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卖糖粥“骆驼担”现老城厢

  一头有灶,灶上有锅,下面放一些柴火,另一头是装满碗筷和各种佐料的小抽屉;担子中间还有一根弯弯的竹梁,正好可供人肩负而行———穿街走巷的骆驼担,曾是老上海流动的“小吃铺”。在刚刚开幕的豫园江南古镇美食文化节上,骆驼担的出现引起了上海人无穷的怀旧思绪。

  昨天一大早,身穿蓝色对襟衫、腰围白围裙的小张师傅扛起“骆驼担”,敲响竹梆,在豫园华宝楼中心广场上卖起了糖粥。豫园商城餐饮事业部的朱维祥告诉记者,骆驼担不但在上海已经绝迹,在整个江南也已经非常稀有。苏州姑苏糖粥店根据苏州民俗博物馆里的展品重新仿制了这副担子,每每在苏州的各大民俗活动中大出风头。这趟还是第一次挑出姑苏城,闯进上海滩,参加“豫园江南古镇美食文化节”,没想到第一天就引来了10万游客

  “老上海们”循着骆驼担的竹梆声而来。中午时分,整个豫园商城已经是人山人海。“笃!笃!笃!

  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吃仔絶的,还仔絶的壳。”捧着热气腾腾的赤豆糖粥,吴阿婆情不自禁哼起了童年的歌谣。她说,小时候,小贩们就挑着骆驼担走街串巷,一边走还一边敲击竹梆,人们一听到那“笃!笃!笃”的声音就知道骆驼担来了,想吃点东西的人家就会出来买上一碗馄饨或者别的什么。一些住在楼上的人家甚至会想出一个偷懒的办法,那就是从楼上用绳子将一只篮子吊下来,里面放了一只小碗和钱,挑骆驼担的小贩就会用这只小碗盛上一碗小吃放回篮子里吊上去。一旁的金老伯帮小孙女买了一碗,告诉她:爷爷小时候天天盼着吃糖粥呢!

  不用蒸、煮、炸,把糖、油、水放一起,就能炒出油光锃亮的金黄色圆子———失传30多年的“中华名小吃”桂花糖炒圆子也在豫园的美食节上重现身影。溪口的千层饼、朱家角的阿婆老太粽、龙凤青团、锦溪的海棠糕、绍兴的臭豆腐,一道道现场制作的传统美食让老上海人、新上海人一同沉醉在了豫园“小吃王国”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旅图:临沂、上海、舟山十日游(七)-- 上海城隍庙小吃 (转)
城隍庙的小吃 :面筋百页 糖粥
上海的小吃
国潮老字号亮相上海豫园,这里吃喝玩乐啥都有
【记忆】那些年,春节去城隍庙白相相的故事
上海城隍庙有哪些小吃是不能错过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