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博会 先睹为快!——17小时马不停蹄转游记

 

 朋友的孩子发了两张4月25日世博会预展专场票,他们不去。朋友将票给了我们,让我们先去体验一下。这儿先衷心地感谢朋友及朋友的孩子,使我们有机会对世博会先睹为快。

  4月25日,世博园区第五场试运行,人数最多的一次,达40万人。我们身处其中体验了!

【东昌路水门——最佳的入园方式】世博会有13个出入口,东昌路水门是其中之一,13号,而且是4个世博水门中唯一一个向散客开放的出入口,据说人流不多。我们决定从东昌路水门入园,一是避开大客流,二是可以一路坐船欣赏浦江两岸的景色。不保险的是,赶不上第一班轮渡,就要多等20分钟(听说轮渡20分钟一班)。早上7点我们从家出发,到东昌路水门7:30左右,已经有50多人排队。原来听说50人一船,看来我们要等第二班了,很是沮丧。

  7:45左右,工作人员出来告诉大家一个不好的消息,接上面通知,今天第一班船8:30始发,8:00开始安检。这和我们听说的8:00第一班又推后了。不过打听下来300人一船,庆幸自己能赶在第一班。

  8:00,安检开始了。这时候,水门外排队等候的人群不到200人,可见这儿确实人流不多。检查比较严格。但好像没有昨天那么严格(据说昨天安检必须把外衣脱下通过安检)。通过安检后,入口闸机跟地铁入口的一样,门票必须过闸,两边被压印上了“EXPO 2010 ”的字样。在下船的栈桥旁,工作人员给我们发了中国馆的预约券,这就解决了我们的“心腹之患”——怕预约不上中国馆。拿到手一看,两人的预约时间不一样,又赶快回头换了同一时间的,17:30~18:30。工作人员手中预约劵已经所剩无几了,所以干什么事都必须要赶早。

  我们坐的船是世博轮渡11号。世博轮渡均为上下两层,每船限乘300人。考虑的乘坐时间较长,上下两层舱内都安排了座椅,连上层甲板上也排满了座椅,比较人性化。不过还有人坐不上。东昌路水门共有六条世博轮渡船。8:10不到,我们上的船已经满员,于是关上了舱门。后面通过安检的人们开始上第二条世博轮渡船。

 8:30,世博轮渡11号船准时开航,向世博会园区进发。不知有多少年没有到过十六铺码头去了。从船上,我们看到了经过改造后的十六铺码头新貌。一路上,浦东一带一色新起的豪楼,占据了黄浦江边的风景,没有什么看头。倒是浦西建筑变化多端,令人耳目一新。

  船穿过南浦大桥,世博园区就在眼前。我们坐了近半个小时船,9:00不到点,终于来到了世博园区。船停在M1 水门码头。

【中国航空馆】  水门码头离中国航空馆较近。我们在先预约其它馆和排队之间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直接排队进航空馆。10:00左右,我们才进到航空馆。航空馆外形源于变幻的“云”,暗示人类超越地心引力的梦想;又似无限符号“   ”,象征宇宙的无限神秘,为航空发展提供无限可能。里面主要吸引人的是3D(或者4D)的影像,不过看过“阿凡达”电影的就觉得没有多少新奇了。航空馆另外还有可以实验操作飞行的,必须重新排队,人数一样多,而且放的特别慢,只好放弃了。

【石油馆】  出了航空馆,已经11:00多了,本来想去汽车馆,可是上午已经截止进场,下午12:30才能重新进入。于是直奔听别人说好看的石油馆,路上也化了二三十分钟。到了一看,石油馆同样人山人海,不过听说只要不到两小时可以排到,也就硬着头皮上了。由于听了前几次的报道,我们本来就不打算在世博园区里面吃饭。排队的时间也是宝贵的,充分利用起来开始解决吃饭问题——吃自己带的干粮及水果。还好排队比较快,不到1:00我们就进入了石油馆。

