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根系大槐树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流传了600多年,一直到现在仍然诉说着思乡寻根的情怀。

元末明初,战火不息,天灾不绝。元末起义军揭竿而起,元朝末年的水旱灾害,据《元史》载,山东18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两淮地区8次。大蝗灾亦有18次之多。再加上明初“靖难之役”,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变得人烟稀少了。(《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载:“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

大槐树在洪洞县城北约1公里处汾河的东岸,相传始植于汉代,故名汉槐。唐太宗李世民在距大槐树不远处修建了一所广济寺,殿宇巍峨,香火很盛。山西移民主要今晋南与晋东南一带的太原府、平阳府、汾州、沁州、泽州、潞州、辽州等。其中平阳府人洪洞人口最多的一个县。洪洞交通便利,因此,洪洞成为移民的集散地。民国《洪洞县志》卷七《舆地志》:按《文献通考》,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集会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 动身一般是在秋收后,为的是多积攒点安家落户的费用。飒飒秋风之中,树叶凋落,一个个老鹳窝更加醒目,加上老鸹的凄凉叫声更是令人感觉凄凉。故土难舍,忍不住频频回首,再看一眼故乡。路远了,村舍看不见了,映入眼帘的唯有那棵巍峨的大槐树和错落其上的一个个老鹳窝。这就是后来说的“山西洪洞老鸹窝”。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都督金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徙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民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文献中记载的往东昌移民,从洪武二十一年起,至洪武二十五年止。明朝东昌府辖315县。3州是:临清州(州治今山东临清),辖丘县(今河北丘县东南)、馆陶县(今山东馆陶东北);高唐州(州治今山东高唐),辖恩县(今山东平原西南)、夏津县(今山东夏津)、武城县(今山东武城);濮州(州治今河南濮阳东北),辖范县(今河南范县西南)、观城县(今河南清丰东北)、朝城县(今河南南乐东);聊城县(今山东东昌)、堂邑县(今山东东昌西北)、博平县(今山东茌平西)、茌平县(今山东茌平)、莘县(今山东莘县)、清平县(今山东高唐西南)、冠县(今山东冠县)。今山东临清、高唐、平原、夏津、武城、东昌、茌平、莘县、冠县一带洪洞移民村落分布比较密集,印证了文献记载。另一个洪洞移民村落密集地区是今菏泽市。菏泽,明朝属兖州府。明朝官方文献中也提到兖州为洪洞移民区。洪武二十八年,诏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刘谦、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陈春、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朱荣往彰德、卫辉、大名、广平、顺德、真定、东昌、兖州等府,劝督迁民屯田(《明太祖实录》卷二三七)。

以下为明朝迁民史书记载:

    1.一三七三年。“(洪武)六年,徙山西真定民屯凤阳。”(《明史·食货志》)

    2.一三七六年。“(洪武)九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于凤阳屯田,遣赍冬衣给之。”(《明太祖实录)卷一一0)

    “(洪武)九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明史·太祖本纪》)

    3.一三八年。“(洪武)十三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一)

    4.一三八八年。“(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

    “(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家具,复三年。”(《明史·太祖本纪》)

    5.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

    6.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从整等一百一十六户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整等钞锭,送后都督佥事徐礼分田给之。”(《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七)

7.一三九二年。“(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帅开国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明史·太祖本纪》)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民丁七卫。……每卫五千六百人。”(《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

    8.一三九二年。“(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

    9.一三九五年。“(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二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明太祖实录》卷二三六)

10.一四二年。“(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明史·成祖本纪》)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户部遣官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明太宗实录》卷十二下)

    11.一四三年。“(永乐)元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其余有罪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

 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布政司编成里甲……上悉从之。”(《明太宗实录》卷二十一)

    12.一四四年。“(永乐)二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明史·成祖本纪》)

    “(永乐)二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明太宗实录》卷三十一)

    13.一四五年。“(永乐)三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明史·成祖本纪》)

    “(永乐)三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明太宗实录》卷四十六)

    14.一四六年。“(永乐)四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吏李懋等二百十四人雷愿为民北京。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明太宗实录》卷五十)

