导孩子将外在动力转化成内在动力。 
从我开始在公号写下第一篇育儿心得到现在近7年了,小D已经渐渐长大、向着越来越独立自主的路上走去,将来的人生道路上,我肯定不能随时随地陪伴她的。
如果在她远行的行囊中放一件礼物,我想那毫无疑问就是内驱力。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滋养下,激发出属于孩子心中那自带火焰。

本文作者大J,世界500强前高管,国际融合教育专家。500万父母关注,擅长儿童全脑启蒙、亲子阅读、在家早教, 分享最新育儿理念。著有育儿畅销书《爱上阅读的秘密》系列,《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系列三部曲。欢迎关注她的个人原创公众号“大J小D”(ID:jiayoubaobao2015),大J小D公众号对话框输入:假期,可领取1-12岁实用优质可打印学习资源。

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夸奖孩子的技巧
你真的会夸奖孩子吗?家长必须要看的那些窍门!
父母夸奖孩子需要技巧
“夸”出好孩子
重庆少儿演讲:这样夸孩子比“你真棒”更好
如何夸奖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