  石油馆主题为“石油,延伸城市梦想”。石油馆建筑仿佛一个巨大的“油立方”,寓意取自地下蕴含石油的岩层,展馆外表皮采用可循环再利用的绿色石油衍生品—PC材料制成,网状结构象征庞大的油气管网,为城市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同时,运用高清成像技术,将展馆外表面组合成4000平方米的巨型LED屏幕,每当夜幕降临,石油馆幻化成一座晶莹剔透、如梦如幻的“油立方”,成为世博园区一道华美绚丽的风景。

  石油馆陈展内容包括预展、主展和尾展三个部分。预展区:主要展示石油及其产品与人类衣、食、住、行、娱的密切关系。主展区:4D电影《石油梦想》,揭示石油的产生与发展及石油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尾展区:主要展示石油工艺技术、石油产品与现代生活及面向未来的考虑。

  石油馆最值得称奇的是4D电影《石油梦想》,一共8分钟,数亿年,跨越时空之旅,揭示石油的前世今生。真正的4D,你的身体前后、脚下、背部等等的感觉,都能和电影一起联动,好像亲身感受一样,包括溅到水等等。

【世博博物馆】  出了石油馆,我们本来想看看城市足迹馆,但除了预约的,也必须排很长的队。看到世博博物馆就在前面。于是,进入世博博物馆参观。

 世博博物馆是众多场馆中为数不多的永久性场馆。该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借助高科技,对世博会历史进行回顾和演绎。世博会158年的历程在这里凝聚,上海世博会的精彩也将在这里永驻。这幢由江南造船厂旧厂房改造的博物馆,底楼是序厅和世博历程厅。其中全景环绕的银幕播放着时长为7分钟的精彩短片。而这一短片的表达形式更是采用了互动形式,环形幕、平顶幕、弧形幕让人眼花缭乱。寿山石等“半宝石”砌成的“吉祥世博城”,英国水晶宫,法国埃菲尔铁塔等15座世博标志建筑皆汇聚于此。这座博物馆在今后的世博会将不再出现,而且在此前的历届世博会也没有类似的展馆。负责世博的BIE(国际展览局)负责人称:“这个展馆将是空前绝后”。馆内有许多此前世博会的珍宝在这里展示。

  出了世博博物馆,时间已经下午1:30左右,我们决定马上赶往浦东世博园区参观。在世博轮渡码头,我们仍然坐船,世博16号。过江很快,一会儿就到了。     

【中国国家馆】  我们的船到的是C区。看到西班牙馆、德国馆都是人山人海,没有戏了。我们要到中国馆,还必须要坐车。也不知道要坐什么车,只能跟着别人瞎坐在世博大道上的车。车很挤,但也要上。在车上,听人说,进德国馆竟然排了四个多小时,我们觉得有点不值。到站下来,其实离中国馆还有一段路。看到中国各省市馆排队的人多得不可想象,而且广播中一直在说,各省市馆人数超员,估计需要很长时间。

  中国馆只要有预约劵,不管什么时间的都能进入,而且基本上没有排队,顺着几十圈的九曲十八弯,一路往前走去。在场外也要化时十几分钟。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未来”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览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先到49米的顶层,有巨幕影厅。在穹幕上会放映《美的历程》,8分钟说完“中国30年城市化进程”。会“动”的《清明上河图》也在这一层。128米的长卷上900多个人物能动起来。驮着货物的骆驼在走,路人互相打招呼,店家忙着招揽生意,连河水都波光粼粼。甚至还能欣赏到宋城汴京的夜景。中国馆的“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就在这里,可惜人随着轨道走,根本没有时间让你细看。

