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当地发生瘟疫,男子赚得盆满钵满,妻子下最后通牒

普陀村,是普陀山下的小山村,据说,出过一位德高望重的和尚。故事的主人公呢,是位神医,跟和尚颇有渊源,他的人生婉转曲折,多少让人有些意想不到……

事情要从许多年前讲起,那时候,普陀村还不叫这个名字,村子很穷,很偏僻,但凡有些本事的人,都会外出谋生,留下的大多是老弱妇孺,而村里又没有郎中,如果有人生病,只能硬往过挺。

普陀和尚不是本地人,在很小的时候,随父母逃难至此,便落地生根,那时是乱世,很多人举家搬迁,都往小地方挤,村庄逐渐壮大,遗憾的是没有郎中。

他长大以后,因为没钱娶妻,坠入空门,不过他宅心仁厚,见村民生活水深火热,便外出学医后回转,为大家免费诊病、抓药,后又将手艺流传下来,代代相传。

村子因此变得欣欣向荣,人们为了纪念他,将村庄改名普陀村,而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可以说是普陀和尚的徒子、徒孙。

他叫薛仁义,从小就是孤儿,没人见过其父母,也不知来自哪里,里长安排他,住在自家隔壁的空宅,又呼吁村民帮衬,不论谁家有多余的饭菜,都会送过去。

薛仁义从小聪慧过人,长大也不忘报恩,不论谁家有事,都能看见他的身影,忙来忙去很是卖力,因此,被村民推举为下一代医者。

他不负众望,短短几年时间,就习得精髓,可以独当一面,接替老郎中,给人们瞧病,是名副其实的下一代郎中。

见薛仁义勤劳能干,又宅心仁厚,里长非常满意,将女儿玉琴许配给他,一来可以帮忙,二来也能监督,防止他忘记初心。

这样过了几年,玉琴生下一儿一女,一家人其乐融融,里长每天抱着外孙,喜不自禁。

人吗,总有老去的一天,谁都逃不过,里长终究因为年迈,离开人世,玉琴哭得双眼红肿。

“别难过了,人老而终是喜丧,每个人都会经历,我们做晚辈的,应该看开点!”  

“呜呜…道理我懂,可是爹爹,离我们而去,再也不能陪他说话了,我心里难受!”

“只要我们谨记岳父遗言,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造福一方百姓,我相信他在天之灵,会非常高兴。”

“是啊!爹爹一再叮嘱,不能开药房,那样会被金钱诱惑,容易走上偏路,我们一定要谨遵教诲。”

里长走后,小两口谨遵教诲,治病救人,从不逐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神技不愁无人传!”薛仁义这身医技,很快就远近闻名,很多人远道而来,甚至有不少城里的富人。

这天,薛仁义在家中帮人看病,忽然走进一位中年男人,他没有排队,也没有瞧病的意思,只是一个人静静坐在一旁。

待他看病的间隙,男人起身抱拳道:“久闻薛神医医技过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不等薛仁义询问,男人自报家门,“鄙人赵雷,是城里妙生堂大药房的掌柜,想请越神医到药堂,当坐诊郎中,而且开价十分诱人。”

越薛仁义知道,自己是普陀村唯一的郎中,如果离开,村里将无郎中,再说作为村民推举的村医,若是跟他走,不仅违背里长教诲,也没法和村民交代,所以并未被高额回报诱惑,婉拒了男子的好意。

可是,随着朝廷一统,乱世转入盛世,人们又相继涌入城镇,普陀村再次没落,人口越来越少,薛仁义几乎成了唯一的壮年。

赵掌柜再次来找,还说镇上离村子不远,一天就能来回,薛郎中只需每月抽几日回来,就能解决村里的病人,岳父教诲是,不能自己开医馆,又没说不能到医馆坐镇。

他顾虑的两个问题,都被赵掌柜化解,再加上丰厚的报酬,薛仁义没有婉拒的理由,于是对赵掌柜说:“容我和妻子商议一番,明日再给你作答。”

赵掌柜拱手道:“这是应该的,明日一早,我会再来叨扰!”说完出门离去。

晚上,薛仁义和妻子躺在床上,两人说着生活琐事,他将赵掌柜的话,原封不动地说给妻子,并且说镇上有好学堂,可以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妻子听后觉得有道理,便答应下来,次日一早,赵掌柜就叫来一辆马车,帮薛郎中一家搬到镇上。

住的地方,赵掌柜早已安妥当,镇上条件果然好,以前他们住两间大瓦房,在镇上住的是宽敞的大院,有花园、凉亭,甚至还有仆人。

赵掌柜人挺好,从不强迫薛仁义,看病抓药都是老习惯,开药能用便宜的,绝不会用贵的,一个铜板能看的病,绝不让病人花两个铜板,每月还准六天假,专程送他回乡下看病。

赵掌柜不愧是开药铺的,很会营销,将薛仁义的善举大肆宣传,使之名气大涨,很多外地人都知道,妙生堂有个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薛郎中。

