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五脏病预测方法解读

《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是五行学说在中医学方面运用的典范,历代医家对这一篇大论都推崇备至,举凡用心于传统中医之学者,无不于此篇三致意焉。

这一篇依据天人相应的原理,阐述了人体五脏病证随着天时不同的发展变化规律,可以用来指导诊断、治疗、护理以及预后判断。并且提到具体治法、用药纲领。是中医学说中五脏分证辨证施治法的精华。

这一篇里面有几段话: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火矣)热食温灸衣。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以上所摘录这几段表格式行文,比类列举出了五脏病发展、预后的预测判断方法,并指出五脏病之护理禁忌。其理论依据就是天人相应的原理。这里揭示出了人体五脏之气随着自然界五行之气的四时旺衰变化,而出现的随着时间段变换而相应的节律性变化。所以在中医五脏分证、诊断、治疗疾病时,可以把四时(五季)五行之气旺相休囚作为一个辩证切入点,把握病情的轻重缓急的变化规律及预后的判断。

每一段后面还有几句(第一段是“肝欲散……”)是指导治疗用药方面的一层文意。按本篇章旨考虑,这几段后面这一层的文意是承启于前面一段(帝曰愿卒闻之……通气也)的。比如第一段“肝欲散……”这几句应是承接于前一段中“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的后面。所以这里把各段后面一层略去。

下面以所摘录的第一段所述肝病为例试作具体剖释:

这一段分为三层意思。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这几句是第一层意思。

这是以一年作为一个时间周期,以四时(五季)为区间划分出各个时间段,阐明各个时间段肝病的轻重缓急规律。并指出肝病患者的护理禁忌是“禁当风”。因为风属于木,木应于春,当风就会引起肝病发作(此据肝病“起于春”之意)。

年周期是以一年从大寒日起始,依次划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是七十二天。称为五季,各时段五行属性依次是木、火、土、金、水。

“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这几句是第二层意思。这是以一个月作为一个周期,按十天干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个区间,从月周期的角度来阐明各个时间段肝病的轻重缓急规律的。

五行生于阴阳,阴阳系于日月。日就是太阳,月就是月亮、就是太阴。太阳为天地之阳精,太阴为天地之阴精。人与天地相应,所以人身上的阴阳五行运动变化,有着与日月在天地间循行的天象相应的周期性、节律性变化特点。而太阳的循行周期就是一年。月亮的循行周期就是一个月。所以这里分别用一年和一个月作为周期,来对应阐述人体五脏之气在周期中各个时段的旺衰变化对五脏病证的影响规律。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这几句为第三层。这一层是以一日为周期的角度来阐明各个时间段肝病的轻重缓急规律的。

按照五行的归类方法,五脏中的肝是属于木;十天干中的丙和丁是属于火;四时(五季)中的夏季是属于火;

五行之气在四时(五季)中的旺衰规律是:

旺于子孙时;

相于兄弟时;

休于妻财时;

囚于官鬼时;

废于父母时。

五行是以其所生为子孙,木生火,故木以火为子孙;故木旺于火时。

换句话说就是在五行属于火的时间段,木气就会旺盛。

所以在这个时段里肝脏的正气旺盛,正气盛抗御病邪力量充足,能够战胜病气。所以病情能够好转并趋向于痊愈。这也是《黄帝内经》里面所说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道理

所以从年周期来说,夏季这个时间段就是肝气旺盛的季节,所以在夏季肝病是能够好转并趋向于痊愈的。

而从月周期来说,在属于丙丁区间这个时段,就是肝气旺盛的日子,同样地肝病也是能够好转并趋向于痊愈的。

每个月的时间按十天干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个区间,丙丁所属的区间是十五日交午时时刻为中点,当月的五分之一的时间段。

通行是把“愈于丙丁”的丙丁解读为“天干是丙和丁的月、日”,或者“天干是丙和丁的日、时”。但是那样解释是有点矛盾的,就整段、整篇章旨的承启也缺乏统一性。所以窃以为这几段中的十天干的用意是把一个月周期分成五个时间段,这样解读应该更合理义。

