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岁儿童不说话,被误诊为自闭症……

随着医学及社会的进步,“自闭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也越来越多。而家长对自闭症依然是谈之色变,认为自闭症不可治愈,需要终生干预!所以当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时,对于任何家庭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

有些儿童随着干预以及发育,一些自闭行为症状被矫正,得以改善或者隐藏,再次评估时候不会再被诊断为自闭症,随之而来的是关于自闭症误诊的讨论。在这收集了一些家庭的经历和家长的观点,来看看家长是怎么看待自闭症的误诊的。

自闭症儿童家长的亲身经历和观点 :去年三月,第一次带娃去市里这方面最权威的医院看,医生都没有观察一下小孩,只问了我几个问题,让我描述现象,并且不准我基于对孩子的了解解释我认为的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然后就直接诊断为自闭症了,接着开单,做测试。

报告出来后,发育商正常,ABC量表和 CARS量表都正常,只有社会适应能力量表显示边缘,然而拿报告给医生看,她依然坚持是自闭症。

我因此对医生的诊断非常不信任,于是又去了另一家三甲医院。这次医生倒是有观察小孩,重新做了测试,也是大部分正常,小部分显示边缘,医生给了语言和智力发育迟缓的诊断。

后来五月我们去北京玩,就顺便挂了儿研所和北医六院的号,希望北京的医生能够给出推翻第一个医生的结论。然而医生点醒了我,为什么我们会带孩子去医院看呢?不就是因为我们或多或少感觉到了她的异常吗?既然有异常,纠结这个异常的名字是自闭症还是发育迟缓还是其他什么,有什么意义呢?与其花时间纠结,到处做测试诊断,不如把时间精力花在寻找制定干预方案上,醍醐灌顶。

前天看了专家的门诊,我娃的进步得到医生的充分肯定。我倍感欣慰,非常庆幸当时能够放下纠结,接受自闭症的诊断,并开始干预之路。

说这么多,就是想以过来人的身份说一下自己的经验,一开始抵触非常正常的,可以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绪,但是不要太长。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要带孩子去看门诊,是想要得到某种诊断,还是想要去寻求改善的方案。如果是去寻求改善,医生误诊也罢,量表不准也罢,不必太纠结,都放下,抓紧时间干预。

其实语言发育迟缓也是这样,为什么家长选择来看一些孩子的发育量表进行对照,无非就是发现孩子有说话晚的倾向,而且拖了也不是一时半会了,还要找各种借口来开脱孩子大大就会好。自愈的概率和风险都不是家长要冒险的重点,而及时进行干预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为什么家长对自闭症比语言发育迟缓要重视的多,无非是自闭症严重的孩子将来可能有无法自理无法独立生活的倾向,而语迟的孩子在现阶段的表现无非是不会说话,那大一些,因为不会说话被排斥,因为不会说话孩子理解差,学习困难,被人嘲笑笨,而这些心理阴影又是谁来买单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孩子3岁前,医生一般不给确定自闭症诊断?
那些被误诊的自闭症儿童后来都怎么样了?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自闭症儿童最早在什么时候可以被诊断?
邹小兵给自闭症新家长的18条衷吿
孩子抗拒社交是“自闭”还是“发育放缓”?心理学:这几点很关键
孩子说话晚,真的是“贵人语迟”吗?这种情况要注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