日子就这样,平稳过了一年,薛郎中的孩子,既受到良好的教育,生活条件也大为改观,还没有违背里长遗愿,夫妇俩都很满意。

这天,薛郎中在妙升堂坐诊,看着对面坐着的病人,眉头紧锁,倒不是对方的病有多难治,而是他已经是近些天,第一百位患同种疾病的患者,而且此病传染性较强,自己目前只能控制,没办法根除,照这情况发展,迟早会发生瘟疫。

看完病人后,薛仁义找赵掌柜商议此事,不料对方并不奇怪,也没有丝毫惊慌,反而拍拍他的肩膀道:“兄弟,别担心,保护好自己就成,有些事我们管不上。”

果然,如薛仁义所料,十日后,当地出现大面积瘟疫,所有医馆均人满为患,能控制病情的郎中寥寥无几,根治就更不要想了。

正在他愁眉不展时,赵掌柜走过来说:“薛老弟,看这瘟疫来势凶猛,你可否有根治之法?”

薛仁义摇头叹息道:“目前还没有,可惜不知道瘟疫来源,否则就能快速找到治愈之法!”

赵掌柜笑着说:“薛老弟,肯定是人吃了带有猪瘟的肉,然后由猪传染给人的!”

“掌柜的为何如此肯定?”薛仁义不无疑惑地问。

“哦…那个…如今是盛世年代,没听说哪里遭灾,肯定不是灾荒导致的瘟疫,那么大概率是动物传染给人的,而耕牛朝廷明令禁止宰杀,猪是销量最大肉,因此大概率来源于此。”

听了赵掌柜的分析,薛郎中觉得有些道理,便连夜翻看医书,终于找到合适的药方,经过试验效果良好。

可他还没高兴多久,又一个问题来了,药方是有了,可患病的人太多,需要大量药材,当地几家医馆全都没有。

赵掌柜似乎一点不着急,对薛仁义说:“薛老弟莫慌,你拿出药方那天,我就已经命人购买药材了,估计两日后就能运到。”

薛郎中大喜,“太好了,还是掌柜的想得周到,百姓终于不用受苦了,我们应该将药方公之于众,并将药材低价,甚至免费出售,尽快解救处于水火中的百姓。”

“不不不!薛老弟你错了,我们不但不能低价,而且应该高价,你不要忘了,开药材铺是为赚钱,你可以不收诊金,但药材必须成倍往上翻!”

“这怎么行,医治仁心,百姓之父母也,我们怎么能发灾难财?”

“你知道你住的这宅子,一个月要多少银子?你们一家吃喝拉撒,一个月又是多少银子?那我告诉你,每月光花在你们一家身上的银子,就要五十两,我这药铺不挣钱,那什么开销?”

“可是……”薛仁义还想说什么,却被赵掌柜阻止,他说:“这样吧,你配合我,我们一起卖高价,之后我给你一万两,外加五成利润,你看怎么样?”

他本想拒绝,可是这么多银子,诱惑着实太大,如果他不同意。不但拿不到银子,肯定还会被赶回乡下,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越仁义肯定不愿回到从前的生活。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于是两人联合,一个开方子,一个抓药,将原本只需要十文钱的药材,足足卖到一百文,随着城里病人增多,其它药铺又不能治,他们更是黑心的将价格涨到三百文、五百文……

城里到处都是病患,有小一半都看起不病,玉琴发现后,询问丈夫缘由,他含糊其辞,不做正面回答。

两人为此争吵多次,薛仁义越来越不耐烦,甚至还动手打了妻子,令其心灰意冷。

三个月后,薛仁义和赵雷挣得盆满钵满,满城的病患是少了很多,但穷人买不起药,死了不少,街上随时都能碰到,倒下再也起不来的人。

玉琴气愤至极,给薛仁义下最后通牒,可他被金钱冲昏头脑,丝毫不顾多年夫妻之情。

没办法,玉琴含泪带着孩子离开,薛仁义大吼:“今天你要出了这个门,就永远别回来,我有银子,什么女人找不到,你会后悔的!”

又是一个月,朝廷派人来赈灾,一队官差径直走进妙生堂,将薛仁义和赵雷抓获,两人不停喊冤,从官差身后,走出一位妇人,正是带孩子离开的玉琴,她双眼含泪道:“是我举报的,你们发灾难财,泯灭人性。”

二人只好认罪伏法,被县令判处杖责五十,没收违法所得,囚禁三年,终生不得行医、卖药。

玉琴没将此事告诉孩子,只是一个人默默承受,她将孩子培养成人,再次当了郎中,只不过,孩子继承她善良、仁义的性格,行医治病造福一方百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丑郎中传奇(民间故事)
上了年纪的便秘,极有可能是“血虚”引起的,苗寨老郎中教我用一个三味药材的小方,解决患者10年的便秘早...
用它泡水喝可排出体内多年毒! 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珠水长流:济世郎中悬壶羊城——广州中医中药扫描
【刘全忠民间故事 7 】油坊村的传说
民间故事:男子入洞房,醒来发现一座孤坟,回家后娘子道出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