  在中国馆出口前,有中国馆的印章可以供你加盖,有方的和圆的两种。可惜没有“护照”,只能在地图上盖一个了事。

【香港馆】   出了中国馆,已经三四点钟。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呢?我们到台湾馆,倒是没有什么人排队,但是也要预约劵。而预约劵每天4000张,早已在早上发完。澳门馆不仅队伍绕好几圈,而且不让人再往后排队。香港馆就在旁边,虽然人很多,但据说一个多小时就能排到,也就排在队尾。虽然队伍缓慢前进,但总是有人加入,所以队尾总在那个位置。随着天黑下来,队伍前进好像也快了一些。

  香港馆在中国馆西南边,它的主题为“无限城市”,寓意多多,瞧的时候要仔细。比如透明的中层,寓意香港的创意源泉与潜能无边无际,机遇随处可见。顶层和底层的外墙都是多层皱褶的铝加玻璃结构,象征什么?很容易想到,高楼林立的都市。

  底层的主题是“要全球连系”,中层展示了香港在资金及信息方面和世界的自由来往。顶层还有“连系·大自然”的意思,七成面积是绿色地带、湿地和林区。晚上,展馆外墙灯光不停转变,象征香港景色丰富多采。看的时候,不妨把几层意思都带上,对照着看,才有趣。

 临离开时,香港馆还每人赠送印有香港字样的环保袋一个。

【主题馆】  香港馆出来,我们又开始寻找目标。主题馆成了我们的前进方向。虽然主题馆上午都必须预约才能进去。现在到了晚上五六点钟,人们开始离场了。我们到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排队,只要往里面进就行。

 我们看到主题馆就能感到阵阵清凉。主题馆5000平方米东西两个墙面都种满了小灌木,一年就吸收二氧化碳4吨,不仅能“降温”,还能“清肺”。灌溉这些小灌木的水都来自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浅蓝色的三角形屋面向下倾斜就是为了分区排水用的。屋顶深蓝色的菱形屋面铺设了3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太阳能发电还能传回城市电网中。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4000多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量。

 主题馆共有5个,在浦东园区的主题馆有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和城市星球馆。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平凡人,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相同点、不同处?在城市人馆,设计师荷兰人赫曼·考斯曼历时半年跟拍了来自美国凤凰城、荷兰鹿特丹、非洲瓦拉杜古、巴西圣保罗、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国郑州的六个家庭,讲述普通家庭的真实故事。一走进展馆,游客们就可以和这六个家庭面对面打招呼,根据家庭成员样貌制作的1:1的蜡像在序厅中欢迎游客走入他们的生活。在随后的家庭、工作、交往、学习、健康五个展区,一一展示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吸引人的是学习展区,16米高一直延伸到大厅顶部的书架,告诉人们位处世界不同地区的这些家庭是如何学习知识的。

 “城市如同一个生命活体,城市生命的健康需要人类共同善待和呵护。”这是城市生命馆的核心思想。“序厅”、“活力车站”、“循环管道”、“灵魂广场”和“生活街市”五个展区勾勒出城市生命的基本形态。第一个走入的“活力车站”带来了非凡的视觉冲击。在这里,天幕售货亭和流水信息牌等装置营造出了车站的场景,它似乎有着我们往常熟悉的车站的影子,但又显得更为高科技。影像展现出城市生命的人流、物流、能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散和畅通,让游客体验城市的勃勃生机。“灵魂广场”也是很值得畅游一番的展区。这里的剧院通过一个8分钟的影片向观众讲述城市生命延续、更生和涅槃的故事。剧场空间由七块折屏和一个1000平方米的超大天幕组成。影片中除了有孟买的“自信与乐观”、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与浪漫”等外,还把世界上几大著名广场的特色用充满艺术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比如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雨、莫斯科红场的雪。伊朗伊斯法汗皇家广场的月亮、纽约时代广场的灯光等。

