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中宗为何被废?只因他的一番言论吓到了武则天

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驾崩,终年五十六岁。同月,皇太子李显继承皇帝之位,是为唐中宗。当时唐中宗已经27岁,正处于人生中的盛年阶段。如果他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干出一番事业。然而,还没等唐中宗将皇帝宝座捂热,他的皇帝之位就被皇太后武则天给废黜掉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起唐中宗的皇帝之位,其实得来的也是相当不容易。他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在他之上还有两个同父同母的哥哥,分别是皇五子李弘、皇六子李贤。

李弘于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皇太子。由于他品性纯良,孝顺仁德,因而被唐高宗寄予厚望。然而不幸的是,675年,李弘在随帝后出行洛阳时猝死,终年二十三岁。由于李弘生前在许多政见上都和他的母后武则天背道而驰,而且李弘也是武则天掌控朝政大权的最大对手,因此在包括《新唐书》和《唐会要》在内的诸多史书上均猜测李弘是被武则天所毒杀。

李弘死后,李贤被立为皇太子,成为大唐帝国未来的接班人。不过武则天对自己这个儿子却非常不满意,时不时就训斥他不懂为人之子的孝道。679年,武则天安排手下在太子东宫中搜出数百副铠甲,并以此为名义指责太子欲图谋反。李贤百口莫辩,被废为庶人,几年后在流放地巴州被武则天的亲信丘神勣逼迫自杀。

李贤被赶下台后,唐高宗和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被立为皇太子。李显昏聩无能,意志软弱,他和他的父亲唐高宗一样,受到自己妻子的支配。不过,也正是因为李显的软弱无能让武则天对他彻底放心,所以他的太子之位反而比他的两个哥哥要稳定很多。

唐高宗驾崩后,李显毫无争议地继承了皇帝宝座,不过这中间还有一段小插曲。按照传统,皇帝去世,太子应在第一时间即皇帝位于柩前。然而武则天可能是为了测试自己的权威是否不容侵犯,她故意将太子的继位事宜拖延了整整一个星期,结果令她相当满意,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对此提出质疑,武则天用这段小插曲验证了自己才是大唐帝国的实际统治者。

唐中宗继位后,很快就表现出了一个蠢货的本质。他在自己妻子韦皇后的怂恿下,任命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宰相。结果这一任命立即遭到了众人的一致反对。武则天自然不满意儿媳想要通过提高娘家人地位而掌控朝廷的企图。那些期望皇帝能乾纲独断,从武则天手中夺回皇权的大臣们也不满意,因为放任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朝廷出现第二个“武则天”,而韦皇后显然要比武则天愚蠢太多。

对唐中宗这项任命最反对的大臣当属中书令裴炎。他出身于著名的世家大族“河东裴氏”,早年通过科举以明经及第,之后便青云直上,直至位极人臣。可是,一旦唐中宗的任命得以实施,裴炎手中掌握的大权势必会被分走许多,这显然损害到了他的切身利益。于是裴炎就向皇帝提出强烈抗议,可刚刚当上皇帝的唐中宗却真以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他鲁莽地对裴炎说道:“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我就是把整个国家都让给韦玄贞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更何况一个小小的侍中?)

听到皇帝的这番言论,裴炎的表情几乎可以用目瞪口呆来形容。于是他急忙将唐中宗的这番言论报告给了武后。武则天向来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愚蠢,但却想不到他会蠢到这个程度。一个英明的帝王应该做到不喜形于色,不溢于言表。即便真要展现天子的雷霆之怒,好歹也得等到自己真正掌握了国家大权后再耍威风。可眼下这个皇帝才刚刚执政了五十多天就急于夺权,而且手段拙劣,毫无技术性可言。如果听之任之,那包括她自己在内的这些“老家伙”们将来哪还有立足之地。

于是,武则天立即下令让裴炎与宰相刘祎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率军入宫,并当众宣读太后懿旨,将唐中宗废黜为庐陵王。唐中宗不服,对众人说道:“我何罪?”武则天说:“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唐中宗在当了五十多天皇帝后就被稀里糊涂地赶下了台,取代他位置的是他的弟弟李旦,也就是历史上的唐睿宗。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中宗李显一生两次被立为皇太子,被两个女人操纵,后被至亲所杀
唐高宗临终前,为何给武则天继续干政的权力?他为何没想到后果?
武则天称帝后,她的子女最后都是什么下场?只有一人得以善终!
武则天的四个儿子哪个当过太子,哪个又当上皇帝,结局都是如何?
六味帝皇丸唐睿宗李旦:两次登基三次让位,四兄弟唯他善终
裴炎助武则天废掉了唐中宗,最后却被处死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