    15.一四七年。“(永乐)五年五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潞,山东之登、莱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道里费一百锭,口粮五斗。”(《明太宗实录》卷五十九)

    16.一四一四年。“(永乐)十二年三月,上以其(隆庆)当要冲,而土宜稼樯,改为隆庆州……而以有罪当迁谪者实之。”(《明太宗实录》卷一四九)

 “本州原绢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红门,黄报,白庙,版桥,富峪,红寺六屯,谓之前十里,谪发为事官吏充之。榆林、双营、西桑园、泥河岔道、新庄、东园、宝林、阜民九屯,连关厢谓之后十里,迁发山西等处流民充之,每户拨田五十亩,任种办纳粮差。”(嘉靖《隆庆志》卷一)

    17.一四一六年。“(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于保安州,赐复三年。”(《明史-成祖本纪》)

    “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二千三百余户于保安州,免赋役三年。”(《明太宗实录》卷一0)

18.一四一七年。“(永乐)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诣阙上雷乞分丁于北京、广平、清河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从之。仍免田租一年。”(《明太宗实录》卷一O) 

明朝移民故事传说

                              郭泉韵整理

胡大海复仇

传说元朝末年胡大海(字通甫,安徽泗县人, ,谥武庄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在河南要饭,遭到当地人的侮辱。胡大海深感这个地方人情太坏,立誓要报此奇耻大辱。后来胡大海投入到朱元璋的军队中,屡建奇功。朱元璋即位后大赏功臣,唯独胡大海不接受赏赐。朱元璋觉得很奇怪,问胡大海要什么,胡大海将在河南讨饭时的遭遇讲了一遍,请求朱元璋允他去河南报仇雪恨。朱元璋踌躇再三,答应他一箭之地。胡大海刚到河南地界,恰逢一行鸿雁飞来,胡大海飞箭离弦,正中最后一只雁的后尾,那雁带箭向前飞去,胡大海也统兵向前杀去,那雁飞过河南,又飞向山东,造成了河南、山东尸积如山。朱元璋后来只好下令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往没人的地方迁民。

济宁流传朱元璋要饭的故事,和胡大海版的要饭如出一辙。说的是朱元璋在济宁要饭,朱元璋喊爹爹死,叫娘娘死,出门要饭,喊大娘老太死,喊大爷老头死。为啥呢?因为朱元璋是真龙天子,喊不得。所以,老百姓都端着饭碗,走出家门,到街上来吃饭。看见要饭的张手,不等他开口,主动施舍。久而久之,济宁人就都到大街上吃饭,成了济宁民俗一景。

三洗怀庆府

怀庆府在明代辖今天的河南修武、武陟以西,黄河以北地区。故事说的是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的军队与元军在这里展开了拉锯战,双方都要让百姓在门面挂上拥护他们的牌子,老百姓苦于应付。这时有一个年轻人想了一个办法,在牌子的正面写上拥护农民军,在反面写上拥护元军,这样不论何方攻过来,只要一翻牌子就可以了。有一次农民军攻来,有一块牌子从门上掉下来,恰巧落在常遇春(明初大将,字伯仁。后被封为鄂国公,四十岁暴卒于军中,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马前,被常遇春识破机关,便把此事报告了朱元璋,朱元璋正因战事毫无进展独生闷气,一闻此事更是火上加油,立即下令常遇春把怀庆府地区的百姓斩尽杀绝。怀庆地区百姓都被杀光了,朱元璋登位以后便下令从人口密集的洪洞县往怀庆府移民。

八月十五杀鞑子

每年农历中秋节,家家户户都吃月饼。吃月饼的习俗,据老辈人讲,与《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有关。这个故事,版本很多,内容我不想重复。我想说的是,这个故事反映了一场战争。这只是历史故事,是一个若干年前的事,千万别当真。八月十五中秋节也不是明朝兴的,《唐书&S226;太宗记》就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就象“洪洞县里没好人”一样,别和什么民族歧视、民族感情扯上。佛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好不容易把元朝推翻了,明朝也建立了,老百姓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可又打起来了。当叔的不让自己的亲侄当皇上。当叔的夺了权,却到爹妈坟上哭一通,把碑清扫一下,叫《燕王扫碑》。