  城市星球馆分为“地球之光”、“危机”、“蓝色星球”、“解决之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五个展区,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展示,让游客反思,意识到城市既是污染的制造者,也是解决者。最抢眼的要数“蓝色星球”展区,展区模拟出从太空鸟瞰地球的场景,表面采用领先的大型多媒体无缝拼接投影技术,在球形屏幕上循环放映一部影片。游客可以站在一座12米高的意识之桥上,俯瞰脚下直径32米的“地球”,会按照地球自转方向徐徐转动,球面还会循环放映一部影片,让游客们感受在太空中看地球的乐趣。与太空鸟瞰地球不同的是,既能看到蔚蓝色的地球,也能看到一片枯竭的赤红色地球,那是因为污染、过度开发等原因而渐渐“死去”的地球。参观者将看到新生的绿色地球。因为污染、过度开发等原因渐渐变成黄色,之后又变得干枯甚至燃烧起红色的火焰,而经过一系列拯救后,它又再次回归蓝色。有趣的是,走下“意识之桥”,游客进入“地球”内部来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展区。仰起头,就可以观看一场穹顶投射演出,告诉人们如何善待地球。而游客只要仔细看,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笑脸也被折射到穹顶屏幕中。原来在进入展区前的通道两旁有许多摄像头,早把游客的脸部拍摄了下来。

【澳大利亚馆】   出了主题馆,天已经开始黑了。问志愿者,现在离我们最近的正开放的有澳大利亚馆。还没有到,就看到排队的队伍。人仍然很多,不过据说一个多小时就能排到进去。反正不管怎么样,一个字:排!六点钟左右,我们终于进入澳大利亚馆。

  澳大利亚馆外墙是醒目的褚红色,代表夏日里澳大利亚内陆红土的颜色。最奇妙的是,它还会“变色”!随着天气的变化,空气湿度的增加,它已经从建造之初的银白色变红了。“变色”运用了钢材生锈的原理。这样的建筑上海也有,就在同济大学的中法中心,不过那幢颜色很均匀。澳大利亚馆则深浅不一,设计师试图充分诠释自然对建筑的影响。

  在“旅行”活动区,有一条长达160米的全玻璃封闭坡道,在里面你可以进行一次古今穿越之旅。耳畔响起阿纳姆地风情的歌声,眼前是巨大的土著艺术作品“岩床”。穿行于30来个来自山石嶙峋的阿纳姆地高原的“穴居精灵”——“mimih”柱,传说中的“水中精灵”——鱼群“yawk·yawks”在头顶游来游去。

  从时空隧道走出来,进入环形剧院。这里环形影院不仅仅是环绕观众,它的屏幕可是能360度旋转和上下移动的。用了36000公斤钢筋,每分钟旋转一次。影院的座位也很特别,像公交候车的,只能靠着,无法坐着。幸好时间不长。

【泰国馆】   出了澳大利亚馆,正对着泰国馆排的队,出来的人基本上都是直接排队。晚上排队时间大大缩短。泰国馆的主题:泰国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泰国馆分“和谐的历史之旅”、“不同声音的和弦”以及“和谐的泰国人”三个展厅,展现泰国各民族各阶层共同繁荣的景象。它完全采用放电影的形式,每个展厅4分钟。真正参观即看电影用了12分钟,而排队用了快一个小时。电影好像每个国家都采用3D、4D的。泰国馆第三个馆的水下的多了些。

【芬兰馆】 出了泰国馆,据志愿者介绍,芬兰馆还在开放。于是又奔向芬兰馆。没有人排队,直接往里面走。芬兰馆名为“冰壶”,好似一个水上的微型城市或岛屿。冰壶四周是一层水面,外表面覆盖物形似鱼鳞。二楼的视听空间被分成三片区域。最受欢迎的是第一片。这里将介绍芬兰的精髓以及“芬兰精灵”,它将陪伴来宾沿途参观展区。第二片区域展现的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奇妙景象,包括了芬兰精神的实质密切相关的方面。               