按照五行的归类方法,五脏中的肝是属于木;十天干中的庚和辛是属于金;四时(五季)中的秋季是属于金。

五行是以其所不胜为官鬼,金克木,木所不胜者为金,故木以金为官鬼;故木囚于金时。

换句话说就是在五行属于金的时间段,木气就会相对衰弱,难以发挥作用。

所以在这个时段里肝脏的正气相对衰弱,正气盛抗御病邪力量不足,不能够战胜病气。反而是病邪能够战胜正气,所以病情不能够好转并且会出现生命危险。这也是《黄帝内经》里面所说的:“邪之所奏其气必虚”的道理

所以从年周期来说,秋季这个时间段就是肝气相对衰弱的季节,所以在秋季肝病是不能够好转并且会出现生命危险的。

而从月周期来说,在属于庚辛区间这个时段,就是肝气相对衰弱的时段,同样地肝病也是不能够好转并且会出现生命危险的。

每个月的时间按十天干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个区间,庚辛所属的区间是二十三日交子时时刻为中点,当月的五分之一的时间段。

另外,从日周期来说,每天按十天干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个区间,下晡是属于庚辛区间的时间段,也是肝气相对衰弱的时段,这个时间段肝病也是不能够好转并且会出现生命危险。所以说其“甚”,甚就是加重的意思。

按照五行的归类方法,五脏中的肝是属于木;十天干中的壬和癸是属于水;四季(四时)中的冬季是属于水。

五行是以生其身者为父母,水生木,所以木以水为父母,所以木气是废于水时。

换句话说就是在五行属于水的时间段,木气就会颓废。

所以在这个时段里肝脏的正气麻木没有反应,正气完全没有和病邪相抗争的表现,所以病情呈现平稳的慢性迁延状态。

所以从年周期来说,冬季这个时间段就是肝气颓废的季节,所以在冬季肝病是呈现平稳的慢性迁延状态。

而从月周期来说,在属于壬癸区间这个时段,就是肝气颓废的时段,同样地肝病也是呈现平稳的慢性迁延状态。

每个月的时间按十天干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个区间,壬癸所属的区间是是初一日交子时时刻为中点,当月的五分之一的时间段。

另外,从日周期来说,每天按十天干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个区间,夜半是属于壬癸区间的时间段,也是肝气颓废的时段,这个时间段肝病也是呈现平稳的慢性迁延无症状状态。所以说其“静”,甚就病情平静无症状。

按照五行的归类方法,五脏中的肝是属于木;十天干中的甲和乙也是属于木;四季(四时)中的春季也是属于木。

五行是以其相同者为兄弟,肝脏、甲乙、春季都属于木,所以木气是趋向旺盛于木时。

换句话说就是在五行属于木的时间段,木气就开始逐渐旺盛。

所以在这个时段里肝脏的正气渐趋旺盛,正气开始不平静了,开始抗御病邪了,由于正邪相争,所以在经过冬季慢性迁延期的肝病开始又出现症状,所以这个时段会出现旧病复发的状况。

从年周期来说,春季这个时间段就是肝气开始逐渐旺盛的季节,所以在春季肝病会出现旧病复发的状况。

而从月周期来说,在属于甲乙区间这个时段,就是肝气逐渐旺盛的时段,同样地肝病也是会出现旧病复发。

每个月的时间按十天干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个区间,甲乙所属的区间是是初八日交午时时刻为中点,当月的五分之一的时间段。

另外,从日周期来说,每天按十天干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个区间,平旦是属于甲乙区间的时间段,也是肝气逐渐旺盛的时段,这个时间段肝病也是会出现明显症状。所以说其“慧”,慧在这里是能够清楚明白地辨认的意思。

后面几段所述各脏之病可以此类推之。

   于此可见,六十甲子以纪日月,天干所纪是为特定天象,也是天上五行之气,人体五脏之气是通于天上五行之气的,所以人体五脏生气的旺衰变化是和天干五行之气旺衰同步发展的。这就是天人相应之理路。天干中五行之气旺衰规律与地支中五行之气的旺衰规律不同。在术数中奇门九星之四时旺衰也是运用此理。所以奇门天盘地盘五行之气旺衰规律有区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20
气血潮汐与天人相应【周伟话养生】
脏气法时论:五脏的保养
藏气法时论
从肝解《脏气法时论》
《内经·脏气法时论》时间简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