燕王扫碑

明朝河北、河南、山东广大地区闹“红虫”,把人吃光了,才从洪洞大槐树处往这儿迁民。这个故事与“燕王扫碑”造成人烟稀少有关。碑实际上就是南京城的功德碑,即明皇族的祖宗碑。朱棣起兵靖难,造成中原、江北地区“千里无人烟”。因为燕军也是头戴红巾。只不过老百姓再不称其为红军、香军,而是叫做“红虫”,“红虫”音近“蝗虫”,说他们像蝗虫一样残害百姓。                                                                                不久朱棣又把都城迁到北京,并下令从洪洞大槐树下移民到山东、河北、河南、浙江一带开荒种田发展农业生产。

与这个传说类似的是《大槐树下迁民的故事》,说的是建文与朱棣争夺皇位,百姓对双方都不敢得罪,便在门前挂的牌子正反面各写对方的名号,被建文帝属下发现,杀得黄河地区百姓所剩无几。

 

附文:

移民为何都从洪洞大槐树出发

                           作者不详

明朝官府选定洪洞县作为大移民的集结地,是考虑了众多因素的,如人口稠密程度、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 临汾历史悠久,东倚太行,西临吕梁,尧帝曾在此地活动并建都,因此后人称临汾为尧都。如今,在临汾的东南西北入口处,均可看见一个气势宏伟的大牌 坊:天下第一都。因其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东临太岳,西控汾河,因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河内重地,其北部30公里处即为洪洞。闻名海内外的明代大移民的出发地就在这里。

当时之洪洞,凭借古驿道,北通幽燕,东连齐鲁,南达秦蜀,西抵河陇,加之广济寺院落宽展,寺旁还设有较大规模的驿站,易于政府设局驻员,集结移民,发放川资凭照。于是,汉槐旁的驿站,便成了大移民的派遣站和出发地。

   据史载,明初从山西迁民,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洪洞县城北,当时有一古刹名叫广济寺,为唐朝贞观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树身数围,荫蔽数亩。当时山西省惟一的一条官道经过从寺旁经过,唐宋时期官府在此设立了驿馆,办理四方来往的公差事务。

首先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洪洞县位处晋南临汾盆地,是当时全国的中心地带,是向各地区移民的最佳位置,成本比较低;其次,当时洪洞县地区人口稠密,户均10口人以上,具有先天的人口优势;第三是交通优势,当时山西省惟一的一条官道经过从洪洞县的广济寺旁经过;此外,这里还是晋南的行政中心,设有规模较大的驿馆,具备组织大规模移民的组织基础。

当时,明朝廷采取的移民办法主要是军屯(将军队迁至某处后就地转民)、商屯、民屯等,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发放衣物、路费、农具以及承诺免赋役三年等,但更多的是采取招诱、征派的强迫办法。

而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导游张小姐还向记者介绍了一种传说。因大家不愿意离乡背土,官府就散布谣言说,除了洪洞县广济寺一带的不迁,其他地区的居民都必须限期迁离。于是,人们纷纷拖家带口赶到洪洞县广济寺一带,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聚集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调动大批官兵将人们围住,登记在册,全部强制迁徙。尽管这个无从考证,但却在民间流传甚广。

 据说,民间广为流传的解手的说法和背手的习惯也是源于这次大移民。为了防止移民逃跑,官兵用绳子将人们的手反绑起来,一串一串相互连结。由于路途遥远,走的时间长了,人们就习惯了背着手走路。在押送过程中,人们需要大小便 时,便央求官兵将手解开,如此次数多了,就简化为解手

 曾有民谣:谁的小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在大槐树公园的祭祖堂里,有两副楹联,一为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二是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楹联与民谣,一雅一俗,说的都是足小趾两瓣的事。传说官兵包围百姓后,怕人逃跑,将每人的小脚趾砍上一刀,以做标记。后来,移民的后代脚小趾甲便成了复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大移民
明朝大移民与山东村落的重构
你知道山东鲁西、鲁南地区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都是怎么来的吗?
洪洞大槐树移民的考证
山西洪洞大槐树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拜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