【西班牙馆】  出了芬兰馆,看到排队的,我们不问三七二十一,排了再说。原来这是西班牙馆。

  西班牙馆以藤条编织的藤板作为外立面而得名“篮子展馆”。西班牙馆内部设有3个主题展厅:首先是卢纳导演设计的“起源 ”,然后是帕蒂诺导演设计的“城市”,最后是科赛特设计的“孩子”。热情的西班牙人不负众望,第一展厅墙上伪装成了一个狭长的岩洞,其实布满了幕布。多媒体大片中加入无数西班牙元素,弗拉明戈舞、毕加索、足球、加索尔、奔牛节、纳达尔…… 伴随着明快的鼓点、掌声和音乐,现场还会有热情的西班牙女郎表演弗拉明戈舞!最后,西班牙网球名将纳达尔的一记抽杀,大家的注意力随着一枚网球转入第二展厅。   

  到“城市”展厅之后则会在帕蒂诺导演制作的多屏巨幕拼贴短片的引领之下,回顾西班牙城市的变迁。在将参观者环绕其中的5面巨型屏幕上,艺术家通过震撼人心的画面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回忆方式,在打乱时间顺序的情况下娓娓道出西班牙的故事。

  科赛特设计的展厅里还有惊喜。参观者会看到一个身高6。5米的巨型娃娃——“小米宝宝”微笑着邀请他们共同展望未来。

 【德国馆】   出西班牙馆,已经晚上8:00了。这时,听说原来禁止排队入内的德国馆重新开放排队。于是连奔带跑地赶过去排队,怕又不让排队了。到德国馆门口,忍不住惊呼:这个馆的外形也太德国了吧!坚硬的块状结构连接在一起后,其实组成了一个“长廊式”的展馆。沿着事先设计的路线,观众可以毫不费力地参观完所有内容。想知道德国人理想中的城市什么样?去德国馆看看。

  德国馆的外立面是闪着优雅的灰色,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的所谓“墙面,只是一层薄膜。据说这种薄膜外墙很环保,还能重新回收利用,做成其它遮阳蓬或者环保袋。如果到德国馆背面,还能看到一大片太阳能板,用来为馆内提供能源。德国馆最大的亮点是一个名为“动力之源”的装置。这个重达1。23吨的球体,覆盖着LED屏幕。它悬挂在德国馆中央,貌似纹丝不动。但如果大家一起爆发出呼喊声,声波能转换成动力,让它大幅度摆动起来,LED屏幕也会不断变化色彩。表演时,主持人“严思”和“燕燕”带着大家一起高喊。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太矜持,跟着一起吼吧!

 【回家】   参观完德国馆出来,已经10:10了。世博园区好像也没有再开放的馆了。结束了一天的东奔西走,也实在累坏了。但是,还必须回家呀。由于德国馆在C 区,问了几个志愿者,好像都不知道如何直接乘坐6号线。而是让你先从8号口出去,在后滩乘坐7号线到高科西路,然后换乘6号线。

  这时候的园区内,路上人很少,就像半夜在比较偏僻的马路。也不知道走的对不对,我们走了一刻钟多,才到8号口。出8号口,又不知道往什么方向走,总也走不到,路上没有什么人,于是碰到一个人就问。二十分钟才到7号线后滩车站。等了好一会,地铁才开。我们乘坐的这一趟车,才不到10个人。换乘6号线,由于不辨方向,眼看着一趟车开走。只好又等了近二十分钟,才又来了一趟。人也不怎么多,也是二十人左右。一路只下不上。下车走回家,已经快到12点了。新的一天快开始了。

  而我们从早上7点钟出门,到晚上12点钟回到家中,整整17个小时马不停蹄的转游,参观了十多个展馆,创奇迹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博会行
【图说世博】思梅参观展馆汇编1
2010年上海世博会观感
昆明世博园
上海世博会:城市主题馆剪影
迪拜世博会今开幕 | 全网最全实景独家首曝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